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哲学思考与孔子思想解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孔子思想与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相互融合。而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需要中华民族具有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精神。自我认知即自我反省。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因此强调民族自省与自信的统一,对于弘扬和继承北京奥运族精神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哲学思考;民族自我认知;民族精神;孔子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010-05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the Spiritual Legacy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Analysis of Confucianism
  CHENG Dengfu,CUI Xuemei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Hebei 065000,Langfang China)
  Abstract: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not only a sporting event, but also a landmark historical event standing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and which left us a precious spiritual legac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Olympic spirit requires the thought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Confucius thought and spiritual heritage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can be combined.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spirit requires the capacity and awareness of selfexamination. Selfreflection is a kind of moral selfcultivation. Confucius said when seeing a man of virtue, one should try to learn his virtue and when encountering a man with incapacity, one should examine himself. Focusing on the selfexamination and confidence of a nation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spiritual heritage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Key words: spiritual legacy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philosophical thinking;national selfreflection;national spirit;Confucianism
  
   保护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继承弘扬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后奥运时代”中国如何将奥运精神遗产,转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持久的精神动力?如何激发当代青年创新意识、更新生活态度和提升人文素质精神底蕴?如何使之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力量?这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哲学角度进行深刻探讨与思考。
  
  1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概念、特点及属性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是指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产生而产生、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仍然存在的无形的影响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胡锦涛总书记说:北京奥运精神遗产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二是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三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1]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完整性,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体系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它涵盖了奥林匹克精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各国文化交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宏大理论建构。其中奥林匹克精神是“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体系的本体;“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体系的发展。北京学者金元浦解读说“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奥林匹克生活哲学的展开与发展。它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追求每一个国民的灵与肉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各国文化交流是“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体系的外延,使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2)独创性,北京奥运实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理念,这三个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独特的奥运精神遗产。北京奥运会从当代世界上最具资源性价值的和谐文化和和谐哲学出发,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我们提出“和平、和谐、和爱”,作为奥林匹克的指導原则,成为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一个有益补充,成为对奥林匹克宪章中一再强调的“和平”、“和谐”思想的深化和发展。[3]这意味着东西方文化,包括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3)严谨性,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而北京奥运之后,在这个意义上,植入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通过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唱响了中国
  投稿日期:2010-03-01
  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HB2009G30)。
  作者简介:程登富,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文化元素,唱响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丰富了奥运精神的内涵,从而使北京奥运精神更具严谨性。北京奥运精神遗产是世界人类共同遗产。世界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具有《世界遗产公约》所强调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尽管所有的遗产项目本身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而当它们成为世界遗产后,就有了共同的大属性。因此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具有世界人类共同遗产的属性。
  
  2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哲学思考
  
  2.1 什么是哲学思考 恩格斯曾说,“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同样,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也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4]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科学实践活动,也必然是一种有社会意识统帅和指挥的行为,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意识。因此,哲学思考是一个民族从高度和深度上对自身自我认识的思维体系。人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永不止息地追求真、善、美;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文明与幸福,是民族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自身繁荣的必由之路。
  2.2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哲学思考的探讨 “思”就是“想”,就是思索、琢磨。[5]“思考”的关键是这个“考”字。“考问”就是提出难解的问题找答案。没有考问,只思不找答案,思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哲学思考的第一步是假定,然后用理性而非其他方式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批评前辈的观点。没有批评和超越就没有哲学。这时,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的概念:“理性”。“理性”是人类哲学思考的支点和起点。[6]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所说“奥运会将把中国有机地纳入到国际社会中来,中国孤立于世界的时代从此结束。”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与世界搭建了一个绝好的全面接触的平台。这种接触是具体、细致而深入的,加深了世界和中国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推动了相互间的对话与合作效应,正如《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中所说“我们都得长久彼此生活在一起。如果全世界因为奥运会而比以前更了解、更喜欢中国了,那不是很好吗?”奥运会的完美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建立了自信,我们就不会对客人的不满、误解甚至苛责反应过敏,因为我们确实有很多不足。北京奥运会留给中国的宝贵精神遗产,那些不会随着奥运荣光一起消逝的东西,会持续地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真正以从容自信的心态面对世界。哲学把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步。鼓励人自由思考,是大家各说各话,还是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大家可以对话的理性平台?再其次是态度。基本谦虚的美德和对人的尊重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就事论事。最后,就是大家思考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是“善”。思考没有方向,没有价值,那就是瞎想。思考的内在逻辑是由思考的方向决定的。[6]关于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对中国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政治家、企业家、学术界、媒体和大众从各个方面都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思考及阐述。有人认为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实力和形象的一个平台,并想通过奥运会这个载体向世界宣告我们已经或正在崛起,但是以这种自我炫耀的方式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不可取的,发展中的中国至今仍无多少资本可以炫耀。[7]有人认为奥运会是“中国崛起”的催化剂,但这种期待夸大了奥运会的作用,奥运会决不会把一个平庸的民族造就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只是为世界各民族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特殊桥梁。[7]当激动和欢呼过后,我们不仅需要美丽的记忆,还应有沉静的自省思想:除了惊异、赞叹、欢呼、激动和欢乐之外,我们需要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希望从“后奥运”这一刻起,我们能够以从容平和的心态接受全世界的赞美、批评乃至苛责,我们也应该自信而又谦和地打量外部世界。北京奥运会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合理的交融。因此理性的认识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在批判中继承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突破过去这种西方奥运精神中心规范,并植入新的哲学理念,以此为指导体系,是新一代的中国体育哲学者和学术研究者,应该具有的勇气和魄力。
  
  3 孔子思想与北京奥运精神遗产
  
  3.1 孔子思想概述 所谓“孔子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主流意识。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文化就是以孔子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8],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思想处处强调道德教化。他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所谓“五者”,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9]不仅如此,还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得失。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9]孔子所谈的“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弟子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孔子在重视个人德行修养的同时,认为学习是个人修养的主要途径。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0]等。作为世界哲学文化名人孔子,他的智慧与思想以及学说,对于解答我们面临的这一重大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启迪与助益的。
  3.2 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孔子思想是世界优秀思想文明中杰出的代表。对于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民族自信心得以逐步恢复,民族文化认同重新确立,改革开放的成就使思想界重新思考孔子与现代化的关系。
  在新的时代,孔子思想是否可以作我们时代的指导思想?西学东渐以来,东亚一批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现代化,而且在政治上较为顺利的完成了从威权政治向宪政民主的转型,而这些最先步入现代化的国家恰恰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以致有东亚的资本主义是儒家资本主义之说。这些国家和地区孔子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许多思维原则,许多行动动因,许多行为准则都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其十分珍视传统的精神资源,并致力于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现代西方主流文化价值的交流与融合。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五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转型经验证明了儒家传统不但不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矛盾,相反,它可能成为传统社会现代转型中的重要精神资源,正如韦伯早就断言新教伦理是欧洲市场经济的主要精神动力一样。
  社会思想趋向多元化,使得古老的孔子思想在中国得以重生。而且,孔子思想作为一种的思想体系,存在了二千多年,为历史上的许多朝代所敬奉,为历来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所接受,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它“天人合一”的理念,它“和谐社会”构想,它“自我约束”的要求,无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3.3 孔子思想与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融合
  3.3.1 世界的文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成果 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取决于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所以各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各民族的文明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民族精神是一條源源不断的河,环环相扣的链,是继承与革新的统一。继承与发扬传统精神文明、学习与引进外国精神文明,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使民族精神文明真正独立于世界精神文明,融入于世界精神,成长于世界精神。
  3.3.2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会 虽然奥林匹克文化源于西方,但是奥林匹克文化交流却具有全球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体育盛典。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世界和平、社会进步、人类团结友爱和提倡公平、公正的一项国际社会文化运动。奥林匹克来到北京,表明世界已经接纳了中国,接受了孔子的儒家文化。“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正是古老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重塑新命的里程碑,它清楚告诉我们,旧邦之新命,就在于传统文明对于西方文明的大胆吸纳。
  3.3.3 孔子思想与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融合 北京奥运是一次中西方文明的对接和融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紧紧抓住了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把奥运精神所体现的开放、自由、公平的现代价值,带给现在的中国人民,并给国人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和继续进取的信心。而中国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历来是孔子思想和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它同奥运体育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人文精神是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灵魂,《奥林匹克宪章》写到:“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11]所以,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和人文理念相融合,反映的是我国孔子思想与奥运精神及其精髓的深刻交融。但是,孔子的哲学思想与北京奥林会精神遗产融合的成功,不应该变成当代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新资本,按照孔子一生倡导的自省意识和学习精神,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奥运来到中国,是学习西方的成果。改革开放复兴了孔子“三人行必有吾师”的学习精神,不断地向比自己德行高的民族学习才能增益道德,提高民族道德精神水平。故曰:益,德之裕也。有缺失则改才可以增益民族精神道德,提高修行水平。故曰:益,以兴利。
  
  4 中华民族自我认知与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
  
  4.1 什么是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就是自省,即自我反省。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集注》)孔子的学生曾子很能力行“自省”这一主张,他经常做到“吾日三省晋身”,即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战国时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之有效的德行修养的方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有自主行为。除了不断的武装自己(包括对世物的认知观、自身的内涵等等),没有它路。
  4.2 中华民族如何才能自我认知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模糊目标和追求,那就是物质力量和民族精神的真正强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我们全体国民的清醒认知,其次是长期坚定的前行。《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孔子说:“静坐常思己过”。所以,懂得自省的人是谦虚、积极进取的人,懂得自省的民族是谦虚、积极进取的民族,懂得自省的国家是谦虚、积极进取的国家。仅仅做到自省还不够,还需要“自强”。毛主席说:自强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省和自强是自信的源泉,自信则是开放的勇气。因为,要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必须同时兼具自省和自强的品格与能力。不能自省,就无法鉴别“善”与“不善”,不能自强,就没有相应的自主性去做到“从之”与“改之”。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会以种种方式排斥与他人交往;一个没有自信的国家,会以种种借口拒绝打开国门。“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因此对于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丰厚宝贵的精神遗产,只有懂得自省的民族才能将其很好继承和发扬,并造福与子孙后代。
  4.3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4.3.1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辨析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高居金牌榜榜首,无论是金牌数量,还是项目覆盖面,都充分说明我们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众多体育项目上拥有绝对竞争实力,中国不愧为一个体育大国。然而这些能说明“中国就是体育强国”了吗?从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人员构成来看,绝大多数为专业专职运动员。他们基本从小就进入各省的专业运动队,开始从事专业体育训练,然后再通过淘汰选拔进入国家队。运动员的拼搏和成绩是可敬可歌的,但那只是运动员的竞技实力的证明,并不代表整体国民的运动水平,要想真正成为体育强国,我們更需要把精力花在全民体育上。而中国的体育场馆、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全国9亿多农民基本享受不到这些体育资源。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体育健身场馆、设施的使用费用较高,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讲,体育健身成为了一种较为奢侈的休闲享受。由于中国家长对体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无法接受到良好的体育启蒙和诱导;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对音、体、美、劳的忽视和课时的压缩,再次遏制了青少年接触体育的机会。
  而欧美国家的运动员多数不是专职运动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很多都来自于大学的校队,体育运动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所以奥运奖牌榜的数字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国民的体育整体水平。从这个巨大的反差就可以看出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牌的数量的确是荣誉的体现,但是想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体育强国,对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就显得非常必要。
  易剑东认为,体育强国带有极其强烈而鲜明的民族崛起和国家复兴的情感体验与心理诉求。[12]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本质区别,不能将竞技体育的成就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成功的证明。因此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是建立在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上的,体育强国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3.2 奥运精神遗产与国民健康心态的构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国是古老的礼仪大国,礼仪之邦,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10], 并特别告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3]。北京奥运精神遗产,重建了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的富有文化素养的文明国民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国民既开放、进取、坚定、自信,又豁达、开朗、谦恭、敦厚的文明风范。从二十年前“指责李宁”到今天国人喊出的“杜丽别哭”,折射出民众日臻成熟的心态。富有责任心、擅长交流的“鸟巢一代”正在代替“独一代”,中国的百万志愿者是中国“软外交”的一支生力军。奥运会成为一副温良的调和剂,促中日关系增暖,亦令两岸关系融洽。国民以奥运为荣,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唤醒了国民心底的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改革意识,对国民的健康心态的构建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4.3.3 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与民族自信心的建立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负面消息、批评报道、抵制北京奥运的言论此起彼伏。这些不仅考验着中国官方的应对策略,也考验着中国普通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各种怀疑、责难和不友好,中国无论从国家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都没有责怪和抱怨,而是始终以理解、宽容、平和的心态面对,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将误解变为信任,让责难变为盛赞。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不断地在进行“国民性格”的自我检视和反省。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对于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打败中国队、飞人刘翔突然退赛等,中国人表现出的包容理解态度赢得了世界的赞许和尊重。民众宽容、开放的心态、多元化的声音,这些都是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但这些收获归根结底体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从奥运中收获的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无知产生排斥,了解增进包容。真正健康的大国心态并不是傲慢,而是对外来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对外来批评的足够自信与平常心。这当然也包括对普世原则的接受,对国际社会应尽义务和责任的实施履行。在后奥运时代,中国青年一定会走出历史上的民族悲情心结,他们的爱国激情和大国心态将会更多地体现在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自豪之中。
  4.3.4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对中华民族自我认知能力的推进 北京奥运会是一次自觉的动员和组织,我们采用了一种“战时体制”,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因此在各个方面对国民自觉性和自觉能力都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从“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主题活动到“微笑北京”志愿服务活动;从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大众参与活动,等等这些宝贵奥运精神遗产在提升我国社会组织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公权力,激发全民运动积极性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的理念深入人心。最美好的人性、人情,内蓄的力量,青年精神、国民精神,正在成为国民的一种精神常态。“人文奥运”精神的继承,使公民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奥运后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已有的许多观念,我们要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一个新的体认,确立更加健全的观念。勇于自省,不避己短,正是一个国家能成其伟大之处。
  
  5 北京奥运精神遗产传承的几点建议
  
  5.1 科学引导奥运精神遗产的传播 自省是非常严谨的事情,是容不得半点疏忽的。从地位上讲,自省应和“纲常”处在一个层面上。[14]“德性之学,须要时时刻刻提撕警省,则天理常存,而人欲消熄。苟有一息之间,则人欲长而天理微矣。”[15]但要做到时时自省是非常困难的。“察而养之于未流,则不至于用遏矣,察而养之于未动,则不至于用平矣。是故察之有素,则虽婴于物而不惑,养之有素,则虽激于物而不悖。”[15]而奥运是全民事业,成功的赛会组织引发了巨大的民族自豪感,要把奥运激情转化为进取有为的岗位责任。我们要以奥运为契机促进迅速推动由竞技体育强国向群众运动大国的转变。观念上,形成“运动为了健身、健身推动运动”的良性循环;体制上,确立群体运动的行业标准和地区特色;投入上,采取以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群众性健身氛围。
  5.2 自我认知可使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成为一个长期的行为 自我认知这种修养方法要求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开展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识水平。[14]孔子积极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学习向上的良好心态,更强调“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立世之本,还要有“安而不忘危”的忧患意识和“欲速,则不达”的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坚决杜绝短期利益和快求政绩的“小利”思想。奥运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个长远的计划,需要我们具有战略性规划,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3 民族自我认知在奥运精神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自觉行为 自我认知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表面应付的;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必须诚实地面对它,反省它。自觉地把不便说的说出来,把不便写的写出来,然后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更正?惟有如此,一个民族才可以完善,才可以提高,才可以塑造理想的民族人格。“见人有片善,早去仿学他,盖不见其人之可责,惟责己也。”[7]百年奥运精神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交融,为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开放、包容提供了平台。北京奥运会全方位贯穿了“中国元素”,现代性的中国元素,在新的自我认定下,中国被动的适应和融合西方的心理逐渐的消失了,越来越体现强有力的自信心。当所有的炎黄子孙齐聚在奥运的旗下,向全世界展现我们民族强大的软实力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清醒的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走向康庄大道过程中,只有民族自觉自省行为才能使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5.4 民族自我认知是国家崛起的根源 国家和社会的兴衰进退是建立在对既有现状的“自尊、自重”基础和前提之上的,否定的前提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反对的基础是创新而不是毁灭。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本质进步和飞跃。文化、思想领域内的贫瘠、僵化会直接带来民族灵魂的丧失及自我毁灭。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份子,我们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办?我想还应该是理智地做好自己作为公民应该做好的事,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还要说:一味发泄民族排外情绪是盲目的,倡导民族自省意识才是我们民族崛起的根本和源泉。
  
  6 结束语
  
  总之,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华文化的弘扬,离不开一定的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是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的构成。以孔子思想解释奥运精神遗产,以孔子思想诠释奥林匹克运动,可以重获东方民族体育文化的话语权力。孔子主张为人要注重修身养性,“内省”、“正己”、“自重”、“自强”、见贤思其”的品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历来是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它同奥运体育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北京奧运会的精神遗产以生动的竞技典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改革意识。奥运后我们要通过实践,合理的利用、继承、发扬奥运精神遗产,使其造福于中华民族及子孙后代。因此提升北京奥运精神遗产的价值,产生良好的后续效应,北京奥运精神必须融入到中国民族发展的血液之中,并注入时代脉搏之内。
  
  参考文献:
  
  [1] 和谐、文明、开放:解读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http://news.qq.com/a/20080829/000983.htm.
  [2] 奥运精神,人类的共同坚守,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8/24/content_9672070.htm.
  [3] 简论北京奥运会遗产问题,http://www.c2008.org/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222.
  [4] 哲学“思想力"与文化软实力.http://www.thuceo.com/news/onews.asp?id=44269.
  [5] 在线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13651.html.
  [6] 哲学思考是如何开始的?关于思考的思考之三,http://house.focus.cn/showarticle/1855/569099.html.
  [7] 陈季冰.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J]《社会观察》2008,9.
  [8] 《论语•颜渊》.
  [9] 《论语•阳货》.
  [10] 《论语•季氏》.
  [11] 奥林匹克宪章,http://baike.baidu.com/view/51056.htm?fr=ala0_1.
  [12] 田麦久,孙大光,田雨普等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J]2009,8.
  [13] 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 程志华.儒家自省思想管窥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980.
  [15]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71,368,370.
  (上接第9页)体育事务有常规与非常规之时局背景下的分类。尤其非常规时局背景下的体育事务将更多地涉及社会上的种种因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公众舆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及其处理有四个自然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发展与时局有密切关系;在祖国大陆政府诚挚的感召下,台湾以民间为主的体育团队在海峡两岸体育交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推动了台湾管理层对大陆的相关政策的改良。通过以上剖析自1979年以来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的过程经历,经验教训,主要问题及其进一步解决的方法,从中不难发现,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在客观上存在着政治干预性强、时局波动性大、同源包容性深、持续拓展性广和连锁互动性高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中所必须考虑、借鉴和应用的,做到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 何振梁.中国的奥运历程[J].世界知识,2005(2):55.
  [2] 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5-81.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N].人民日报,1979-1-1第一版.
  [4] 李俊杰.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协议之签订[J].(台)台中学院体育,2007(4):19.
  [5] 何振梁.海峡两岸的第一个协议[J].纵横,1999(6):10.
  [6] 台湾“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两岸暨国际关系与体育(R),2006:20.
  [7] 台湾“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两岸暨国际关系与体育(R),2006:37.
  [8] 李俊杰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协之签[J]. (台)台中学院体育,2007(4):17.
  [9] 王建台(台).海峡两岸两在处理体育事务务中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R].长荣大学,2009,5:22.
  [10] 王同茂.两岸暨国际关系与体育[R].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06:47.
  [11] 陈少坚.闽台两体育文化及交流发展前瞻[J].体育科学,2006(7):28-30.
  [12] 台湾“行政字体育委员会”[Z]http://www.sac.gov.tw/sport/sport7.asprx.
  [13] 贺民.胡锦涛邀连宋登陆突破两岸僵局[J]. http://www.skylinemonthly.com/showInfo_gb.asp?id=575.
  [14] 李俊杰.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型态变迁之影响因素分析[J].(台)大专体育学刊,2005(3):35.
  [15] 苏瑞阳.两岸政治互动与体育交流[J].大专体育学刊,2004(4)24.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7:1125.
  [17] 苏瑞阳.两岸政治互动与体育交流[J].(台湾)大专体育学刊,2004(6):22.
  [18] 陈少坚.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及交流在祖国统计统一大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及功能拓展对策研究[R].2006:215.第33卷 第12期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在简要分析马特维耶夫创立的周期理论和当今世界职业网球比赛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女子网球队训练安排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规律.结果表明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新加坡两国还未建交,只是互设商务处,两国之间人员来往还有很多限制,新加坡政府规定该国华人公民年龄不超过45岁的不能前往中国,
目的:高原因其特殊环境,世居平原运动员初上高原训练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本研究借助代谢组学技术,从急性应激和慢性适应2个纬度,比较分析高原训练初期运动员代谢功
附加语中动结构是附加语中外围论元做主语的一种中动结构,在多种语言中广泛存在。英语和汉语中的附加语中动结构同中有异,表现了本族语的特点。他们都表达典型中动句的语义,
观察了短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GH/IGF-Ⅰ轴上相关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运动组、GH组和GH+运动组,运动方式为游泳训练。在实验的最
中国训练理论研究落后于中国竞技体育实践这是不争的事实。破解中国训练理论发展的瓶颈已迫在眉睫。从中国训练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看,应该回归本源,即研究交叉性科学问题。运用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 以国家竞走队优秀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察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20 d低氧暴露前后 血液酸碱调控能力的变化,并对世居高原与平原优秀竞走运动员酸碱调控能力的基因差异进 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20 d高原适应未能引起优秀平原竞走运动员MCT1mRNA和AE 1mRNA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AE1mRNA含量显著性高于平原运动员,说明从 遗传学角度分析,其红细胞运输能力优于平原运动
全球经济失衡长期困扰当今世界,本文从总值与净值的角度重新审视全球经济失衡,并以同样的思路考察其中的核心:中美经济失衡问题。本文通过中美间贸易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中美间
AIM: To compare the endotics system (ES), a set of new medical equipment for diagnostic colonoscopy, with video-colonoscopy in the detection of polyps.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