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切削加工中撞刀现象及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生产和教学的实际,总结分析了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的撞刀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初学者的安全操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并指出了避免撞刀的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撞刀;编程;现象;对策
  前言
  撞刀,是指刀具与工件或机床部件发生的碰撞,或者刀具在工件上非正常状态的切削和严重干涉现象。撞刀,会造成工件报废,刀具损坏,严重的会破坏机床精度,毁坏机床部件,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总结和梳理,对初学者在操作数控车床过程中发生的撞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简要介绍对策。
  一、数控车床对刀过程中的撞刀
  1、现象:手动进给移动刀具或切削进给速度太快, 在刀具接触工件时的撞刀,这种撞刀的原因大多是进给倍率修调开关倍率太大。
  对策:在应用手动进给车削时,进给倍率不要超过6%,如果车削的余量很小,一般不要超过10%,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车削端面或圆柱面时而引起的撞刀现象
  2、现象:在应用程序校验对刀精度时发生撞刀,这种撞刀的原因一般是在对刀时刀具号、补偿器号输入有误或者是因为X、Z轴值输入到了不同的偏移值里。
  对策:首先检查程序,如刀号,补偿号及输入的数字,X、Z轴后面的数值,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如程序没有问题,就可继续调程序检验,调程序前刀具必须退到安全位置,进给倍率开关调至10%以下,在程序运行中认真观察机床操作面板显示的X、Z的余量与刀具离开工件的实际余量是否相符,一旦发现面板显示的余量与实际余量不符.应立即停止进给,这样就可以防止调用程序校验时的撞刀。
  3、换刀注意事项
  换刀时发生碰撞也是初学者容易发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换刀点离工件或尾座太近,刀架在转位时发生碰撞。换刀点必须选在工件与尾座之间,且尽量靠近工件。一个程序要固定一个换刀点,让刀具统一在换刀点进行换刀。工件加工前必须在换刀点进行手动换刀,以检验位置的可靠性。有时编程设计的换刀点不一定合适,需要在工件和刀具全部装夹完成后,在工件与尾座之间选定一个点进行换刀测试,确认无误后,再用此点替换程序中设计的换刀点。尤其是有镗刀时,因刀杆较长,更应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测量后确定换刀点。如使用后顶尖,应注意轴向不可退得过多,并检查程序中轴向坐标是否超程。换刀点坐标最好取50或100的整数倍,防止输入错误,也便于检查与核对。理论上,换刀点坐标应大于工件在X、Z轴正方向的最大坐标。
  二、加工中心对刀中的撞刀
  现象: 加工中心对刀结束,在调用程序校对时引起的撞刀,该种撞刀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调用的程序编入错误,一般是错用了刀号,刀具补偿号,及X、Y、Z数值,二是对刀X、Y轴应在零点偏移中对刀,Z轴应在刀具补偿中对刀,也就是X、Y轴在零点偏移参数中计算、确认, Z轴在刀具补偿中计算、确认,如果这两者发生混淆,在调用程序时将会引起撞刀。
  对策:当调用程序时发现撞刀应立即停止进给检查该程序中的刀号,刀具补偿及零点偏移,如果上述正确,再检查程序的X、Y、Z值输入是否有误。当检查程序中没有问题,应立即检查对刀参数输入是否正确。检查参数时,首先检查该刀号的刀具补偿号,在零点偏移中首先检查X、Y轴值,Z轴应该为零,而在刀具补偿中Z轴及刀具半径应该输值,X、Y轴应该为零。
  三、数控车削加工中的撞刀
  1、现象:在换刀后引起的撞刀,程序编制指令、编制方法或编制数据不正确。直线插补指令G01的F值设定错误,导致刀具移动速度过快。这主要是因为程序前面按mm/r(如SIEMENS系统的G95)设定进给方式,但在后面的程序中却按mm/min方式(G94)设置进给量值,导致进给速度过快,而发生碰撞。或者设定为mm/min方式时,在输入F值时发生错误,比如多输个0,导致进给速度提升10倍而发生撞刀。
  对策:一定要搞清楚系统默认或已设定的进给方式,进给量要与设定方式对应。且对每种进给方式的进给速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选择一种适合自身习惯的方式。
  2、现象: 在应用LCYC95粗车外圆时引起的撞刀,原因是子程序中没有显示出所加工零件毛坯材料的最大直径,在粗车第一刀时就可能引起撞刀
  如工件毛坯直径为50mm,而编程的子程序
  …….
  N10 G0 X0 Z0 ;
  N20 Z-25;
  N30 G3 X26 Z-28 CR=3;
  N40 G01 Z-40;
  N50 M17;
  从以上的子程序中可以看出工件最后的加工直径为26毫米,那么应用粗车循环时系统默认从直径26mm以下开始车削,这样在粗车第一刀时,刀具切入的深度为24毫米,势必会产生撞刀。
  对策:在子程序中要编辑毛坯的最大直径,如上面子程序可改写为:
  ……
  N10 G01 X0 Z0;
  N20 Z-25 ;
  N30 G03 X26 Z-28 CR=3 ;
  N40 G01 Z-40 ;
  N50 X50;为车削进给到外圆直径50毫米
  N60 Z-41 ;表明从毛坯外圆直径50毫米开始车削
  N70 M17;
  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切削中的撞刀
  1、现象:在换刀后引起的撞刀,在换刀后撞刀大多数的原因是X 、Y、 Z走到零点.然后直接走斜线到X 、Y、 Z(负向)的某一点而引起的撞刀。
  对策:就是在换过刀以后,刀具必须提高到安全高度以上,平移到X、 Y轴的某一点才能进行(Z轴负方向)下刀。
  2、现象:在切削加工中撞刀 这种撞刀大多是在Z轴切削到一定深度,没有进行提刀或提刀高度不够就平移到某一点,引起的撞刀。
  对策:就是当刀具切削到某一深度,必须先提刀,让刀具移到安全高度以上,再X、 Y方向平动移刀,然后向Z轴负方向下刀,就可以避免刀具快速移动中撞刀。
  3、现象:在应用增量坐标编程时,首次下刀深度超过了最大极限使刀具撞击工件。
  对策:在应用增量坐标编程时,首次下刀一定要认真进行数值计算,仔细检查刀具的上一个坐标点到下一个坐标点的增量值,如果编程正确,就可避免增量坐标编程错误而引起的撞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的例子,只是数控车床撞刀原因的一部分,实际产生的原因可能会多种多样,认真分析这些撞刀现象,可以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对于指导老师,应当将这些原因讲清讲透。对于学生,务必并拓展思维,总结个人的操作经验,发现自身不良工作习惯,及时纠正。对于数控车床上发生的的撞刀事故, 以粗心大意和一时疏忽为借口是不负责任的,一定要培养一种严密的编程思路,谨慎的操作习惯,细致的工作作风,防患于未然。
  数控机床在对刀和切削加工中有多种原因引起撞刀,但在实际操作中,撞刀的原因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撞刀,轻者刀具撞断、工件报废,重者数控机床受到损坏,但只要我们在数控机床对刀时认真操作,调用程序自动加工前仔细检查程序,并在加工零件前进行试切,掌握好倍率修调开关,数控机床操作中的撞刀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王猛, 机床数控技术应用实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版社,1999
  【2】朱晓春,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廖效果,朱启逑,数控制机床[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林奕鸿,等.机床数控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张梦欣,等.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心楼板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而且其芯模也从原本的GBF高强膜壁空心管逐渐的转换成GZ高分子组合芯模。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空心楼板
摘要: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现代化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公认的节能、环保、舒适的暖通系统。这种采暖系统由于其舒适性能好、环保节能性能高、供暖房间舒适度好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得到了广大施工单位和企业的认可,并打破了使用了几十年的集中燃煤锅炉供暖系统和燃气燃油供暖系统成为目前工程项目中应用最多的采暖系统之一。本文就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的使用优势、采暖原理为基础进行了阐述,
摘要:组踊(琉球语:クミヲゥドゥイ)是冲绳(琉球)的一种舞剧,由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的向受祐(玉城亲方朝薰)创始,后逐渐融合踊念佛、能剧、狂言等艺术并发展。这一艺术象征着古代日本与中国之间结下的不解之缘,更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贡献。现在的琉球人民正通过舞踊与组踊向世界传播着和平友好的声音。  关键词:组踊 琉球 艺能 交流  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与琉球新报社、冲绳
摘要:文章从法学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国内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以及在案件诉讼中的相关责任认定和损害赔偿事宜,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学校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伤害事故 责任认定 损害赔偿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肯定。但是学校体育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据定了其发生事故的不确定性和频繁性,而现实生活中发生事故时,学生的监护人往往会把全部责任都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