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胃肠道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yi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非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经病理证实明确诊断为非胃肠道MALT淋巴瘤的4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男16例,女32例;诊断时的年龄为21~76岁,平均55.4岁。发病部位为肺23例,涎腺9例,甲状腺8例,眼及附属器3例,其他部位5例,同时发生于两个部位的5例。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者27例,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者13例。实验室检查中,8例低中度贫血,6例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19例血沉加快
其他文献
以3-吲哚丙酸为原料,经环化、N-甲基化、Claisen-Schmidt缩合和环加成反应合成了新型氨基嘧啶环戊并[b]吲哚衍生物,其结构经1 H NMR、13 C NMR及HR-MS(ESI)表征。采用细胞增
以两种不同取代的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氯苯为溶剂,BF3-Et2O为脱水剂,通过分子间脱水一步环化缩合制备非对称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衍生物。运用HPLC监控反应过程,
以2-氯吡啶-4-甲酸甲酯(1)和水合肼缩合生成2-氯吡啶-4-甲酰肼(2),2与卤代(F,Cl,Br)对苯甲醛反应得到3种新型双卤代吡啶酰腙[C13H9N3OFCl(3a),C13H9N3OCl2(3b)和C13H9N3OClBr
以4-碘-L-苯丙氨酸为初始原料,经羧基和氨基的保护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与4-氟苯乙烯进行Heck反应得化合物3;化合物3脱去保护基得氟代二苯乙烯氨基酸(4,47.4%);其结构经1H 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