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分析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并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MRI检查的1 529名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6名、女性693名,年龄14~93 (53.6±13.2)岁;BAT摄取18F-FDG阳性者31名,其中男性13名、女性18名,年龄16~61 (33.3±11.6)岁。分析BAT摄取18F-FDG的PET/MRI影像学表现,选取18F-FDG摄取增高部位[以周围肌肉组织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临界值],采用三维勾画法勾画感兴趣区,计算SUV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SUVmax和SUVmean与性别及摄取部位数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检查当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PET/MRI图像表现为颈部、锁骨上区、纵隔、脊柱两旁及肾上区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的片状、结节状及串珠状的18F-FDG高摄取灶,MRI图像的T1加权成像(WI)、T2WI均呈高信号,频率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未见高信号。(2) BAT摄取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男性和女性BAT摄取18F-FD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15);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年龄、BMI和检查当日气温均明显低于阴性者[(33.3±11.7)岁对(54.1±13.5)岁、(21.89±2.79)kg/m2对(24.01±3.26)kg/m2、(7.5± 6.5)℃对(16.5±11.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3、-5.15、-8.97,均P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癌基因异常转录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而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调控癌基因转录的关键调节点,可以有效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其中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protein4,BRD4)是识别超级增强子调控元件的关键蛋白,它能够与乙酰化的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结合,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BRD4的表达异常与多种血液肿瘤的恶性发展密切相关,靶向BRD4能有效控制血液肿瘤的恶性进展。近年来,BRD4靶向药物在血液肿瘤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单药或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均表现出较好的抗
呼出气一氧化氮被认为是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中表征小气道炎症的肺泡呼出气一氧化氮(alveolarexhalednitricoxide,CaNO)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中。CaNO不仅可以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还可以应用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肺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对于肺结核、肺动脉高压等其他疾病的诊断方面可能也有很大的帮助。该文就CaNO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作一综述,探讨CaNO在儿童肺部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作用。
睡眠障碍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成长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有近一半的儿童存在睡眠障碍症状,且该人数依然在上升。近年来大量数据表明睡眠障碍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这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睡眠障碍的病因之一。该文就睡眠障碍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系及维生素D参与睡眠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
铁蛋白是由不同铁蛋白亚基组成的用以储存人体铁元素的多聚体蛋白,参与维持细胞内外铁平衡,当机体感染时,铁平衡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被打破。研究表明,铁蛋白在感染时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但由于对铁蛋白认识不足,目前临床上对于铁蛋白研究较少,该文旨在从铁蛋白循环、感染时的铁紊乱、血清铁蛋白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和预后影响等方面对血清铁蛋白及其与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孤立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常见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病程持续超过12个月,发展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immunethrombocytopenia,CITP)。CITP病因复杂。传统的一线治疗对CITP患者疗效有限,研究中的二线治疗(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和脾切除术)、免疫抑制剂、全反式维甲酸、阿托伐他汀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CITP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就近年来CITP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制定CITP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不仅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还能引起肺外的临床表现。其中动静脉栓塞早期识别困难,缺乏特异性临床征象,心、肺、脑等一旦发生栓塞病情危重,可短期内致死或致残,极大地威胁了儿童健康。血栓形成多伴有D-二聚体的升高,但D-二聚体水平波动差异大,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识别诊断高凝状态、评估血栓形成风险系数仍存在较大困难。
Wnt信号通路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肠道发育过程中,Wnt信号通路对于不同类型肠道细胞的分化、增殖、生理功能都有重要影响,其异常调控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该文就Wnt与肠道发育及其与肠道生理病理的关系进行阐述。
目的了解气道过敏性疾病患儿气传过敏原致敏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诊断为气道过敏性疾病并进行气传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的2557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5岁组、6~11岁组、≥12岁组;按疾病分为过敏性鼻炎组、哮喘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比较年龄组别和疾病组别共18种气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的分布差异。结果2557例患儿SPT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夏秋季杂草花粉类、霉菌类、春季树木花粉类、尘螨类等;强阳性检出率前5位由高到
目的分析院际转运在危重症儿童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危重症儿童院际转运系统建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疾病转运中心通过院际转运收治PICU的296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96例院际转运危重症患儿主要来自深圳地区及深圳周边地区共74家医院,辐射半径2.5~365km,其中164例(55.4%)转运半径为50~200km,117例(39.5%)转运半径为50km以内,15例(5.1%)转运半径>200km。转运患儿中男186例(62.8%),女110例(
目的分析成人肺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肺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4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3~74(48.3±8.1)岁。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其中31例患者同时行增强CT检查。根据CT表现特点分析患者肺内病变的部位、数量、周围的肺组织改变及合并症等。结果46例患者中,42例为单发、4例为多发(3例位于同侧肺的不同肺叶,1例位于双肺)。所有患者中CT表现为含液囊肿的有16例、含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