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林:乡村教育也能“玩”科学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张家林受老师“恩惠”,深知一个好老师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性。初中毕业,他决定接过老师的教鞭,毅然报考师范。一路上,有过辉煌,有过失落,始终不变的是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无论是在一个班十几个人的村小,还是几十个人的完小,他都积极创新求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还带领乡村孩子“玩”起了科学小发明,拿下省级奖项。他坚信,今天的小小发明家,明天必定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点滴积累,巧解学生作文难题
  学生时代,张家林在成长中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深切关怀。在他眼里,班主任是他最亲的亲人,老师的关怀与鼓励使他从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变成了积极、开朗、向上的少年。尽管中学成绩优异,但毕业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单报师范。用他自己的话说,想接过老师手里的教鞭,让更多像他一样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乡村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1998年,张家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8月,他从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了离家20公里以外的小溪村小,进行复式教学,这一教就是三年。三年里,张家林把小学所有年级和科目都教了个遍。期间,他不仅教书上课,遇到涨洪水,附近大河对面的二十几户人家过不来,还需要老师接送。张家林打趣地说:“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乡村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兼做保姆。”
  利用这个机会,张家林用行动影响学生。他说:“我利用乡村孩子能吃苦的特点,让他们感觉这一切不是条件艰苦,而是和自然界做斗争其乐无穷。”他坚持带着学生写随手日记,哪怕只是一句话或者一段感悟都可以。每天的早读课上,张家林和学生一起交流所感所想,由于村小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只要两天每一个学生都能交流一遍。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典语录记录下来,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一块“凡人凡语”专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写作交流的积极性。
  仅仅一年时间,最让学生和老师们头痛的作文难题让张家林轻松化解。这一切原本是发自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对孩子们的关爱,让张家林没想到的是,学校的领导将他的做法作为管理学生的案例写进了当时镇上的检查简报里,这对张家林是极大的鼓舞。三年后,他调入营盘村小,没过多久,又来到八穴完小,开始了新的征程。
  不懈坚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相對于原来的学校,八穴完小学生较多,张家林第一次接触到60人以上的班级。由于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不能挨个进行辅导,第一学期下来张家林的教学成绩并不理想。此时,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那一年的寒假,他时刻都在思考,怎样提高学生成绩。
  一天,一则报纸上的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说的是湖北一个村庄评选星级用户,这让张家林眼前一亮:我何不用这招,将学生的作业习惯和作业正确率也用星级评价?说干就干,张家林开始研究十星级作业评价法,那时的乡村学校还没有电脑打印,张家林便利用假期在家里自己写美术字。他设置了作业习惯和作业正确率两个类别,每个类别5颗星,每一颗星都有相应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还在教室的每一个大组面前摆了一张桌子,让学生存放作业本,并设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个人星级前十名的学生和分组平均星级名次每天都会公示在教室门口的公示栏上。
  一系列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思,班级里形成了生生比、组组比的良好氛围。每天中午,张家林都要和各组小组长一起分析组内进步和退步的学生,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正。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升,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现在知道要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籍,连家里的物品也摆放得有规有矩。
  张家林所做的这一切,在当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在领导的鼓励下,他将这一成果进行迁移,用于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人成长。这一年暑假,他着手设计学校五年级星级管理办法,包括学习进步星、孝敬父母星、劳动卫生星、公务爱护星和特长星,着重从学生公德和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取代原来只看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特点与长处。
  紧跟时代,挖掘学生创新精神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张家林所在的地区,完小及以上的学校都安装了网络,一些学校建起了乡村少年宫。2014年,张家林开始负责学校的科学信息教学,他大力倡导“人人都是发明家,科技就是改变生活中的不方便和变废为宝”的理念,引领师生进行生活物品改造和教具学具的发明创造,获得了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和全国“乡村科技好老师”荣誉。
  在张家林眼中,不少乡村孩子都极具创新精神。他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少年宫围绕学科改造教具,其中磁力热传递演示装置获得了重庆市创新科技三等奖。他表示:“这个奖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重要的是让乡村的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和创新意识。”
  一枝独秀不是春。张家林希望乡村的科技教育之火能够形成燎原之势。于是,他花了一个星期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要做的演示和分组实验目录,分发给每个科技辅导员及学科教师,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我们所做的这些只是乡村教育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只要我们乡村教师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乡村孩子也能创造奇迹,”张家林说,“能盛饭装汤的饭盒、剩饭收拾桶等学生的创造发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这些都是学生就地取材大胆设想的结果。可以说,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比城市孩子差。今天的小小发明家,明天必定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其他文献
星座:摩羯座  学科:初中物理  教学专长: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爱好特长:朗诵、长跑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获奖情况  教育学硕士,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教师,教务处副主任。江苏省初中物理微课视频评比一等奖,苏州市首届微课评比一等奖,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苏州市高新区初中物理教学能手奖。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得省市级奖项,主持参与多项市级课题。  “只要熱爱生命,一切,都在意
坚持授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2004年担任校长至今,倪克胜一直坚持授课,上公开课。倪克胜经常说:“只有自己授课,和学生打交道,才知道学生想什么,才知道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不足,才明白普通教师的辛苦和不易。”  倪克胜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兴趣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小学阶段形成的兴趣和爱好,将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小学科学教学有一定的抽象
近日,网上产生了很多热话题,小编在此挑选了两条引发了老师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一是因为《开学第一课》而引发的关于“娘气文化”的争论,而另一条则是老师抱怨家长微信群成为负担,在此,我们邀请了心理学专家进行解读。  最近,网络上对“央视”和“小鲜肉”的热议不断,不管是《开学第一课》,还是“拒绝邀请当红小鲜肉”,就此引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男孩的教育。  《对抗男孩的战争》一书中提到,在当今教育体系中,更
薛涛  1971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先后毕业于铁岭市师范专科学校、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过教育、新闻工作,一级作家。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辽宁文学馆馆长。出版有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我家的月光电影院》《白鸟》等,作品《黄纱巾》等入选大中小学教材。2017年被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列入“全国文化名人”即“四个一批”人才名单,享
尹少淳  (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  坚持公益性与学术性是『蒲公英行动』的原则  蒲公英行动是少有的公益性项目,它的一个目的就是追求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像城市孩子一样享有接受优质艺术教育的权利。  农村开展艺术教育难免受到资金等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农村就不能开展美术教育。实际上,农村开展美术教育也有自己的“独有”资源,如泥巴、石头、树皮、树叶、草纸以及民俗、民居等。这其中,需要改变的是老师的
随着疫情的平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都将正式开学,被压缩的学期时间,被打乱的教学计划,势必会给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的老师带来新的压力。课堂内外好老师智库联合重庆市毛明山教学专家工作室策划了一次线上的分享咨询会。我们邀请了一线的专职心理教师,以“疫情之后,新学期来临,教师该如何调节心理状态”为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分享。分享结束后,四位分享嘉宾针对观众老师的提问做了现场答疑。  和压力做朋友,迎接新挑
王富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疏附县木什乡种畜场小学校长。2017年荣获全国“马云乡村教师奖”,“烛光奖”引领奖,2018年首届中国“好老师”称号获得者。在国家级刊物《中外教育》发表《浅谈民汉合校家长会方法》的论文并被知网、维普网收录引用。书写过万字的求学、工作、感悟的文章,其中《我的新疆故事》被百度文库,豆丁网收录引用。《游山西村》荣获新疆教科院组织的课件比赛第二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每次听到最后时,说书人总是用一个悬念吸引人听下一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射箭百发百中的老将黄忠和英勇无敌的大将关羽交战,战了三十多回合,不分上下。黄忠佯装败走,想用箭射关羽,但他前两次只拉弓不搭箭,因为他看关羽是一条好汉,很讲义气,不想射杀他。连着两次提醒,关羽仍是紧追不舍,于是第三次,黄忠却搭上了箭,一箭射出去,正中关羽。说到此,电台里便出现女主持人说“刚才您听到的是由袁阔成为您
1989年,贺慧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学化学的她在毕业时有很多选择,毕竟化学专业的应用性还是很强。不过她选择了去小学做一名科学老师。这一切缘起于刚上大学时,贺慧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小册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边读着,她便一边在脑海中勾勒自己给学生上课的种种场景。这些场景深深地触动了贺慧,驱使她在大学四年间阅读了更多的教育类书籍,渐渐地长成了一个清晰的教育梦。  就这样,贺慧成了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廖虹霞,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着憧憬。1992年,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在面临高中与中师之间的志愿徘徊时,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师。母亲对她说:“女儿啊,选择了教师,就会像我一样,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累。”舅舅说:“孩子,走上教师这条路,就会像你舅舅一样,选择平凡。”但廖虹霞依然坚定地表示:“母亲、舅舅,我看到你们的付出,也看到你们教书育人的收获。也许我可能会平凡,但我不会为这份事业选择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