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中国古诗的模糊性探析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以便解释中国古诗的模糊性的认知动因。
  关键词:模糊性 原型范畴理论
  一、引言
  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它认为,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在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通常在相邻的两个阶段之间总会有一个中间范畴存在,这就导致了“边界模糊”。认知过程中的边界模糊体现在语言的表层就产生了模糊的语言形式。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理论,试从具有典型模糊性的中国古诗为例,解释人们是怎么通过认知机制来生成和理解古诗的模糊美。
  二、《天净沙·秋思》中语言的模糊性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杰作,该曲虽简洁短小,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这首小令语言上的模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语义模糊,句法模糊,意象模糊。
  (一)语义模糊
  语义模糊是指词语的语义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在这首小令中,有这样几个形容词:枯、老、昏、小、流、古、西、瘦。藤是枯的,树是老的,天色是昏暗的,桥是小的,水是流动的,道是古老崎岖的,风是从西边刮过来的,马是瘦骨嶙峋的。形容词一般被视为模糊词语。这些描述性形容词可突出景色的悲凉。这种带有强烈倾向性感情色彩的语言,正是用模糊笼统的描述让人联想到树是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打变枯老了,马是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而瘦弱的,这就使读者对诗人所表达的秋思悲愁产生共鸣。但是同样是因为这些形容词的模糊性让不同的读者有这不同程度的感受。
  (二)句法模糊
  句法模糊是指句子表层不借用任何语法手段来表达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英语利用形式上的衔接和连贯表达语义,而汉语在句子表层结构偏重体现意合,没有英语中的数、时态以及格的变化,所以汉语在句子表层容易呈现语义的模糊。这种形式上的模糊,造成其确切意义待定,主观性大。在这首小令中,前九个意象的数量都是模糊,没有说明“枯藤”到底有几根,也没有指出到底有多少个人家。此外,这九个意象只是完全独立的名词,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上的衔接,九个意象之间的空白关系完全依靠读者自身的想象能力。正是这种省略结构,使语言具有了模糊性。
  (三)意象模糊
  意象模糊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而利用抽象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而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意象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注重对景物的描写和秋思气氛的渲染。 从“枯藤”“老树”到“西风”“瘦马”,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引人遐想:枯藤有几枝,是缠绕在树干上还是在树枝上;老树是粗是细;乌鸦有多少;小桥是石砌的还是独木桥;人家有几户,有没有炊烟升起;道有多么崎岖;马究竟有多瘦。这些意象都寄托了诗人秋思漂泊之愁,而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对这些意象的理解程度却不同。
  三、诗歌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机制
  (一)原型范畴理论
  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事物即便在同一个范畴内它们的地位也不相等。完全具备该范畴属性特征的成员被称作是典型成员,而特征欠缺远离原型的成员便是边缘成员。如在鸟的范畴中“麻雀”就被视为典型成员,而“鸵鸟”等则被视为边缘成员。
  (二)诗歌模糊性的成因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会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范畴化,甚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会无意识地进行范畴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具有“典型”与“边缘”之分。由此看来,语言形式中词语的意义也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解释,其语义成员之间的典型性也不尽相同。这就为解释语义的模糊性提供了认知基础。语义范畴的模糊性主要是因为语义成员之间隶属性上存在差异和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即存在两种模糊性: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及范畴成员在隶属度上的差别。处在范畴中心处的成员的特点是清晰的、典型的;越是偏离范畴中心的成员,它们所具有的模糊性就越高,与之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上词语的模糊性也就越高。如“枯藤”的“枯”就具有模糊性,人们内心都有一个“枯”的范畴,“枯”的程度也因人不同。再如,“老树”中的“老”字,其实和“少”在意义上两者同属于一个语义连续体,代表这个语义连续同一连续体的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可以有许多表示不同老少程度的词,每个词之间的准确分界线是很难划分的,这就造成了“老”字表达意义的模糊。
  范畴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的。句子结构的范畴化过程也具有这种延展性。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中心成员和原型样本,以其他的句子结构为边缘成员不断向外扩张。而句式则是以陈述句为中心成员和原型样本,以疑问句、感叹句、省略句等为边缘成员向外扩张。在《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中有九个意象,九个名词短语(可以看成主语或者宾语),但是这些名词短语之间没有任何动词充当谓语。这种省略的结构恰好留下空白,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由“中心”到“边缘”之间的中间范畴,造成了边界的模糊,但却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天色将暗,一只乌鸦停落在一棵被几枝枯藤所缠绕的老树上。老树的旁边还有一条弯弯的拱桥。桥下流水不息。在不远处还有几户人家。与此相对,在风中,太阳即将西沉,一匹瘦瘦的马儿和主人站在一条古老的小路上。主人面色憔悴,像是在思念着什么。由于不同人的认知能力不同,对这幅景色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也会不同,这就形成了诗歌的模糊美。
  原型范畴理论对帮助人们理解诗歌的意象模糊之美也起着作用,即原型象征意义的向心力作用,也就是指核心的意象。而原型象征意义的发散作用就是诗歌的意象之美。例如,马的原型在人们心目中是健壮的、结实的,而在诗人的描述下这匹马已经变得瘦骨嶙峋,位于一个边缘的位置。而正是从它的原型象征意义出发让人联想出这匹马是不是因为经常在长途奔波,营养不良而变得瘦骨嶙峋。这是不是又反射出了游子漂泊落魄的生活呢?再如,“夕阳西下”中的“夕阳”,太阳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圆形的、圆满的,既然在诗人笔下的太阳已经变成残缺的、昏暗的,位于事物发展的末端,说明“夕阳”在“太阳”这个语义场中处于边缘的位置,由此读者可以推断出此时的太阳肯定不是出在上升的位置,也不是耀眼夺目的,而是正在慢慢下落,光辉也逐渐的暗淡,这就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无限感慨和惆怅之情。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的模糊之美正是有原型核心的象征意义向外发散折射出来的,能够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视野充分地理解和体会。
  四、结语
  诗歌是语言模糊性的典型代表。它往往表达着诗人的真情实感,而正是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原型范畴理论提出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强调范畴内成员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这正为从认知角度解释诗歌在语义、句法和意象上的模糊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通对《天净沙·秋思》中语义、句法、意象三个层次的模糊性成因进行了探析。但是原型范畴理论有时会显得过于抽象,因为“原型”的概念很难得到客观的界定,这样在分析时候就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经典文献选读[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娇.从原型范畴理论和语义场理论解读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之美[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5(1).
  [3]童晓燕,龚晓斌.原型范畴理论与语言的模糊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6).
  [4]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5]肖志清.《枫桥夜泊》的模糊性及其多译本现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2).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电脑蓝屏或无故重启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一大串的代码,大家很容易犯晕。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本文就教大家一个快速认清代码的技巧。    寻找救星    在蓝屏瞬间,系统会形成一个存储器转储文件——死机瞬间的内存映像,通常是 C:\WINDOWS\Minidump 目录下的DMP文件,它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救星,分析它就能查找到问题所在。    “救星”帮忙,看清!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儿童通过益智游戏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幼儿在益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入手,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教师在益智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投放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索性的、引导性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自发学习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材料支持。  关键词:区域活动 益智游戏材料 投放反思  益智游戏灵活多样,能开发幼儿潜能
期刊
站在2008年的尾巴上,你准备好迎接2009年了吗?希望和梦想会在2009年里逐步实现,电脑的安全可要先保证哦!2009年,电脑也会面对很多病毒的威胁,过冬要加衣,迎新年我们要加固电脑。    加固系统告别崩溃    系统崩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系统文件遭到破坏了,系统文件保护住就能减小病毒的危害了,利用瑞星2009软件来“系统加固”吧!   在详细设置窗口左方单击“防御设置/系统加固”项,然后在右方
期刊
在上期(23期)的《保护机密文件,007系列并不精彩的故事》中,介绍了如何使用多重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重要文件的安全,比如备份系统的GHO文件。但是,如何还原这个被重重保护起来的GHO文件呢?因为GHOST的还原操作是在DOS下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在DOS下并没有效果。    如果要还原系统,可以借助Grub制作一键还原。到http://work.newhua.com/cfan/200824/boo
期刊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句话从我跨越艺术大门的那一天开始,就成为教师、专家学者们反复向我们传授的一句名言。我自己在当时似乎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真正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则是在自己塑造一个现代戏的一个人物的过程中才体会到的。  2004年,各级党报、党刊、电视等媒体都相继推出了人物专版,介绍了秦皇岛市抚宁县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庚的感人事迹。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共产党李家庚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毅然挑起
期刊
虚拟光驱在游戏和学习等方面神通广大,解决了大家的不时之需。但是,“请神容易 送神难”,不用时,要卸载它可就麻烦了。无法卸载的病症也是多种多样,俗话说得好“治病要治本”,首先要明白无法卸载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去找解决方法。    三大顽疾 都是驱动惹的祸  死灰复燃:以Daemon Tools为代表的一些虚拟光驱,它们采用的驱动文件和系统物理光驱的是一样的(见图1),如果没有正常卸载,重启后,它会借助
期刊
众所周知,SnagIt是著名的截图软件,但其截取屏幕动作并保存为视频文件的功能也不弱,用它来监视屏幕上的一举一动,俨然一个卧底嘛。不过,卧底就要身怀特技,原来的本事可不行,录制有提示、命名不规范……先给SnagIt来个培训吧!    培训一秘密监视    一般情况下,在利用SnagIt录制时,在录制区域会有黑色矩形方框闪烁,以显示录制范围,如何让录像悄无声息呢?依次单击“捕获→输入→属性”,选取“
期刊
用BitComet进行BT下载,既稳定又快,深得许多朋友的喜欢。而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远程控制BitComet完成下载任务,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方便了。  第一步:访问BitComet官方网站(http://www.bitcomet.com/index-zh.htm)下载安装1.06版本的BitComet。默认设置下,BitComet并未启用远程控制的功能,可按下Ctrl+P组合键打开设置
期刊
网络相册,估计谁都有,一问怎么建,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登录后进行烦琐的上传,今天就要改变这个观念了,ACDSee9.0就可以帮你做到,即使你是“菜鸟”,也能做到。    第一步:  打开ACDSee9.0,选定图片所在文件夹,在图片浏览窗口中选定欲建立相册的图片,单击工具栏上的“创建SendPix相册”按钮,依次单击“下一步”按钮进行各步操作。输入相册名称后进入图片们的预览窗口,在这里你可以对图片进
期刊
微软的Windows 7成为近期的热点,预览版的一些新功能让人眼馋,咱也去下一个Windows 7尝尝鲜?先别急,Windows 7还十分不完善,想体验新功能?你的Windows XP或Vista就能实现。    摇一摇 窗口快隐藏    Windows 7中,只要用鼠标按住某个窗口摇一摇就能立即将其他窗口最小化,这在打开多个窗口时,尤为方便。而我们实现这个功能只要从http://work.ne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