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探析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实际,准确把握国内外局势,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指南。
其他文献
基于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某村落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当地存在西方医疗、中医藏医和本土性仪式性医疗三种医疗体系.在日常实践中,这三者在不同情形下被分别、先后或同时使用.当地村民在生病时基于文化背景通过反思自己的患病经历和体验,在认知上整合西医或中医藏医与本土性仪式性治疗;中医藏医和本土性仪式性医疗的治疗者通过"分工"和"跨界"为村民提供混合治疗方案,由此实现对多种医疗体系的功能整合;西方医疗中病人和治疗者之间较远的"社会距离"使得村民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社会距离"较小的本土性仪式性治疗和中医藏医
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保障预告登记权利人将来确定地取得不动产物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物权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这一制度,并通过规范性文件对这一制度的内涵和配套程序性规则进行细化。但现有预告登记制度的规定仍不够全面,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预告登记的性质和效力等问题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了司法裁判的不一致,预告登记在实际运行中也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以预告登记的性质为起点,结合相关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阐明预告登记在强制执行中的效力,有助于激发预告登记制度的活力。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规范落到实处、发挥应然功能,是法典颁布后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消除《民法典》人格权编规范实施难的现实担忧,需要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共同努力.在实体法上
职业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开发了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意识到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培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口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导致人均资源和生活空间相对较差,进而减缓了经济的发展和
民间信仰中超自然因素与伦理道德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贵州望谟县弄纳村布依族布摩依据《董永永忘科》经典文本,为死者举行拖耙绕棺仪式,通过诵经等“生死相嘱”仪轨,让丧家和其他丧礼参加者重温孝道伦理。拖耙绕棺仪式中伦理道德因素,超自然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交融一体,符合杨庆堃、李亦园两位前辈关于“普化宗教”多种因素交融互嵌的论点,但有别于杨先生“表面看没有明显的伦理意涵”和李先生“没有成册经典”“超自然因素与伦理道德因素有相当程度的分离”的有关表述。
基于隐喻理论,从维度、轴向和方向角度,通过量性分析和质性分析发现,西班牙语空间性状的时间映射遵循三条共性制约规律:“一维>三维>二维,单维>跨维”维度制约规律、“横轴>纵轴,单轴>跨轴”轴向制约规律和“无方向>有方向”方向制约规律。个性制约表现为:句法功能制约和语义选择制约。以上映射制约特质主要源自时空相似性和民族思维特性的互洽协同。
2020年10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暨《民族研究》编委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嘉宾40余人莅临会议。
期刊
本文针对内蒙古一个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展开了以社区文化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民族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一系列干预性行动,尤其是多元主体合作式文化能力建设,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加强了社区共同体构建,有利于社区治理与和谐发展。
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为反腐倡廉提供根本动力;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开展整党整风,夯实反腐倡廉思想基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反腐倡廉提供重要保证;加强制度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健全反腐倡廉的刚性约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反腐倡廉的中国效率,为全世界贡献了反腐倡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