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大鼠肾脏Podocin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的变化及其在导致蛋白尿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分正常对照组(Con组)和肥胖组(Ob组).在造模14周时,分别检测体重、身长、尾长、肾重、尿蛋白、尿RBP、尿肌酐、血糖、血脂、血尿酸(UA)、血肌酐(Cre)、血尿素氮(BUN)及血浆胰岛素,计算Lee's指数、组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相对肾重,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肾脏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肥胖大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结果 ①0周时Ob组与Con组比较性别、体重、身长、尾长,Lee's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周时Ob组体重、身长,Lee's指数明显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4周时Ob组与Con组比较空腹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UA、Cre、BUN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Ob组在14周时尿蛋白和Ccr明显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④Ob组与Con组比较肾重无明显差异,Ob组相对肾重< Con组(P<0.05).⑤光镜下Ob组可见肾皮质区肾小球肥大,肾小囊狭窄,节段性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电镜下Ob组肾脏肾小球足细胞呈粗大状,足突轻度微绒毛化.⑥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Ob组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蛋白表达比Con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7.24;P<0.001).结论 肥胖大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蛋白的表达减少,伴有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其产生蛋白尿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分别占乳腺原发性肿瘤和纤维上皮性肿瘤的0.2%~2.5%[1];由于其发病率低、命名混乱、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导致临床诊治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4例PTB标本(2例为复发)的临床病理资料.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1 临床资料1.1 病历摘要女,6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并偶伴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及意识障碍,曾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于青岛市立医院,确诊为“垂体瘤”,并行γ刀手术治疗,术后未行正规激素替代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给予“安博维”控制血压;无输血及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14岁月经来潮,月经可,50岁绝经;23岁结婚,育2子.关键
目的 研究增强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乳腺外科近2年71例已病理证实第三站淋巴结(LevelⅢ)有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Siemens64排CT,扫描范围自颈部至乳房下缘.分析增强CT影像: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有无强化;通过测定CT净增强值,探索转移淋巴结的CT征象.分别总结归纳增强CT及乳房彩超对腋窝淋巴结的诊断指标;对Le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女,18岁。扭伤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 d收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患者疲软乏力,诉全身多处骨痛,下肢不能承重,行走困难。半年前摔倒后致右股骨颈骨折,未治疗。外院X线示:右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骨盆骨质疏松。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8%~3.5%.最早于1983年由Page等[1]提出该病,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加以描述.至2003年WHO新版《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才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予以确认[2].目前浸润性筛状癌相关研究及报道较少,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
本文回顾性比较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差异性.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学院普外科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308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完成手术者)174例,男20例,女154例,平均年龄48.90±22.06岁;传统组(同期行传统手术者)134例,男18例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对大鼠泌乳素腺瘤细胞株GH3细胞Calbindin-D9k(CaBP-9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ⅡCI 182780是否能够拮抗雌激素对CaBP-9k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GH3细胞作为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体外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CaBP-9k在GH3细胞的表达情况;E2分3个剂量:10-8、10-9、10-10 M
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在切除原发灶后残余甲状腺组织及小的转移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1].研究发现DTC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的一次去除成功率为70%~ 80%,再次去除极为困难[2].为提高131I的一次去除成功率,本研究在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过程中加用碳酸锂治疗,报道如下.关键词:碳酸锂;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大多数位于头颈部,发生于乳腺者少见,在临床、影像学和大体上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通过复习1例乳腺GCT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组织起源,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关键词:颗粒细胞瘤;乳腺肿瘤;病理特点
促甲状腺激素( TSH )分泌瘤占所有垂体瘤的1%~2%[1]。而异位促甲状腺素分泌瘤( ectopic TSH-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s,ETPA)更罕见。1996年Cooper 和Wenig[2]报道了首例ETPA以来,至2013年8月仅有5例报道。该病是发生于蝶鞍之外的以分泌TSH为主的异位垂体腺瘤( ec-topic pituitary adeno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