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刊网站正式启用的通知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guang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网站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jrmp.net,过刊实现全文上网。作者投稿和查询、专家审稿请登录本网站后,通过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进行。本网站还提供最新文章介绍、学术动态、写作指导等服务。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访问,并提出宝贵意见!

其他文献
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而且也深受所处环境的调控.肿瘤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间质细胞和乏氧因素等,其中间质细胞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其他炎症细胞等,而CAFs是组成肿瘤间质最主要的细胞类型[1].近年来发现CAFs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高侵袭性和易转
期刊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技术的开展已有十余年,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调强放疗能显著降低膀胱直肠受量,提高靶区适形度,从而能提高靶区照射剂量[1-2].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实施过程中,摆位误差、器官的运动造成的分次间误差和分次内误差会造成靶区漏照和危及器官超量等现象[3-4].近年来开展的图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能在线校正摆位误差,能安全给予靶区更高的剂量.本研究通过分析摆位误差对前列腺癌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探
期刊
目的 将滑轨CT图像引导技术应用于胸中上段食管癌放疗,计算在线CT图像引导和非在线CT引导这两种因素各自的靶区外扩边距.方法 100例胸中上段食管癌计划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每次放疗前进行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比较分析,获得分次间摆位误差数据,并在线修正;根据系统选样法选取50例患者,增加治疗后的CT扫描以分析修正后的误差、治疗中的位移、分次内肿瘤(GTV)位移.结果 与非在线CT图像引导相比
环境中的氚主要来源于天然氚和人工氚,天然氚是由宇宙射线在同温层诱发的核反应产物[1].海洋表层水天然氚浓度背景值范围为0.02~0.10 Bq/L,陆地表层水天然氚浓度背景值范围0.2~0.9 Bq/L[2-3].环境中人工氚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1963年达到高峰.随后由于全球禁止核试验,大气中的人工氚经过雨水冲刷、自然衰变和海洋吸收,到1990年,降水中氚浓度基本恢复至天然水平[4].人工氚
期刊
目的 探讨有用线束朝向迷路内墙的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计算方法.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01.2对某改建机房进行屏蔽计算,并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迷路入口处瞬时剂量率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检测结果,防护门内分别为89和86 μSv/h,防护门外分别为5.7和6.2 μSv/h,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
目的 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照射方式,将KYSE150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率单次外照射组(SDR,1.052 Gy/min)、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组(125 I-CLDR,2.77 cGy/h).克隆形成实验衡量KYSEI50细胞对两种照射方式的敏感性,计算125I-CLDR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照
根据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相关规定,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度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请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并在正文中说明受试对象(或其监护人)是否知情同意。
期刊
目的 探索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与眼晶状体混浊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一个体检机构1 007份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一个完整年度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放射工龄后,估计不同职业照射岗位眼晶状体混浊的风险比值比(OR).眼晶状体混浊按照部位分为皮质部、核部和后囊下混浊.任何一只眼睛的晶状体出现混浊即记为混浊.结果 信息完整能够进行统计分析的有730例.放射工作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中应用低管电压(kVp)结合个体化管电流设置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56例拟行MSCTPA的患者纳入研究,用SPSS产生的随机数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120 kVp和100 mAs;B组29例,采用100 kVp并根据患者体重个体化调节管电流输出(约1.0 mAs/kg),B组分别采用标准算法(FC13,B1组)和降噪算法(FC11,
甲状腺癌是人体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对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越来越重视,其中辐射是较受关注的因素之一[2-4].胸部正位摄片是最常见的摄片体位之一,如何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对摄胸部正位片患者甲状腺进行有效的防护是放射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甲状腺围脖主要针对放射工作人员设计,应用在摄胸部正位片的患者时,会遮挡上纵隔及肺尖而影响胸部正位片质量.本研究中的甲状腺防护贴是针对摄胸部正位片时对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