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s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就掌握良好的书写技能非常关键。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教授书写表达时,往往非常困难。由于老师在教学中技巧使用不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成为老师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老师在课堂讲授书面表达技巧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督促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等,为学生的书面表达夯实基础。本文主要对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兴趣和水平进行论述,期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书面写作表达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就训练、掌握良好的书写方面的技能非常关键,而且语文成绩好坏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大。所以,老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情况,有侧重点地去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督促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多思考,写读书笔记等,在学习的点点滴滴当中,不知不觉地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小学作文在语文考试当中大约占30%,对于小学生日常学习而言,应当尤其注意平常的写作学习。虽然目前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对之前有一定的提升,然而仍然有一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扎实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文非常抵触,当提到写作文的时候,他们脑海中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也拿不到高分。所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成了非常重要的一节。老师在上作文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学习非常吃力,老师们通过教研讨论,总结出原因为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写作文。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就上不去。现在,这个问题也成了家长和教研组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对策
  (一)培养写作兴趣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观察和记录能引发学生讨论的点,积极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什么会遇到种种困难,更应当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学习什么会对学生的作文有益处,让班级当中充满学习的氛围、读书的氛围,观察和记录每一件小事的氛围。通过大环境的影响,使更多的人对写作文产生兴趣,爱上写作文。同时借助学生对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记录,让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有素材可以写。这样一来,原本枯燥无味的写作可能会变得有趣,让原本只有编造的作文情节变得饱满,更能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也能引发学生对于日常学习生活的思考。所以说,小學生只要养成了细心观察、热爱记录的好习惯,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在生活当中不喜欢或者不积极去体会学习和生活,也就不会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因此,老师在讲作文课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可以通过对写出真情实感的同学进行表扬、朗读他们的作文等形式间接地引导别的同学去写作,这样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自然会随之提高。
  (二)培养素材积累能力
  很多优秀的作文就是巧妙地结合了各种各样的素材,小学生作文也并不例外,老师在作文讲述当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于素材如何进行合理改动,然后合理运用到作文当中。所以,影响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利用。所以,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应当积极地去寻找好的素材,养成一种良好的积累和写作模式。老师在讲课过程当中应当积极地去引导小学生多阅读适合小学生读的图书,特别是一些关于人文地理、知名传记等书籍的学习,这种习惯会对学生非常有帮助。著名的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所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描绘的美丽的事物,很多都是值得小学生慢慢回味的。在引导小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为学生进行书籍选择,要引导小学生读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比如说在选择国外的书籍时,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版本。优中选优,更有利于小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
  (三)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生活当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缺乏美好的事物的,但是可能会缺少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在写作过程当中,如果缺少了发现美的能力,可能他在写作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内容就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缺少了对学习和生活的体会。在一个相同的环境当中,善于发现美的同学可能看见的是鲜花争相开放,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而不善于发现的可能就发现不了美丽的景色。老师在生活中应该给学生以指导,让他们对于美能够有自己的主观的判断,在审美的基础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空间,描绘出美好的事物。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积极地替学生分析和开导他们,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对美的理解,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美的标准和真谛。当他们能自己发现美的时候,才是他们真正开始提升的时候。
  三、结语
  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让班级形成热爱学习、热爱书写的氛围,让学生在大氛围中成长和进步。当然,学生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工作和教研,相信语文教学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冬青.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
  [2]田学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6(23).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在许多重污染产业也逐渐开始走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通过使用水循环系统对锅炉烟气进行的保温处理,从而减少了运转机组在回热抽气环节的造成的锅炉尾气余热损失,这样做还能够实现对锅炉尾气余热的温度控制调节,还有利于循
文章分析了“官产学研金”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论述当前广西“官产学研金”结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广西区域产业集群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
在圣米歇尔大街,马尔克斯看到了海明威,他一下子不知所措了.这是1957年的一个下着雨的春天,马尔克斯28岁.在他的家乡哥伦比亚,他是一名成功的新闻记者,并出版了一本获奖小说.
每天当最后一缕阳光隐没到山坡背后,6岁的小女孩芭丽·费特纳就会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户外。她看着群星出现,月亮升起,在月光中光着脚丫欢快地跳着、舞着。“当月亮出现时,我
摘要:我国发展重心由东部沿海转向内陆,对内陆经济发展以及制度建设讨论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的根据法律制度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了贵州发展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对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法律制度建设,构建基本理论。试图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找到最优法律制度建设方案,并对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立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法律制度建设  一、贵州内陆开放
摘 要: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还会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存在其中。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针对高等教育共性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个性特点进行直观体现,是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过程当中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尤其是要注意符合职业院校管理特殊要求。在此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机制可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障,这不仅对学院教育工作水平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学校
随着新一批90后的大学生的加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出现创新,接受理论作为当前各所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
【摘要】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响亮地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可见语文学科主要任务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语言能力的构建。语文教材语言表达丰富多彩,是学习语言的海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并在写作中运用语言。下面笔者以《从百草园到三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绝大多数病人血压增高的病因不明,称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约5%的病人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本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环境建设,提高图书馆员整体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