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veyh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和其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合理的应对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2月—2021年2月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供应对措施,保证合理用药.结果: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于>60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大多为0.5~24 h;以局部用药、皮肤、消化系统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血塞通为主要中药注射剂;以化瘀活血类、清热类、安神类为主要中药注射剂种类.结论:老年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易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0.5~24 h,发生部位以局部用药为主,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为主要剂型,应该加强针对性管理,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SD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中一东北国际医院总院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吸峰值流速(PEFR)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STEMI患者NT-proBNP浓度、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急性前壁STEMI患者按入院奇偶数字排序法分为对照组98例与观察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比较两组NT-proBNP浓度、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NT-pro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CI指标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实施方法及成效.方法:对实施规定前后的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皮试相关数据、抗菌药物用量、金额数据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规定后,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皮试人次、皮试费用均明显降低;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的皮试阳性例数明显减少,阳性率较实施规定前显著下降;其用量在某院所用抗菌药物总量的占比明显上升;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发生例数与实施规定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某院指导原则实施方法稳妥、科学、合理,既
目的:探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身高、体质量、骨代谢指标、血清指标.结果:两组身高、体质量、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尿钙/尿肌酐、IGF-1、IGFBP-3、LEP、BGP、CBC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恢复情况、FeNO水平以及气道炎症反应[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
目的:调查老年科常用止痛药物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老年科常用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019年及2020年,使用量排名前3的依次为吲哚美辛肠溶片、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2019年,止痛药物年销售金额排名前3的依次为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2020年止痛药物年销售金额排名前3的依次为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2019年及2020年,DDDs排序第一的均为吲哚美辛肠溶片.2019年及2020年,盐酸羟考酮缓释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2020年监测与上报的ADR报告591例有效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ADR类型、报告人职业及科室分布、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严重ADR的主要药品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1例ADR中“一般”的居多,有349例;ADR上报以临床药师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ADR发生最多的人群为60岁以上的人群;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药品种类中抗肿瘤类药引
目的:研究合理用药驾照式管理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未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处方分析以及不合理用药干预时的病例600份设为常规组,再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我院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处方分析以及合理用药驾照式管理后的病例600份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各项不合理使用情况低于常规组(P0.05).结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目标浅镇静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南华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99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9)和观察组(n=50).常规组予以常规镇静方案,观察组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目标浅镇静方案,比较两组目标镇静达成率、麻醉指标、认知功能状态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目标镇静达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浅镇静时间、唤醒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