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演绎的迷踪拳——电影《霍元甲》拳法动作分析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电影《霍元甲》筹拍之际,初定在片中饰演霍父及担任该片武打设计的中国武协“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总导演,著名武打影星马中轩先生,亲临静海采风,邀请迷踪拳传人们演练迷踪拳艺,并拍摄了录相资料,准备在片中的教学和武打中采用些真正的静海传统迷踪拳演练内容与技击招法,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但由于后来拍摄思路和演职人员的变化,使这一设想成为泡影,静海迷踪拳也失去了一次向世人展示的绝好机会?
  占为燕赵之地的静海,确是一方神奇的武术胜地,静海养育了霍元甲,霍元甲为静海武术赢得了殊荣。很多材料(包括霍元甲嫡孙霍文亭所撰的《霍元甲正传》)说霍元甲是继承了家传的祖艺而成为第七代迷踪艺的传人。在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述踪拳的简要情况。
  相传迷踪拳创拳于唐朝末年.当时,嵩山少林寺的一位和尚在云游四川时,被深山树林中猕猴相戏的情景触动灵感,仿其在树梢中蹿来纵上的灵动和猿臂轻舒的神态创编了猕棕拳-随后此拳属少林拳系的一支在少林寺十流传。后因寺僧听习佛教宗系的不同,此拳又被称为密宗拳?北宋时,河北大名府人卢俊义从少林寺中学得此拳,并将此拳传于燕青,师徒俩凭借此艺,成为名震水泊梁山的义军著名将领。因燕青在义军中广传此拳训练士兵,人们便将此拳称作燕青拳-后来义军被镇压,习练此拳的人为避官府迫害,改称此拳为迷踪拳,亦即此拳无门无派,秘其所传宗师之意,因此又称秘宗拳。清朝乾嘉午间,山东岱岳(今泰安)人孙通从嵩山少林寺中学得此艺后,遍访大江南北,特别汲取了形意、太极、八卦等各家之长,使迷踪拳除在主体上继承了少林外家拳的架子和风格外,更形成了自己内外兼练的独特风格,艺成后的孙通在沧县姚官电村传徒授艺,名师出高徒,“赛胜英”陈善,张耀庭、杨洪宾、姜廷拳等继承其衣钵,使迷踪拳成为著名武乡沧洲的武术名门。孙通晚年时一路北行,将此拳传于静海的大屯,闫冢和小南河村,此后迷踪拳在静海繁衍不断,名人辈出,小南河村霍元甲曾祖得此艺后独称此拳为迷踪艺,以视珍惜,秘不外传。曾经做过镖师的霍恩弟,中年以后在小南河村传习武艺,其广侄辈兄弟10人,皆善拳术;经常有外地习武者慕名来此切磋较艺。但因霍氏迷踪拳“传内不传外”,迷踪拳在小南河村的外姓人中并不普及,就连霍恩弟的儿子霍元甲幼斗时因体弱多病,亦被其父视为“非习武之材”而不许练武,怕的是他日后练武不成,反败坏了霍家迷踪艺的声誉。但也许正因为此,才更激励了霍元甲的练武决心,他偷学于父传兄弟之际,苦练于枣林僻处,竟终于练就了一身惊人武功。1890年(光绪十六年),河南一名姓杜的武林高手因久仰迷踪艺盛名,专程来访,霍恩弟先命元甲之弟元卿出场与之较量,不料败北,正当恩弟欲亲自出马的时候,元甲却抢先上场与来客战在一起,战不几合,只见元甲飞起一腿将对方踢倒在地,腿部骨折。霍恩弟问明元甲习武的情况后,深感其诚,遂将迷踪艺的绝技悉心传授,使元甲尽得迷踪艺之精髓,并最终成为近代著名的爱国武术家。电视连续剧中的霍赵两家比武之事,纯属杜撰,因为小南河练武术的只有霍氏一家。电影《霍元甲》中称霍元甲是天津霍家拳的传人,霍元甲在霍家拳的基础上独创迷踪艺也是不真实的,因为霍元甲本身继承的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迷踪拳艺,迷踪拳并非霍公所独创。《霍元甲正传》中关于霍元甲继承了家传六世的祖艺而成为第七代迷踪艺传人之说,我认为也值得商榷,因为据孙通弟子陈善的家谱推测,近代迷踪拳的祖师孙通大约生于清乾隆年间中期(约18世纪60年代),当然也有资料说孙通生于雍正年间。孙通晚年到静海传拳,这个时间最早应为嘉庆年间的晚期,因乾隆在位60年,嘉庆在位25年,如果按孙通生于乾隆午间中期算,孙通在嘉庆年间晚期到静海传拳时,约为50多岁,按练武人的寿命来说,这个岁数应该还算不上晚吓(特殊情况除外)。而霍元甲生于同治七午,按其十来岁时能够习武的话,那么从嘉庆到同治四代皇帝满打满算也只有78年历史,70多年就传了有七代之多,这恐怕是如何也经不住推敲的,吏何况迷踪艺是在霍家一线单传。即使按孙通生于雍正年间中期来计算,雍正在位13年,孙通在乾隆年间的晚期应是66岁左右,就按孙通在乾隆年间晚期到静海传拳,总共80多午的历史也不会传有七代之多。如果说霍元甲的祖父或是曾祖父随孙通学艺,到元甲时为二代或叫代传人,反倒更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武术传授中的口传身授,往往是造成以讹传吡的土要根源。
  静海杨成庄乡的迷踪拳同为孙通晚年时远游东北路过此地所嫡传,与仪有一河之隔的小南河村的霍氏迷踪艺为同宗同门、所不同的是,当年霍元甲凭迷踪绝技勇挫外国武士,为国增光,更创办精武会使迷踪艺名扬武林,传播晦内外,但由于霍家练武好的人到上海及印尼创办和发展精武体育会,致使迷踪艺在小南河村已丛本失传;而与霍元甲同时代的静海迷踪拳名师马彦平却在家乡广泛传播迷踪拳,使迷踪拳在静海代代繁衍,名师辈山。现在杨成庄乡的迷踪拳已传至第七代,练迷踪拳的人最多时达数百人。迷踪拳不仅在杨成庄乡发扬光大,而且传播到了本乡以外的静海县蔡公庄、大屯、双塘等村,以及本县以外的天津市区和邻省河北等地。至今杨成庄乡的迷踪拳弟子们淡起霍元甲来仍然是非常敬佩,因为他们听祖辈们说过,“霍老四是板肋遒筋(筋骨像牛一样),力大无比”。
  小南河的霍氏迷踪艺有练手拳(共72式)、秘宗拳、罗汉拳、霍氏短打、青萍剑等及内功。霍家视练手拳为秘传绝技。而静海杨成庄乡的迷踪拳有头路练手拳、二路练手拳、述踪架子,罗汉拳、五虎拳、叫门拳、八折对练拳、四门刀、六合枪、青萍剑、护手钩、三节棍等及内功。这里的拳家们视头路练手举和凹门拳为迷踪拳主拳。其四门拳拳谱为:操弓式摧枯拉朽,小打虎定气宁神,金钢大式要狰狞;鬼门关迫魂取命,绕步架子端四平;单膀拳浑身用劲,骑马式三庭要直,跨虎式小巧精灵:玉步连环起旋风。盖合三拳拼命;棉软速巧换门庭,骑马跨虎分明;左七星右七星,花里蝴蝶任意行;健步穿堂归本位,迷踪闭户隐身形:世人(包括武术界人士)把拳谱传说得很神秘,其实拳谱只不过是以歌诀的形式帮助练武之人记忆和掌握拳术动作或会路的一种方法,而口传身授是武术教学的更重要方法。
  迷踪拳为典型的内外兼练套路,笔者认为,迷踪门的各种拳皆为精华-迷踪门之所以名家辈出,是与这门拳术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分不开的、迷踪门著名的武术家霍元甲、霍东阁(小南河)、刘俊岭、胡振海(沧州)、马彦平、姚向海(静海)等都是在系统训练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内功训练,从而享誉江湖的。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跨国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问题频发,在面对外界的压力下,跨国公司和各国政府不得不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提上日程。本文将介绍跨国
冬天的早晨,黑色的天空显得空气更加寒冷,我早早地来到公园的一角练功。这里僻静幽深,树木蓊郁,是个很好的练功场地。  不远处的树后,一个黑影慢慢地朝我走来。我一边练着拳,一边用余光留意着。  忽然,一阵寒风将树枝摇得哗哗响,一向胆大的我也有些发憷。黑影径直向我走来。我知道来者不善,就做好搏斗的准备。我们对峙了好一阵子。他忽然做了几个武术动作,这几个动作不是师父教我的秘宗拳中的“三步行拳”吗?我气愤地
《建国大业》:大腕也得跑龙套    李连杰、章子怡、葛优、姜文、陈凯歌、冯小刚……172位明星“挤”到一部电影里,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不管你原来是多大的腕儿,这回都得放下架子。能被选中做路人甲算你在圈里还有一号!而那些不幸落选的明星,等待的命运就是被网友挨个揪出来分析一到底缺在哪了?  上映日期:9月17日    《大明宫》:90分钟的大唐秘史    一座早已消失的宫殿。承载整个大唐王朝。它曾是
税收常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过高地估价税收的功能。特别是最近关于抑制房价上涨的议论中,税收的功能不是被夸大就是被曲解。  今年年初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增加土地使用税税额、改土地增值税预征收制为清算制,于是便引发了增加税额、加强征管是抑制房价还是推高房价的激烈争论,双方都不乏有夸大税收功能的言论。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表示,如果想用税收手段把房价降下来是不容易的,只要房产商
本文论述了人本管理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如何做好人本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措施。
1.目视定物    选择寂静之所,习者自然站立,深呼吸数次使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双目集中,全神贯注于前方一静态物体。  要领:眼睛是极易疲劳的,常人两分钟则需眨眼来放松眼部肌肉,“拳打一愣神”,打斗中,眨眼的一刹那,可能导致优势变劣势,所以“眸子练得精,打人占上风”。初习者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练习时间,以免损伤眼睛,所视目标也随功力加深由近渐远。精神要集中,意念将目标放大,观察其所有细微之处。  
如何更好地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一个保证信贷业务大发展、快发展、有效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目前共同关注的重点
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学生骨干,建
随着我国多年来高校扩大招生,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休学、退学现象呈上升趋势,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指出“随着市场经济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退学会被人们看做自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日益复杂,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本文分析了税务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结合企业管理的目标提出了加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