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地区杂草稻发生情况及防除对策探讨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续几年对宜兴地区杂草稻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杂草稻在宜兴地区的发生分布特点,其发生程度与地理区域、种植方式、稻种来源等有关,并依此提出了综合防除对策,包括阻断传播途径,深耕、诱草灭草和轮作换茬,调整播栽方式,及时拔除杂草稻,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等措施。
其他文献
为给园林植物生产及管理部门防治蚧壳虫提供理论依据,对淮安地区园林植物上常见虫害蚧壳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主要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特点作了介绍,以供广大园林工作
通过对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总结了近几年盐都区农药减量应用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提练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技术培训;狠抓科研攻关,搞好病虫测报;禁用高毒农药,开展
由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7届国际离散元(DEM)大会于2016年8月1—4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日本、韩国、澳大
2018年9月1~6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大会由浙江大学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协会共同举办,是该协会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也是国际遗产界最大规模的盛会。这是
以2010年80个定点田块监测结果为依据,对海安县近十年来耕地土壤肥力演变趋势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安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指标稳定提高;
为促进糯玉米秋延后栽培技术的推广,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与探索,总结了泰州市高沙土地区糯玉米秋延后栽培的优越性及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理论指导.
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7届消费者的搜寻与转移成本”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5月28~29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知名学者,就产业经济学领域中关于消费
为促进国内外纽黑文学派的最近研究和交流,加强前沿学科间交叉和渗透,推进我国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学者的相互沟通,2016年12月9~10日,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
为促进玉米高产高效,根据试验成果和多年工作经验,研讨了徐州地区玉米需肥特性,并依此提出了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2003年,武汉大学徐绪松教授集40余年教学科研、跨学科融通和实例论证,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将中西方文化融合,提出了“复杂科学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思想以应对全球化、知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