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一次有益的对社會环境的积极适应,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测评,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使学生们逐步走入职业化道路,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社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亟需,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的途径。
  1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1.1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1.2有利于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社会实践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能力
  实践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2.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2.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2.5有利于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3.1社会实践是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
  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3.2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其职业生涯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價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首先,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兴趣、个性等,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位。
  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会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更不能成为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巍,吕会庆.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3).
  [2]雷震.浅议大学生社会实践[J].才智,2015(06).
其他文献
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发展的瓶颈,现在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要根本解决大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和传记作家,他在其创作的多部作品中均引入了精神分析论,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本文简要阐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具体内涵及其对茨威格的影响,
摘 要:“学生创业者”也成了创业者行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随着一批“创业英雄”和“风云企业”的落马,学生创业又重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对学生来说,事业与学业是相辅相成?还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年轻的创业者们又是如何创业?面对这些,我们需要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理性分析  1大学生创业原因分析  1.1创业风影响大学生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许多大学
横店,这座坐落于浙江中部的特色小镇,在影视业的推动下旅游市场也十分火爆,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面共接待全国游客总量1518万人次,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游客总量再创新高。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和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期刊
摘 要:生活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世界当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为根基,阐发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进而从学校、教师、学生等角度多方面探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措施和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一个社会学名词,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方方面面的现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稳定化秩序化高效率的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是高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探析虚拟机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提高教学效率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机技术  当今社会以信息化特征著显,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平台和高速公路既容纳进海量信息,又可方便迅捷地被用
摘 要:大学生兼职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现在的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甚至以此作为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门槛,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努力使自己从学生的角色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为这些都和未来的就业前途挂钩,导致学生对于兼职的热情较高,即使报酬并不是非常丰厚,有些人也会选择去兼职。大学生要提高对兼职的认识,要理性对待兼职。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理性对待  大学生兼职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当
本文采用女性文学、叙事学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阐释海男立足于地域关照,在系列云南作品中突破性别身份桎梏,转而关注普遍人性的种种努力,解析海男的写作对云南女作家的有益
摘 要:职业素养作为一种能力和素质,是个人在事业上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旨在以就业导向为基础,培养出服务、建设、管理、生产等一线所需的技能型和高素质人才。而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从行为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和思想素养等层面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