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习中图表的应用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教科书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图表去表示空间概念和规律,教师通过对图表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有利于宏观把握学生的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图表;地理核心素养;湘教版教科书
  地理是一门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教学需要文字结合图表进行讲解说明。图表趣味性强、科学性、范围广使得教材中构成了一个图表系统,图表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地理信息,表达方式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发展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地理图表的分类
  图表以非文字的信息表达地理事物现象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地理图表讲解地理知识、揭示地理规律。地理教材中根据图表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可以分为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和漫画图[1]。
  1.地图: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绘制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或者其他天体上的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2]。教科书上地图一般分为普通地图(八上1-2中国的疆域地图)和专题地图(七上3-3世界人口分布图)。专题地图反映某一种或多种主题要素的地图,普通地图能够综合全面的反映某一区域内的一般特征的地图。
  2.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是描述某一区域的真实景观图像,与文字和地图相比能够更加直接的展示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地理景观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地理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表象。包括自然景观图(八上1-2帕米尔高原)、人文景观图(八下7-30大三巴牌坊)和卫星图片(七下6-35五大湖影像)。
  3.地理示意图:地示意图是用简单直观的图像图揭示某个地理事物的过程、原理、概念等规律,可以使复杂的地理事物简单化。地理示意图一般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七上地球公转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七下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地理剖面图(七下沿78°E线南亚地理剖面图)、地理关联示意图(八上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及其缓解对策)等。
  4.地理统计图: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处理收集后的地理数据所绘制成的图表,可以揭示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地理统计图一般包括坐标图、曲线图(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比较图)和扇形图(八上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
  5.地理漫画图:初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生动活泼的漫画图像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例如七上处境艰难的地球一图,将地球拟人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地球母亲带来了哪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初中地理教材结构分析
  七年级上册为地球知识和地理要素总述,共有191幅图表;七年级下册为世界区域地理,共有170幅图表;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地理总述,共有149幅图表;八年级下册为中国区域地理,共有200幅图表。对于湘教版教材中图表系统的结构分布统计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图表的比例大,教学图表与文字密切结合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2.地图和景观图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培养学生的看图意识和读图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模块。
  3.示意图的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七上认识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章节中,对于中学生而言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看图。
  4.统计图大多出现在利用图表示时间变化规律和气候特征图中,正文中出现较少,大多数出现在活动和阅读题中,可以直接的展示时间变化规律。
  5.漫画图利用生地形象的人物形象加以陈述,能够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正确看待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初中地理图表的教学应用
  1.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观察地图。图表的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看图,从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和注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图名,根据一幅图的图名可以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看比例尺,判断同一画幅不同的比例尺具有不同的详略程度。看图例,不同的专题地图的图例完全不同,图例既有点状、线状的和面状的,根据图例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从图表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要教会学生观看等值线的疏密程度、闭合情况、曲线图的正负值、斜率等信息。例如:根据七下的南亚的季风图,根据风向判断哪个是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西南季风为夏季风;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北季风为冬季风。
  2.根据地理示意图,培养地理思维。地理的很多抽象的变化特征难以直接用文字来表达,简略的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地理示意图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将地理名词、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等知识加以升华,使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原理[3]。示意图可以将动态的事物静态化,复杂的事物简略化,让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和想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地球上的晝与夜示意图”,根据这个示意图形象生动的让学生直观的区分昼半球和夜半球。
  3.利用地理景观图,形成地理表象。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的特征,很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到,这时候就需要图表中的地理景观图去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别事物。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判断图中景观,然后迅速定位这是哪个具体地区的事物,了解其地理自然或人文特征,景观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具体的地理事物和概念,形成日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地理表象。
  4.引导学生掌握地图的绘制。教会学生绘制地图,将学生学习的知识以一种输出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图表去了解某个地区的分布特点及空间结构,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非洲这一课,可以要求学生绘制非洲气候分布图,使学生握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的特点。有些地理文字必须做到图文转换,将已知的图表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折线图或者柱状图,才能够体现出判断自理要素变化特征。
  5.运用统计图表,分析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总结地理规律的一个重要依据,将数据绘制成表格可以总结某一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也可以对比两个事物变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和柱状图要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及其单位,分析变化的数值和变化的快慢。
  四、总结:
  地理图表在湘教版初中教科书中占有重要比例,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过程中重要部分,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需要教会学会看图表然后教会学生去分析图表,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教导学生去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风华.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地理图形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沈国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4):58-59.
  [3]陈澄.林培英.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2011 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贯彻和落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正面临着众多挑战,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大自然英语角作业布置  正文:心理學家研究证明: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于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容
期刊
摘要:科技场馆是反应科学发展、科学规律的主要场地,科技场馆对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诠释,是人类精神文明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与此同时,其也是一笔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针对当前学校科学课程存在的不足现象,如何运用科技场馆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新时期下,为了实现学校科学课程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文着重分析学校科学课程教育与科技场馆教育的概述,以此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整个班级的学习管理工作,并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和指挥作用。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和谐的关系,那么很难推进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管理工作,更加需要班主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下面本文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情况,就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
期刊
摘要: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学生们,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将德育建设工程建设好,促进学生们领悟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提升学生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如何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
期刊
摘要:在历史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厚实,从而能够极大地保证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新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细节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深。笔者首先分析了历史细节对于其课堂教学的价值,然后给出了一些运用策略,希望能够带给历史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历史细节;初中历史教学;价值;运用策略  谈起历史,大多
期刊
摘要:藏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为我国藏族儿童所特有,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性和局域性,在藏语的学习中,更应该深入的将藏语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中,汉文化和普通话教育作为藏语教学的辅助,让藏族儿童在藏语教育中不失民族性,又兼通汉文化。  关键词:新课标;藏语;语文;教学  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预料之外的、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新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过程,幼儿园应当通过实施《指南》深入改革,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全面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着眼于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育和教育好幼儿,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直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影响。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反思调整中形成了提升教师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细化
期刊
摘要: 游戏是幼儿喜欢并乐于参与的获得知识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幼儿园游戏是发生在幼儿园这个教育场所之中,是每个幼儿在园中不可缺少的。那么,我们幼儿教师的存在就是指导幼儿帮助幼儿的重要角色,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行为,也会影响幼儿的游戏活动水平。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本文通过分析幼儿规则意识的萌芽和发展,烫后详细细分了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最后重点提出幼儿园规则游戏的指导策略和建议。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已经逐渐加强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力求为学生寻找出更多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到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慢慢的向开放式教学转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开放性教学的实施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制;开放性教学  教育体系的改革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发生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