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湾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干旱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寒湿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聚集地,研究其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功能、演变规律以及环境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1989—2019年的6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盐池湾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9—2019年盐池湾湿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沼泽化草甸、永久性河流和内陆盐沼分别增加31.02%、17.53%和3.77%,草本沼泽和裸斑分别减少54.28%和9.5%.(2)类型水平上,1989—2019年永久性河流和沼泽化草甸的破碎化降低,其余各类型湿地的破碎化增加;景观水平上,湿地景观形状趋于简单化,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加,蔓延度和香浓多样性指数减少,湿地景观分布向均衡方向发展.(3)气温和降水与湿地面积、景观格局指数之间存在差异化的相关关系.气候变化是导致盐池湾高寒湿地面积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的关键因素.研究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时间序列动态演变特征,对于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湿地可持续发展和景观规划管理具有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1982—2018年内蒙古地区115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FLDAS、ERA5、CRA40/Land和GLDAS 4种陆面同化及再分析降水资料在内蒙古地区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4种降水资料均能较好地表征降水量在内蒙古地区从东北向西部递减和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的时空变化特征.(2)相关系数、绝对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纳什效率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4种降水资料在夏季表现最优、冬季表现最差,在东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好于西部干旱区和极干旱区.(3)ERA5资料在绝大多数时间对内蒙古的降水有高估现
为了探究山地丘陵区梯田田坎在自然营力作用下的抵抗剪切破坏机理,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土壤的临界剪切力,分析干湿交替作用对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影响,以及确定不同干湿交替处理后土壤临界剪切力与土壤黏聚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1~7次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单位高度土体水头差与渗流流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土壤渗透系数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2)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1~3次干湿交替对土壤临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4~7次干湿交替后临界剪切力呈小幅增加并趋于稳定.检验分析表明,不同干湿交替水平对土
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是宁夏境内唯一的大型调水工程,该项工程的实施,必将会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开展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及效果评价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南部调水工程对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影响。从生活优先、生态优先2个角度出发,选取2020、2025年规划水平年,分别设置有、无中南部调水工程参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集,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3
中国黄土高原保存着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的风尘堆积,是第四纪非常有价值的陆相古气候古环境地质档案。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风尘沉积的气候记录和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对黄土粉尘的确切来源以及物源历史是否存在时空变迁等问题尚存在广泛争议。通过对现有锆石年龄谱数据的统计分析,着重从黄土与周缘沙漠的亲缘关系、轨道年龄尺度和构造年龄尺度的角度着手,获得以下认识:(1)在获得北方
沉积物粒度特征是分析粒度组成演变过程、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参考。对新疆图开沙漠灌丛沙堆及抛物线形沙丘表层沉积物粒级级配、粒度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Sahu经验模型判断了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灌丛沙堆及抛物线形沙丘表层沉积物偏粗,主要由极细砂、细砂、中砂、粗砂组成。(2)各粒级在不同地貌部位分布存在差异,表层沉积物粒度由迎风坡向背风坡沙粒趋向于细化,由坡底到坡顶沙粒趋于细化。(3)不同地貌部位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能有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尤其是对生态脆弱区环境改善极为重要。以吉林省西部为研究区,通过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水资源安全、土壤保持、生态需求等4项指标识别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结合Linkage Mapper工具和Circuitscape软件识别生态廊道、夹点区、改善区,构建吉林省西部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识别18块生态源地,占研究区面积8.57%,主要分布在现有保护区周边
以新疆沙区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莎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对于新疆沙区油莎豆的田间养分管理和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施肥均显著提高了油莎豆根际土壤有机质(OM)、有效磷(AP)、碱解氮(AN)和速效钾(AK)含量(P<0.05).油莎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Chao、Ace和Shannon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群落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
为筛选出天山北坡前山带植被恢复的适宜植物种,以水平沟和鱼鳞坑两种恢复方式,选取锦鸡儿(Caragana frutex)、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蔷薇(Rosa)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为试验材料,观测灌水后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分析土壤水分变化下4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趋势,综合评价4种植物的抗旱性。结果
以腾格里沙漠西缘流动沙丘布设的纤维网沙障(Fibermesh sand barrier,FSB)和土工编织袋沙障(Geotechnical woven bag sand barrier,GSB)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结合传统测量法对沙障内微地貌形态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2种沙障区侵蚀深度、侵蚀量和侵蚀表面积均呈沿主风向逐渐增大的趋势。沙丘中线迎风侧GSB侵蚀深度、侵蚀量和侵蚀面表面
风沙灾害是造成塔里木盆地农牧业生产严重损害的一种气象灾害。利用1990—2019年塔里木盆地42个县(市)出现的1028次风沙灾害事件,以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损坏大棚数、牲畜死亡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作为6大灾情要素,采用比值权重和无量纲化线性组合方法,构建能综合表达灾害事件强度的灾损指数,进而利用百分位数法将灾害事件的强度定量划分为一般(1级)、较重(2级)、严重(3级)和特重(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