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换砂在坝闸拆除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政府对水利工程重视程度的加深,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措施也随之完善。砂垫作为水利工程地基建设中的重要处理措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工程水利地基的建设当中,利用砂垫能够使工程的基础更加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承受能力。砂垫可以将重力均匀的分布于地基之上,使得地基可以均匀受力,不会出现局部变形的现象。本文就基础换砂在坝闸拆除重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换砂;坝闸拆除;坝闸重建;应用
  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砂垫。我国的垫砂层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沿海区域,软土层面积大,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当地自然因素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使得水利水利工程的质量严重下降。而水利工程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建设,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砂垫问题已成为现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1 工程概述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洪。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以50年为标准,进行防洪设计;排洪设计要以5年为标准。考虑到这两项标准,我国的坝体设计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在闸室的设计上,要采用6*6的设计类型,在实际应用中距离的设计应为3米*14。之所以要设计成这样的规格,是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水利的发展需求。
  现在的工程水利在实际的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上下游连接的问题,要保证上下游能够产生良好的沟通和连接。因此,在主闸门的设计上,大多数水利工程都会选用平面和相配套的设施,这些设施被广泛的运用于闸门的设计上,以提高闸门的质量。在进行闸门高度设计时,要保证闸门的顶部高度有30米,而底部的高程也需要保持在28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闸室的应用需要进过严格的检验,对于底板的设计过程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和监控,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部分的水利工程会出现裂缝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就在于地基的承重力不足。而地基之所以会出现承受力不足的现象是由于土质中软土层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注意对软土层进行合理的改造,对地基的设计要严格要求,确保地基的稳定。
  2 基础换砂施工的优点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方案的选择时,要根据闸门和坝体的整体情况进行严格的分析,选择适合的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桩基进行研究,以科学的规范为依据,来加强桩基的建设。有些工程在进行填充时,为保障工程的质量,会采用浆砌块石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造价相对较高,而且是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会延长工期,可谓费时费力费料。因此,换砂技术的运用更加的符合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其在技术上要求不高,而且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这就减少了造价的成本,另外,其和传统的浆砌块石的技术相比,还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施工工艺简单。其在施工方面不需要借助大型机器的辅助,施工的过程相对简单。而且简单化的施工工艺也是水利工程实施成功的重要原因。
  2.2 施工材料应用较为单一。换砂的原材料来源渠道多,原材料资源丰富,并且在控制上和应用上都很便利,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2.3 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如今,水利工程基层一般都采用换砂法进行施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施工的工期,减少资金的投入。一般换砂法的施工工期为半个月左右,而传统的浆砌块石法则要一个月以上,在相同的施工条件和管理方式下,换砂法能够大大的减少工期,从而缩减施工的投入成本。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施工速度还是施工便利上,换砂法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可盲目的缩减工期,要保证工期的合理性,只有对工期进行科学的把控,才能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的以突显,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这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
  2.4 材料价格低,设备台班费少,节省投资。在工程施工换砂法施工造价要比一般的浆砌石法和钻孔灌注桩法分别节约50%和60%的成本投入,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3 施工方法的选定
  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對换砂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选用挤实加密法和水撼加密法两种。通过相关的实验总结得出,从物理学的指标上分析,压缩系数较差的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单位沉降量的影响出现浸水固结难度大的困惑,因此就需要采用挤实加密法进行处理。
  4 基础换砂处理的设计分析
  4.1 应用原理
  4.1.1 地基稳定性。砂垫层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加深对建筑物基础的砌置设置深度较为合理,而且针对建筑物中的荷载量要求进行分析,避免在工程中出现砂垫层处理不均匀的缺陷,防止受到其他剪应力破坏而出现严重的影响。
  4.1.2 减少基础沉降量。砂垫层振实后其沉降量较小,持力层承载力比原淤泥质地基提高,沉降量亦较小。
  4.2 换砂范围
  在施工中,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对涵闸的各个主要部位进行基础换砂处理,并且为了能够提高涵闸闸室和上下游翼墙以及灌溉弧底板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垫砂层处理不足的缺陷。
  4.3 质量标准及防渗处理
  设计换砂基础相对密度不小于0.75。分别为砂料的实际孔隙比、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换砂法的应用密度相对严谨,并且能够有效的增强基层透水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行防渗处理。
  5 基础换砂处理的施工
  5.1 施工准备
  5.1.1 材料:根据设计工程量,备足级配较好,含泥量小于5%,并且强度达到质量要求的中砂,备好水源(一般取自降水井)。
  5.1.2 施工前将基坑内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每节洞身及翼墙等分别埋设内径为30c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周用土工布包裹,管间开挖20cm×30cm沟槽,用黄砂填实,以利于与集水井相通。
  5.2 施工过程
  5.2.1 首先铺一层厚l0cm砂,用木夯人工夯实,再用平板振动器振动一遍,不得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以免扰动砂下地基原状土。
  5.2.2 在底层振实后,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在防渗墙上设置一道明显的轴线,并且要控制轴线设置能够超过浸水设置的5cm,注水之后浸泡的时间不能够低于20分钟,以免出现浸泡试验不明显的缺陷和问题。使得砂石没能够达到需要设置和控制的要求。在浸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从而实现混凝土质量的良好,提高坝闸的抗渗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水利施工技术中,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换砂技术,对坝体和闸门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来说具有总要的意义,而在基础换砂施工过程中,水撼密实法也是一种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的优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樊君.人工挖大孔桩基础在高层建筑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6(2).
  [2]陈金鹏,谭海荣.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应用浅析[J].山西科技,2009(4).
  作者简介:张自云,身份证号:452729198504110231。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水稻品种垦稻24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3种小黑龙缓控生态肥(XHLHKSTFA、XHLHKSTFB、XHLHKSTFC)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以探明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提出节本效果。结果表明:XHLHKSTFC处理比对照增产9.7%,产量为10152.3kg/hm2,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695.5元/hm2,节约成本275.25元/hm2,其次是XHLHKSTFB的处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大,因此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对建筑质量的提升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它有利于建筑地基的稳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在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水库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型水库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小型水库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基础设备差,使得我国小型水库在建设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型水库病害逐渐严重,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本文就小型水库病害与垮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仅供交流。  关键词:小型水库;病害;垮坝;措施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出现的背景,其次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在智能建筑的优势,最后重点的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智能建筑配电系统、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和智能建筑通信系统。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  1 智能建筑出现的背景  随着我们国家近些年来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再是有即可,而是开始追求建筑环境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多为高层建筑,这类建筑工程与低层建筑相比,具有建筑自重更大、承载能力更强、结构更复杂的特点。其中框架结构就是高层建筑最常使用的一种建筑结构。但是在高层框架结构中,存在很多的节点部位,这些节点部位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现本文就重点对高层框架结构节点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  一般来
期刊
摘 要:对于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而言,主坝是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水库的运行效率好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更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但是,就当前我国水库主坝应用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渗水问题,这不仅对坝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还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笔者通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水库主坝渗漏原因进行了研究讨论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技术、设备不断涌现,为工程施工效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节点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施工技术改进势在必行。本文从建筑工程中细部节点施工作用入手,结合实例阐述了有关改进施工要点,仅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住宅工程;高层建筑;节点;细节;隔墙;钢筋  在工程施工建设领域,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都需要高度重视细节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确保工程施工
期刊
摘 要:河流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河流泥沙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河流动力学在河流泥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还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扩大河流动力学的应用范围。在河流泥沙研究中,需要分析泥沙运动情况、河床演变情况,还要对比河床的变形程度,利用河流动力学理念,可以解决传统理念无法解释的现象,可以针对河流的运动情况,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对河流泥沙进行定性分析。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喷泉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园林景观,其属于园林水景观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园林会将喷泉与园林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在具体的施工中,若不做好园林建筑喷泉的设计施工工作,就很难充分发挥喷泉的景观作用,甚至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为此,必须要加强园林建筑中喷泉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提高喷泉施工水平。现本文就针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园林;建筑;喷泉;施工技术  对于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和科技都在高效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将模板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采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质量的控制工作加强重视。在减少房屋施工病害问题的基础上,促进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房屋施工的模板技术应用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