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地区农药减量增效措施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的零增长行动,不仅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进一步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在总结焦作地区多年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防治理论,归纳出了做好农药“减量增效”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多措并举,绿色防控;掌握动态,预测预报;熟知药性,选配用药;精准施药,治早治小;统防统治,提高防效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药;减量增效;措施;河南焦作
  中图分类号 S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118-02
  要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措施之一就是坚持减少农药用量,提升农药利用率,深入推进农药使用量的零增长行动,确保农药“减量增效”取得新成效[1]。如何才能做到农药“减量增效”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在总结焦作地区多年来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经验的同时,结合科学防治理论,归纳出了在做好农药“减量增效”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现总结如下。
  1 力求多措并举,实施绿色防控
  研究探索适用于本地效果显著的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病虫草害防治新方法,特别是对一些可控环境下的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尽可能采用非化学防治的方法。
  坚持以作物为着眼点,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业防治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2]。农业防治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而且措施一旦有效,则很容易被群众接受,更便于后期推广应用。
  坚持应用光、電、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控制病虫害。辖区内孟州市全义农场韭菜生产基地,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示范区核心面积266.67 hm2,辐射带动面积666.67 hm2,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韭菜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蜜源植物、释放有益生物等一系列生态、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抑制病虫害发生程度。形式多样的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农药用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掌握病虫动态,做好预测预报
  分析研究近年来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对病虫发生的趋势加以研判。及时掌握辖区内和周边地区病虫发生动态。参考掌握的病虫情、气候、栽培品种、天敌等因素,综合分析,对病虫发生的时期、发生程度和发生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从焦作地区多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来看,一般干旱年份虫害较重,多雨水年份病害较重。
  病虫害发生期预测要因地制宜,对当地主要病虫害进行预测,重点要掌握其始发期(16%~20%)、盛发期(45%~50%)和终止期(80%),在摸清病虫害发生现状后,及时召开专家会商会制定病虫草害防治方案,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指导防治;对迁飞性或扩散性病虫害要对其迁飞扩散方向和发生区域范围进行预测,预测病虫害分布区域和发生面积,把病虫害控制在蔓延之前。
  3 熟知农药特性,正确选配农药
  市场上供应的农药品种较多,各类农药都有自己的特性及防治对象,选择农药时,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根据药剂的性能特点和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进行选择。具体可按照以下方面进行农药选配:一是选择对路农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草害、参照农药使用说明,正确选择所需农药品种。二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复配、混用农药时,必须遵循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用后不起化学变化的原则,以免造成药害。田间混用的农药物理性状应保持不变。混用农药品种要求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三是坚持轮换用药。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药性,如果一个地区长期单独使用一种农药,将加速其抗药性的产生[3]。因此,为了延缓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必须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循环交替用药,提高农药使用寿命。
  4 做到精准施药,治早、治小、治好
  精准施药、提前 “治早治小”是搞好农药“减量增效”、做到事半功倍的关键性措施;精准施药不光能减少农药用量和使用次数,同时也能减少用工和人力成本,对快速干净彻底地消灭病虫害、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准施药、治早治小具体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
  4.1 把握好防治时机
  不同发育阶段的病虫草害对农药的抗药力不同。病害方面,病原菌休眠孢子抗药力强,孢子萌发时抗药力减弱,早治于病源扩散前;虫害方面,一般3龄前幼虫抗药力弱,施药效果较好;草害方面,杂草在萌芽和初生阶段对药剂较敏感,以后随着生长抗药力逐渐增强。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根据病、虫、草情及天敌数量来确定防治对策。如防治小麦赤霉病时,重点是把握好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的防治;对于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发生严重的地块要早治于蛹期(小麦孕穗期),发生不严重的地块早治于成虫期(小麦抽穗期至扬花前)。
  4.2 把握好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用药量应根据药剂性能、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药方法来确定。农药标签或说明书上推荐的用药量一般都是经过反复试验才确定的,为了避免对作物产生药害或影响防治效果,在使用时切勿随意增减用药量[4]。施药次数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时期的长短、药剂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药后的防治效果来确定。
  4.3 把握好正确的施药方法
  在生产中,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生环境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施药方法。土传病害、萌动的杂草种子、地下害虫,一般采取药剂土壤处理、开沟撒施的施药方法;作物生长期病虫害一般选用喷雾法;防治种子传染的病害一般采用拌种法或浸种法处理。由于病虫危害的特点不同,施药的重点部位也应不同。此外,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是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施药时,要突出重点,均匀、周到。为了确保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大风时不要喷[5]。   5 抓好統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统防统治即防治时间、防治用药和防治技术的统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5.1 提高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虫害
  通过统防统治,使防治适期、防治药剂、施药方法等防治技术应用到位率得到了质的提升,加之不留任何防治死角,防治效果也得到了保证。特别是对一些迁移性虫害、气传性病害等大面积突发性病虫害,统防统治具有不可替代的防治效果。
  5.2 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统防统治是针对某种或多种病虫草害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的规模性、规范性活动,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作业时间、科学配置农药和用量、大范围集中喷施的精准防治,可大大降低用药、用工成本,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农药使用量也随之大幅下降。
  5.3 保障安全生产,改善生态环境
  统防统治在整个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施药,把好农药使用的各个关卡,避免分散农户乱用药误用药、药剂配比浓度过高、漏防或重施药等情况的出现,消除了药害,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保证了农药的使用安全。统防统治需要高效新型的药械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又拥有新型植保机械(如植保防治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的服务队伍,不仅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做到短时期内集中快速精准施药,提高防效,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流失与浪费。
  6 参考文献
  [1] 韦建东.创新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发布方式,不断提高预报宣传效果[J].广西植保,2011,24(2):37.
  [2] 王睿.农药的科学选购与合理使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169-170.
  [3] 郭辉,韩长杰.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42-43.
  [4] 厉金芹.农药要减量 科学使用是关键[N].农民日报,2015-01-22(6).
  [5] 刘小英,顾士光,金宝根,等.浅谈当前农药减量增效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9(5):33-34.
  [6] 农药要减量,科学使用是关键[EB/OL].(2017-07-25)[2018-06-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3875663001099
其他文献
为了在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控制电力线路的危险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详细的叙述了在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中应控制的各种危险点以及化解危险点的方法。
农村电网在运行中,由于历史与经济的原因,存在过大的损耗,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为了减少农民负担,提高农村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农村电网线损实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在电力线路进行检修或施工时,为确保安全,首先要办理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然后由电力调度及相关变电所完成停电操作后,检修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现场。在电力线路从停电到工作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引下线,接地体是接地装置埋入地下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导体。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应使接地装置保持良好状态,即对接地网定期进行改造,文章叙述了接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警钟长鸣”。事故调查需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简称
通过研究Ydll接线组别的三相电力变压器纵差保护、特点,总结探索出两种纵差保护二次回路实用接线方式。
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防火、阻燃、防尘等特点,近10年来,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经成熟,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与国外相当,已形成批量生产
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检验是继电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最后一次检查,对于某些保护装置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带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为了保护其动作正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测
针对衡水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状态估算覆盖率低、变电所主要档位的采集、提高测点冗余度及CADA断面实时映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实践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