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她一个人悄然离开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此生多长,那一刻心头的钝痛,都会蔓延到我生命的黄昏。
  
  我是她喂养大的。
  那时她已年近70,瘦瘦的,矮矮的,头发花白,穿一件深蓝色自制大襟衫,裹着绑腿,一双缠足又尖又细。她年轻时患过严重的中耳炎,跟她说话需要吵架的分贝。
  她一向羡慕村里那些有女儿的人家,眼馋他们经常以看望外孙的名义轮番去女儿们家打打牙祭,躲躲清静。她只有父亲这根独苗,于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巴不得我夜之间就到了出嫁的年纪,然后拖儿带女未接她,绕着全村转三圈,让所有的人都看到。
  小时候,我对她床头那只黑色檀木箱充满了好奇,每每趁她不在时乱翻气。里面的很多银饰,被我拿出去显摆,往往就弄丢了。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还有她所有青春岁月的见证,她定很心疼,却从来不曾责骂过我。
  我结婚前,她把最后只银帽花交给父亲,拿到银器店做了一对戒指给我。那年她已经92岁,听力几乎完全丧失。我忙着准备嫁事,偶尔回娘家趟,没和她说过什么话。从我进门开始,她就眼巴巴地望着,踮着小脚里里外外地跟着,直到我离开。
  我生下儿子那年,她彻底失去听觉,儿子满月时我们回家小住。她颤巍巍伸手来抱孩子,大声夸他长得漂亮,跟我小时候模样。她抢着拆洗孩子的棉衣裤,似乎是抢份喜悦,抑或是抢份责任。她抱大的婴儿,如今竟也做了母亲,她心中自然满是喜悦。可惜我们不常回去,更不能长住,每次走的时候她满眼都是不舍。
  她去世前的那个冬天,儿子两岁多,弟弟也生了女儿,父亲在做完次大手术后,需要每天去医院放疗。母亲与父亲住在弟弟家,把她个人留在乡下,请邻居在我家老宅照顾她。
  那个冬天,雪从冬初直下到冬末,纷纷扬扬,像我的忙碌,也像我乱糟糟的心。但凡有一丁点空闲,我就会忐忑难安:她95岁了,一天中总有些时候神志模糊,一生操劳,儿孙俱全,伸出手去却握不住丝温暖。
  周末我回去看她,发现她睡颠倒了时间,晚上在院子里转,碰到门框廊柱,额上有几片青紫。我为她梳头,帮她洗脚,剪脚趾甲。她的脚严重变形,脚趾根根蜷曲在生了厚茧的脚掌里,从脚心到小腿冰凉冰凉,像截枯木。它走了个世纪的路,漫长而泥泞的路。
  忍住眼泪,狠下心肠离开。她追出来嘱咐我:“别总惦着回来看我。”我不敢回头,无论此生多长,那刻心头的钝痛,都会蔓延到我生命的黄昏。
  总担心她一个人熬不过那个冰冷的冬天,她却坚持到了早春。年后一天天变暖,我盼着儿子秋天上了幼儿园,一定把她接未,逛逛城市的街道,再到澡堂好好洗个澡。她那么爱干净,她那么渴望走“女儿”家。
  但她却在春天离我而去。
  她要走的那个周末,自己穿好了早年备下的寿衣,仔仔细细缠好了绑腿,还戴上了蓝色的丝绸帽子,甚至连寿鞋也整整齐齐摆在床下。
  她一个人,有些焦跺地等待那个时刻。
  寿衣单薄,早春乍暖还寒。她坐在床边等了父亲和母亲个多小时,应该浑身早没有一丝热气。那天的公交车晚点,父亲和母亲从医院到家的时间,显然超出了她的预算。
  母亲进房后招呼她,伸手扶她躺下,她着力而倒,恰是头朝外脚朝内。这时,他们才看清她的身装束。
  我赶到的时候,她已经走远。跪在床前,握住她的手——那双将我拉扯大的曾经最温暖的手——已经永远冷却,右手还紧紧地攥着一张合影——那是我上小学时与她、起照的……
其他文献
这个舊院落内,他家和她家,住在这栋楼的2单元4楼的对门。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发现她身边的丈夫不见了,她和幼小的儿子起,过着清贫的日子。她也注意到,以前他身边的女人不见了,他带着个女儿过着不成不淡的生活。  他和她直守着离异后的生活,虽然  晃过了几年,但他们从未说过句话,甚至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有时,他和她在楼梯门口恰巧相遇,碍于礼节,他顶多也只是朝她笑笑,算是打个招呼,而她也是淡然笑,然后各自
期刊
我才出月子,老公却提出了离婚,我真的接受不了。  我们是大学时相识相爱的,我一直比较任性,两人争吵较多,一般都是他迁就我。工作后我们经历过穷苦、两地分居,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走进了围域,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刚毕业时,租住在城中村,他收入不多,我也总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不慎怀孕,我很想要下这孩子,但是他不肯,理由是他没戒烟酒且经济不允许。我当时非常绝望,最后还是妥协,把孩子打掉了。  那之后,他
期刊
这是一个发生在城里的啃老故事。父母收入虽不高,但还能拿出儿子婚房的首付款。就在父母掏这笔钱的节骨眼上,一个意外发生了。    我时常想,如果没有这次意外,儿子现在是不是会和同龄的年轻人一样日子过得清闲自在,在博客上晒着自己漂亮的婚纱照……而直到今天我也弄不明白,究竟是我们太困窘,还是太吝啬,还是儿子的要求太多,抑或这真的只是一场意外。    名牌包引发父子不和母子俩唱双簧缓和关系    因为丈夫是
期刊
        
期刊
这位乡下母亲的故事,终于有一个温暖的结局。    冬天来了,天气愈来愈寒冷。这几天,小区里正在检修暖气片,准备供暧。我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让她安装好取暖的炉子,不要等寒流来了,措手不及。母亲唠唠叨叨说了很多村里的事情,谁家娶了媳妇嫁了姑娘,谁家又添了小孩,哪个大爷大娘去世了,突然她叹了口气:“唉,你三姨这个冬天怎么过呢?”  “三姨怎么了?冬天没有农活,她不正好可以歇歇吗?”  “哎呀,忘了告诉你
期刊
经不住老公和女兒的催请,我嘴上嗔怪心里暗喜地和他们一起下了南京。  这样的情景已经多年没有过了。老公工作忙,女兒学业忙,除了年节去看望公婆,我们很少一起出门。现在女兒工作了,老公退居二线也没那么忙了,终于可以一起出去走走了,我怎能不开心呢?只是十白太破费罢了。  到了南京当然免不了尝尝正宗的小笼包,顺便“偷偷师”。在新街口的一家包子铺,我们坐定,放眼望去,偌大一家店,加上我们就只有3桌。我正想嘀咕
期刊
律师,您好!5年前,我和丈夫离婚,儿子由我来抚养,前夫每周可以探视次。离婚后,我对儿子的教育和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儿子的学习也非常优秀。可是,近年多来,前夫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经常和他的几个朋友起打牌赌钱。开始,他还能在探视儿子的时候有所收敛,但随着他赌瘾的加剧,他的行为也越来越过分,最近他开始在每周探视儿子的时候,带着儿子去打牌。我的儿子今年才12岁,正是好奇心很强却缺少分辨能力的年龄,我非常担
期刊
不知是这园林的“西子之韵”感染了人,还是它的人文点缀了园林。  走出车站,白花花的太阳烤得人额头生烟。我匆匆打上一辆出租车,真奔此行的驻地——南郊宾馆。  早就听说,南郊宾馆有“山东钓鱼台”之称。乍见,果然名不虚传,一路上积攒的疲惫与燥热,一下子就被眼前的茂盛蓊郁冲散。院内不仅遍布牡丹、玫瑰、黑松、银杏等名贵花木,25万平米的碧草地上,更是蝶飞蜂舞、鸟雀啁啾。50佘亩水面的人工湖和6亩水面的玉带河
期刊
酷暑当头,絲瓜汤清热解毒    烈日下,辛苦了  上午,回到小院,在爬满绿藤的絲瓜架下,细细品  壶茶,真是件美事。如能在午餐时,再喝碗絲瓜汤,那更是烦躁尽除、神清气爽。  年之中,这样的日子可以从初夏持续到秋后,因为絲瓜的生长期长。在絲瓜成熟之前,尽可以采摘絲瓜叶、絲瓜花、絲瓜藤入药,  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絲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通经络、行血脉
期刊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发社会关注。  山东省妇联密切关注解释三的实施对妇女权益的影响,2011年10月18日特地邀请解释三的起草人之一、最高法院民一庭的吴晓芳法官举行了专题公益讲座。近日,我刊记者孙玮专门采访了山东省妇联主席翟黎明。翟黎明主席表示,新解不是恋爱准则,它的出台主要针对近年来出了问题的家庭,是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司法实践的依据,总体看是符合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