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创作人 用自媒体为家乡代言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iant_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自媒体,人们早已经不陌生了。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发展中不断成熟。自媒体也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其中有一个群体,就是“三农”作者。
  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扶持和鼓励,新一轮“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一批懂农业技术,熟悉互联网,懂经营的“新农人”诞生,他们早已不再只是埋头耕地,而是在广阔的互联网世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或许有过在城市生活的经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又把创业的目光瞄准了家乡。他们用新思路、新视野审视个人发展与家乡发展之路,“自媒体”成为他们创业的方式,也成为他们把家乡和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通过他们的作品,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了解乡村生活,让从乡村走出去的人们寄托乡思。
  展示乡村美景,直播农民生活,介绍丰富多彩的农产品…三农作者中不仅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的“网红”,并且利用自己庞大的粉丝资源促进农产品销售,帮助很多贫困区县和农户通过互联网增收致富。
  本期新兴青年,让我们走近几位年轻的三农作者,看一看他們扎根乡村的自媒体生活。
其他文献
英雄的碑!雄伟的碑!  天安门,中国的中心,首都北京的中心。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的中心。每当漫步天安门广场,仰视雄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特别的情绪便涌上心头。  70年前,国家尚未正式建立,国家领导人选举尚在计票之中,即将成立的新的人民政府首先想到的,是要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建造一座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为纪念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将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
期刊
“告别了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程远离故乡,穿过那无边的原野,越过那重重山岗,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那遥远的边疆,勇敢地向困难进军,战胜那荒凉的地方,用我们那勤劳的双手,建立起美好的家乡,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的谷仓……”  嘹亮的歌声,将历史定格在1955年8月30日。60名青年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高举北京青年垦荒队队旗,高唱《青年垦荒队之歌》,从北京工人俱乐部礼堂徒步向火车站進发,向遥
期刊
王实甫《西厢记》的独特贡献在于,将功名利祿至于爱情之下。这在700多年前,尤显难能可贵。剧中情节:张生偶遇崔莺莺,一见钟情,生出了“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的想法。而崔莺莺更是把功名看得很轻。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甚至将功名视作“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怕的是“拆鸳鸯在两下里。”  然而,这毕竟是文学创作,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
期刊
“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青年英雄輩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江姐牺牲时是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黄继光牺牲时是21岁,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守岛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是
期刊
有一张三人的合影,印象深刻。梅兰芳毕恭毕敬地站着,在他前面坐着的是他的两位琴师徐兰沅和王少卿。论岁数徐兰沅与梅兰芳相仿佛,而王少卿则比梅兰芳年轻着好几岁。论声望,梅兰芳已是如雷贯耳、声名远播的艺术大师。一站一坐,足以见梅兰芳对琴师发自内心的敬重。在梅大师心中,他与琴师和伴奏乐队是缺一不可的,正所谓“锣鼓震日月,琴弦抖乾坤”。谭鑫培先生曾经说过:“琴师与鼓师是演员的左膀右臂。”而今,长眠在北京万花山
期刊
当故宫收藏的名画《千里江山图》化作歌曲走红网络,当敦煌壁画的飞天变成电脑游戏中的“飞天”英雄皮肤备受玩家推崇,当河北博物院开发了“朱雀衔环杯”,將文物元素运用于时尚生活用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收藏、承传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下被文创叩开了大门,气象万千又鲜活如昨。  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
期刊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绚丽的风景,是跳动的音符。青春的色彩里,有梦想、有拼搏、有奉献,青春的年纪更是用来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当同龄人正坐在空调房里点着外卖,刷着手机,享受着现代化生活和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便捷时,他们却选择了来到大山里,田垄间,奔走在烈日下、穿梭于山林间……他们用最美好的年华,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啃最难啃的骨头,拔最难拔的寨……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青年
期刊
近日有机会与来自北大荒、共青城、大陈岛的垦荒精神传承人共话志愿垦荒的时代意义,感慨良多。  毛泽东主席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60多年前,新中国一代青年打造了改天换地的垦荒精神。斗转星移,垦荒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光辉的精神导引着光辉的实践,光辉的实践又反过来充实着光辉的精神。当我们回望垦荒者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垦荒壮举不是一时一
期刊
只要努力付出,在自己的领域获得认可,这种奋斗的模样就是“最美”的。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奋斗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統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决定,授予张富清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  这些最美奋斗者,是
期刊
在十九大报告中,30次提到“奋斗”;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22次提到“奋斗”;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10次提到“奋斗”……  十九大至今,“奋斗”成为习近平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他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个人、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参与。习近平多次点明幸福与奋斗的关系,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