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点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历来是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究其实质,关键在于学生对与古诗词的理解程度不够,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将古诗词中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以及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面我就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进行谈谈。
  【关键词】 想象;联想;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体裁,在诗歌萌芽的原始时代,它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并不独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诗歌先于舞蹈分了家,又与音乐分离了,逐渐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但是与其它的文学体裁相比,它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话,简练地说明了诗歌是人们感情强烈冲动的产物,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可说,诗歌是运用精炼而富有节奏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高度集中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那么,要去解读诗歌,就要知道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又因为古诗词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故诗人或词人在塑造形象,抒发感情时必须选择最典型的场景截取最富于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用最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那么,我们在解读诗歌时须抓住这个特点。如李商隐的爱情诗,时因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诗歌意境概括了人类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痛催肝肠的离别,生死不渝的忠贞这样的共同的情感体验。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文学形象的创立离不开诗人澎湃的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诗歌想象必不可少的。别林斯基说过:“谁懂得诗歌,谁就已赋有诗情的灵魂;可是,要是自己成为一个诗人,这还嫌不够;为达到这一点起见,必须天生赋有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它才构成诗人之所以有别于非诗人的特长。”所以,在解读诗歌时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则由暮色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人间的街市,幻想出一个天上的街市,天上人间在想象中联成一体,由牛郎织女的悲剧故事,想象成天上街市的幸福一对,由流星联想到牛郎织女手提的灯笼,从而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理想追求。
  对于诗歌的解读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之上,还重在感悟,即情感体验,结合诗歌的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对诗歌进行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的名句: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淌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的幽清明净啊!这仅仅是大自然之美吗?不,这与他追求的高洁的理想境界完全一致。这是景,更是情,诗人在诗中已经把情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可以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体验。让我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尽量的贴近,在景物的描写中去感悟去体验。
  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把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感悟,把绘画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诗中人物的角色等。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不断的实验和总结中寻找适当的方法。那就一定能开创出古诗词教学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在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最新公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中显示,2013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为125万人。其中,在所有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群中,半数是行人(22%)、骑自行车者(4%)和骑摩托车者(23%),且这一数据基本趋于稳定。在这之中,头部是骑行人在交通事故中致死损伤概率最高的部位。因此,对上述人群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刻不容缓。论文首先回顾了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人体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并不必然导致课堂的有效,真正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必须是体现语文性的,必须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思维,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构建出来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之一。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语文;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86-0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
【摘 要】新课程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充满活力的灵魂。无论是改变课堂教学思路,或者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始终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始终牢记我们在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84-02  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敏感的自尊和崇高的理想
【中图分类号】G62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注释、擦除、拉幕、探照灯、拍照、视音频录制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等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教学交互活动,创设更真实的教学环境,生成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保存记录功能,可保存白板上的演示和书写的内容。交互式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为师生间更广泛范围内的互动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