帕洛诺司琼在胃肠癌化疗过程中止吐疗效的观察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在胃肠癌化疗过程中止吐疗效。方法 120例胃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格拉司琼组及恩丹西酮组,每组40例,均于化疗前30 min使用止吐药物,观察比较各组急性呕吐(d1)及迟发性呕吐(d2~d5)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于急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的有效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迟发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治疗胃肠癌化疗过程中的呕吐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尤其对迟发性呕吐的治疗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呈现的一些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强化军民融合战略设计、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民为军用、大力推行装备竞争采购和军政企等多方协同合作逐
目的:通过回顾膀胱扩大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随访,探究肠道膀胱扩大术和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工程补片膀胱扩大术两种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考察药食植物鹰嘴豆提取物、鹰嘴豆总皂苷(TSCAⅠ和TSCAⅡ)对采用实验法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内血脂和血糖的影响,从血脂、糖代谢、组织病理变化、抗氧化及基因水平
研究目的1.明确“中髎”穴在改善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方面是否比同节段非穴点疗效更好。2.通过对照组的设置,除外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明确疗效的差异是穴位区别于非穴点的相对特
<正>重庆市设计院(CQADI)系甲级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单位,始建于1950年,拥有建筑、市政、勘察、城市规划等10余项国家甲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2008质量认证(00113Q25213R3M/5
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外群体成员面孔。在回顾近年来从社会分类角度对该现象所作研究
指出在近代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中,如何应用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真实性"和国内针对文物建筑提出的"不改变原状"原则来正确指导历史建筑的修复仍是问题。在目前常用的粉刷涂料勾
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以及环境适应与基因在特定时期、空间和信号刺激下的特异表达息息相关,而基因表达模式的多样性取决于从转录到翻译各级不同水平的调控。在整个基因表
在职业学校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互动性是众多职校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历,阐述了经过探索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最终运用于课堂并行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6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