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借助声、光、电等媒介实现知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利用多媒体进行选择、配置、组合。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量大、速度快、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信息技术在当今学科教学和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引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资料的整理、自主性研究学习、互动合作式学习,可更好的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随着当今科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为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借助声、光、电等媒介实现知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更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合理选择、配置、组合,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量大、速度快、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引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史料的归纳和整理
  历史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掌握充分的史料,史料是历史学习的载体和依托,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形式多样,面对纷繁庞杂的史料,如何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就成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地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达到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信息技术可将历史资源进行系统归纳和整合,形成庞大的资源库,帮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史料结合在一起,可有效喚起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并用,创造历史情境,继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为课程服务,真正融入历史情境之中。
  教师可根据需要将学生分组,寻找相关的史料信息,如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的历史图片,通过多媒体寻找相关的影像视频,通过相关网站寻找与课程有关的文字记录等,必须明确要求学生寻找的信息要围绕课程内容的主线,要能反映课程本身的主题。在海量的历史信息中选择、思考、提取、筛选,归纳整理,让学生直面历史,了解历史,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史料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手脑兼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分析能力。
  二、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的发展方向,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地融合。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历史课进行整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式,这样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下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凸显出来。
  在多媒体技术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更丰富的材料,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在多媒体技术下,教师可对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并要求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分析,得出理想答案;在多媒体技术下,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网络技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理,设计教学环节,提出探究主题,提供参考信息、网址、搜索引擎等。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到互联网上搜寻所需内容,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完成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体会到自主研究学习的乐趣。
  三、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合作式研究学习
  互动合作式研究学习是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提出的新要求。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局限于传统的“问答式”。生生交流很少或几乎没有,多数学生处于“沉默”状态。而深邃复杂的历史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明确地向学生传递,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比较、鉴别分析。信息技术提供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新渠道。互动方式不仅可以一对一,一对多个学生的互动,而且互动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可实现远距离、跨时空的互动。
  信息技术能够为研究学习提供网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教师深入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通过建立交互反馈机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史学素养。学生通过网络协作能够更加自由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创建热情互动的学习格局。教师通过反馈机制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校方可以建立针对高中历史学习与研究的专题网站,对网站专栏内容不断更新,利用网络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学习的机会。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站将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映,对存在的疑惑进行询问,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不仅使教育形式多样,还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加速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推进了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促进了研究观念、研究形式、研究方法的改革,更促进了研究思想、研究理论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分析、综合、评述能力;历史材料处理解析、论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海顿所说:“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你必须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你要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马运朋.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127-130.
  [2]王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吴鹏超,河北省承德市,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一种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输运特性。结果表明,不考虑自旋散射的作用,当漏极电压比较小时该器件能达到很高的磁阻比率。对该器件在考虑自旋散射和不
本刊讯:<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与有关方面联合召开了3次座谈会,编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培
针对目前森林火灾烟雾检测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图像增强与多特征的森林火灾烟雾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后不同尺度高频分量之间的相关度对小波系数进行修正,并通过
摘要:历史故事相对历史知识来说对于学生更具吸引力,而二者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妨引入与应用历史故事素材,增添历史课堂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以此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為了真正发挥历史故事的作用,本文将详细分析历史故事的引入原则与应用方法,希望能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引入原则;应用方法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笔者认为职高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职高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当下的职高语文在人才培养和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着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创新性不足、教学效率不高、
参考WolfHard-Parker燃烧器构建二维模型,选择有限速率燃烧模型,定量分析水雾直径对抑制熄灭CH4/AIR扩散火焰的影响。无水雾条件下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数值结果与
基于开路一短路去外嵌焊盘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焊盘模型参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开路焊盘提取寄生电容,然后将剥离了寄生电容的短路焊盘等效电路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网络进行进一
摘要:小学语文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不仅对小学生未来学习语文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同样十分关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教学创新。好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精神食粮,能够带给小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儿童文学作品。基于儿童哲学与儿童教育相契合,儿童文学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对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儿童文学应用价值的基础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研究能力;方法;措施  高中地理教学中,给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目的,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能力,通过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调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提取题干已知条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文中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措施,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解决措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并拉近师生关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