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很多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审美教育就是其中一种实用性强且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教育方法,特别适合职业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开展工作。本文围绕如何将审美教育融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来展开分析与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审美教育;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76
  职业高中教育主要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而语文学科又是高中职业教学其他教学科目的基础,职高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职业技能的学习都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职业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摆在面前的一道重要的教学难题。通过专家研究教育实践,发现将审美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这也是给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如何将审美教育融入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说到审美教育,我们大多数教师都能对其说上几句相关的话语进行解说。到底什么是审美教育,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却无言以对,不知所以然。
  审美教育是一种以审美为导向,力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审美教育教学是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美化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美无处不在,它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但是由于我们长时间缺乏审美教育,致使学生难以发现它们的身影,也难以通过它们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致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它,将它与职高语文教学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
  二、教师自我提高是审美教育融入职高语文教学的基础
  教师是審美教育的实践者,是审美教育方法的应用者,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让审美教育与职高语文教学高度融合在一起,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必须提高,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有一种美的享受,这也是审美教育重要的一环。
  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在日常教学中,着装要得体,言行要规范,品行要高尚,做好学生的榜样;作为语文教师还要让自己化身为美的传递者,让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时,享受美的盛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比如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就可以潜心练练书法,以此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进而在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板书的美感;还需提升自己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朗读美感,这样教师在课堂朗读时,才可能让学生有美的感受。我们教师还要潜心挖掘文章美的成分,延展开呈现给学生,带领他们发现文章中的美、感悟文章中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充分挖掘文中的美、传递美,进行审美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本就是一个美篇、美文、美感的聚集地,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本身蕴含的美,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去领悟、去感受、去体会这些美,感悟美的价值,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对美的洞察力,提升自己审美的能力。
  要挖掘传递文中的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技巧调动学生对美的体验,利用语文日常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听说读写看,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味觉,让学生各自感官打开来,全身心接受美,体会美,感悟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洞察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培育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比如在讲解课文《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收集一些关于作者王羲之笔下的兰亭的景物图,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理解作者描写景物之美,语言使用之妙,通过这些美好的感觉,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那份从喜到悲的感情,感悟作者情感中的那种独特的美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领悟美、体会美。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向学生展示王羲之的笔墨,王羲之的《兰亭序》手稿,我们要把王羲之字体的美感充分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兰亭序》手稿的艺术美感。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感悟中国汉字书写之美,通过这一系列的展示、讲解、引导,让学生感触古文那种特有的美感和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同时让学生领悟中国字画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形式,进而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本身就蕴含了多重的美,我们自身对这首诗歌要有全面的把握,对其中的美感进行充分挖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美、色彩鲜明的流动的画面美、诗行充满变数又相对整齐的建筑美。
  那么怎样让学生沉浸其中呢?在上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将康桥的全景用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视觉看到康桥以及周围风景的美;还可以拿出康桥的模型,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通过触觉感受康桥的美;我们还可以带有情感地朗读这首诗歌,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利用上述方法将学生的感官系统打开来,在富有音乐美的朗读声中构建起流动的画面。
  听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图片的展示、情境的构建,教师亲切且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意境美。这样利用课文本身,充分开展审美教育,达到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四、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将美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比如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美感;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让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召开读书交流会等方式,感受书籍本身文字带来的美感;还可以将审美教育融入作文中,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炼字、炼词、炼句,增添写作的美感;也还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坚持练习书法,让学生体会中国汉字本身的美感,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总之,美就在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我们要利用好日常教学把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悟美,达到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佩霖.审美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1):67.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239400)
其他文献
企业投资并非都是有效率的。关联交易就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因素之一。现有文献大多从关联交易产生的现金流,如关联资金借贷、相互担保等所提供的资金支持,这一视角来研究其
本文以具体作品为例,从艺术观念、女性形象和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对芥川龙之介和爱伦·坡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说明爱伦·坡的创作对芥川龙之介的影响。 Taking concre
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校共同体,搭建校社共育平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互联网行业从20世纪兴起以来,发展迅速,伴随这个高增长高附加值的产业需求,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普遍呈现高学历、高收入、
融券卖空机制的试点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进入了“双边市”时代,这种双向交易机制有助于规避系统性风险,提升市场效率。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使得探究融券卖空机制对微观企业行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