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乒乓球作为国球,深受国人的喜爱。而在高校体育课选项中,也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乒乓球对专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才能够见到训练效果。同学们在选修乒乓球课程的时候,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的效果,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此时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就是为了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分层次”教学法就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层次性的教学,从而最后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095-02
1 分层次教学法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从个体之间的差异出发,从而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使之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乒乓球教学中,使不同水平上的同学在技术上都能够有所提高,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位于教学主体中,根据每位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高低,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乒乓球的分层次教学很好的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使之在乒乓球的学习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分层教学法使教学的发展多元化,能够促进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分层教学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细致、全面、系统、层次明确,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从各个层面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了解、认知乒乓球理论与技术,从而提高学生乒乓球整体实力。
2 分层次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2.1 个体差异原则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制定分层次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后面的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
2.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中,老师不应该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下,了解自身的能力范围,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学习层次,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3 分层次教學的应用
3.1 对个体进行分层次教学
乒乓球课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里面的选项课,通常的人数都是固定在几十个人。可能有的学生在小的时候对乒乓球有过接触,打过乒乓球。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乒乓球运动,这就可能导致在上课的时候,对老师所传授的技术无法充分的理解、掌握,从而在后面的学习中,使得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没有办法充分的提高。怎样来解决此类问题呢?在开始上课的初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以此来考察学生的技术水平。将学生分为没有基础、具有一定的基础。在后面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对处在每一层次的同学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每个层次内的学生多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虽然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却能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够得到进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在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技术、技能。提高了乒乓球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信心,对乒乓球也更加有兴趣了。在对个体的分层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个体分层次教学应该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不可一成不变。
3.2 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目标统一的情况下,对于有基础的同学来说,也许教学目标就过于简单,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可能又是难以达到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分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
3.3 对练习方法的分层次教学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动作组合以及难度更高一些的技术,包括比赛战术,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而言,基本动作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的教学目标就难度不应过大,以掌握基本技术为首要目的,确保单项技术的掌握。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划分,例如,单项技术动作、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技术动作的组合:左推右攻、推侧扑;比赛战术的运用等。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强调难点,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提升运动技能。
3.4 考核标准的分层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要进行分数的评定,如果遵循一致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来说,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此门课程掌握的真实水平。在分层次教学针对个体的差异,教学的内容不尽相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考核评价的时候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此来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对待没有基础的同学,单项技术动作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动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出现一些易犯的错误,站位是否合理。对来回数的考核等。对待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考核动作的组合,例如左推右攻、推侧扑等一系列的动作组合,移动步法是否娴熟,组合动作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这就需要在差异化教学的同时,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水平,据此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
3.5 教学组织形式
层次的划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做出改变,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来,利用技术好的学生的优势技术,来帮助技术不太好的学生,以提高其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球积极性。教师也可采用单独辅导的形式,对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单独的教学,以提高其技术水平。
4 建议
(1)在制定分层次教学的时候,对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根据对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以后确定教学层次。按照逐渐升高的目标,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
(2)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的调整,应该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灵活的变化,而不应该没有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63-65.
[2] 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78-380.
[3] 邱世海.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的体现[J].体育与科学,2010,31(3):108-110.
[4] 刘小湘,郑国荣,胡依琴,等.大学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2):79-82.
[5] 朱峰.“分层次”教学法在独立院校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1(10):45,71-72.
关键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095-02
1 分层次教学法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从个体之间的差异出发,从而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使之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乒乓球教学中,使不同水平上的同学在技术上都能够有所提高,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位于教学主体中,根据每位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高低,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乒乓球的分层次教学很好的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使之在乒乓球的学习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分层教学法使教学的发展多元化,能够促进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分层教学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细致、全面、系统、层次明确,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从各个层面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了解、认知乒乓球理论与技术,从而提高学生乒乓球整体实力。
2 分层次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2.1 个体差异原则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制定分层次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制定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后面的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
2.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中,老师不应该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在分层次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下,了解自身的能力范围,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学习层次,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3 分层次教學的应用
3.1 对个体进行分层次教学
乒乓球课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里面的选项课,通常的人数都是固定在几十个人。可能有的学生在小的时候对乒乓球有过接触,打过乒乓球。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乒乓球运动,这就可能导致在上课的时候,对老师所传授的技术无法充分的理解、掌握,从而在后面的学习中,使得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没有办法充分的提高。怎样来解决此类问题呢?在开始上课的初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以此来考察学生的技术水平。将学生分为没有基础、具有一定的基础。在后面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对处在每一层次的同学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每个层次内的学生多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虽然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却能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够得到进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在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技术、技能。提高了乒乓球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信心,对乒乓球也更加有兴趣了。在对个体的分层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个体分层次教学应该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不可一成不变。
3.2 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目标统一的情况下,对于有基础的同学来说,也许教学目标就过于简单,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可能又是难以达到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分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
3.3 对练习方法的分层次教学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动作组合以及难度更高一些的技术,包括比赛战术,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而言,基本动作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的教学目标就难度不应过大,以掌握基本技术为首要目的,确保单项技术的掌握。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分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划分,例如,单项技术动作、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技术动作的组合:左推右攻、推侧扑;比赛战术的运用等。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强调难点,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提升运动技能。
3.4 考核标准的分层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要进行分数的评定,如果遵循一致的原则,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层次的水平来说,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此门课程掌握的真实水平。在分层次教学针对个体的差异,教学的内容不尽相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考核评价的时候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此来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对待没有基础的同学,单项技术动作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动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出现一些易犯的错误,站位是否合理。对来回数的考核等。对待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考核动作的组合,例如左推右攻、推侧扑等一系列的动作组合,移动步法是否娴熟,组合动作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这就需要在差异化教学的同时,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水平,据此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
3.5 教学组织形式
层次的划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做出改变,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到同一组来,利用技术好的学生的优势技术,来帮助技术不太好的学生,以提高其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球积极性。教师也可采用单独辅导的形式,对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单独的教学,以提高其技术水平。
4 建议
(1)在制定分层次教学的时候,对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根据对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以后确定教学层次。按照逐渐升高的目标,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
(2)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的调整,应该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灵活的变化,而不应该没有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63-65.
[2] 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78-380.
[3] 邱世海.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的体现[J].体育与科学,2010,31(3):108-110.
[4] 刘小湘,郑国荣,胡依琴,等.大学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2):79-82.
[5] 朱峰.“分层次”教学法在独立院校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1(10):4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