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创新教育下的高校教育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工作。其中,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者结合创新教育理念,阐述了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形态及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 高校教育 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广泛深入,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着眼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国家有关部门也启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工作。其中,创新教育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是在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项伟大事业的时候,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勾勒了美好蓝图,也成为创新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推进创新教育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方式创新、理念创新,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施教者,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与创新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对于高等教育来讲,积极开展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和内容创新等方面创新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顺利接受上一级教育打下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培树优秀的创新品格,而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做好有关准备。此外,笔者认为这种基于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对于学生来讲至少可以帮助奠定两个方面的基础,即创新精神基础、创新能力基础。
  所谓创新教育,并不是独立于德、智、体、美之外的一种实体性存在。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会贯穿和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理念这种新型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是一种全局性的教育革新和价值追求,它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否定。创新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内容的变更或者教育方法的改革。它是重新在教育功能上再一次全新的定义,在这个新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的是培养人才对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主动适应性。在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教育这一理念并不陌生。然而,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兴起,这一理念引起了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原因如下:首先,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面临全新挑战;其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这一任务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最后,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和变化,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为首要任务。
  创新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即是教育管理的创新。创新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创新型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育管理必须创新。因此,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这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
  创新教育看重的是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在相应的教育管理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创造能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健康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和潜力的成长环境。然而,如果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得不到改革与创新,创新教育这一理念的推行就会受到极大阻挠。因此,要想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必须抛开传统教育管理的束缚,营造全新的教育管理环境。同时,创新教育这一理念将推动教育管理的创新。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即是创新,创新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外在要求,又是大学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当今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面对这一发展形势,如果各高校的教育管理继续沿用传统理念,则会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创新教育促使教育管理不断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创新教育实施的效果。创新教育与教育管理这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推行创新教育理念是对高校教育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创新教育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和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教育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辩证地看待严格与宽松、原则与灵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到这些本身就反映出教育管理的水平。一所高校的创新教育推行效果可以反映该高校的管理水平,教育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创新教育效果肯定会好一些;教育管理混乱,肯定会影响创新教育的顺利推行。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化学教学中反应机理、分子结构、化学演变等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一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生动逼真的图像、图形和声音等多重信息的组合,帮助学生建立感官和思维的链接,形成良好的信息交互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普通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的应用形式  多
摘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各级各类考试命题的要点和采分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但是如果只是拘于教材知识,好多习题就无法解决,教师只有在新课或者复习阶段对有关知识加以拓展延伸,才能顺利解决一些综合试题中的难点。  关键词:细胞器知识 中学教学 教学延伸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细胞器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是重点和难点。
从分蘖消长、成穗率、穗长分布,茎秆粗细、穗粒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杂交水稻双本插增产原因。结果表明,双本插本田分蘖较少,分蘖成穗率达82.24%;穗长分布倾向大穗,群体穗型质量好,茎秆粗(倒2节
案例教学法是将学习案例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案例对新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同时使学生自主思维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摘要:外来人口子女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等诸方面因素带来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探索融合教育之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低起点、小跨度、慢节奏、求均衡”的融合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情境创设、学生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总结板书四个方面探讨“低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低起点 情境创设 学生实验 紧密联系生活 总结板书  化学学科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学科,以
2011版《生物课程标准》基于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注重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全面展示生物科技最新进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实现。新课改将教学过程定义为师生交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生理都在发生悄然变化。一线教师如何做好健康意识的启蒙培养是教学“真”的生物的关键。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生物教材中的心脏血管章节、营养金字塔、身体器官功能及生理知识等方面出发,谈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把真正实在、实用的生物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同时增强健康意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 健康意识 注重成长 启蒙培养  生物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包罗万象,面面俱
我国化工矿山主要位于南方数省山区,多雷雨天气,居民的彩电屡有被雷击而出故障的。笔者从事彩电维修多年,现以长虹C2588P型彩电为例,作些探讨。1故障情况长虹C2588P型彩电采用新一代NC-2机芯,采用自
在商务英语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效率极低,学生对商务英语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没有预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指引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时代赋予当今青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传统文化背景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努力探索传统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并以此改革当前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概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