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项目施工;管理
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概述
1.1生产实际意义重大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建设实际生产意义重大,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关乎农业生产的成败。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1.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混乱
受投资、规模等限制,农村水利工程修建标准较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由于工程的修建标准较低,在灌溉管理上往往没有专门的调度规程和灌溉时的专门管理机构,导致农田水利的效率和作用都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发挥农田水利的本质作用,不能达到防洪抗旱的目的。
1.3缺少相关机构的监管
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对在建工程质量员有监督责任,但往往因为工程规模小、地处偏远、数量多等客观因素,没有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逐一的科学化管理,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农田水利在灌溉上缺少必要的管理机构进行调度和协调管理,导致部分水资源的浪费,加上分配不合理产生的纠纷,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困难重重。
2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投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与投标文件中的人员要求不符,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无序施工,质量、安全事故频发。
2.2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
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项目参建人员质量意识不強,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质量管理人员抓落实的力度不够。
2.3施工进度计划不科学严密
项目施工管理者不能依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及时地调整已报批的施工进度计划,赶工措施跟进不及时,导致合同项目不能按期完工。
2.4安全保证体系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形同虚设,安全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施工各项安全措施无法落地生根。
2.5项目管理者无原则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施工过程中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简化施工程序等现象频发,无形中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导致合同项目质量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2.6管理者认识不足
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沟通与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及时与业主、设计、监理、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与群众和兄弟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致使许多施工干扰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从而导致工序之间不能无缝衔接,窝工现象频发,影响施工进度。
2.7项目管理者合同意识不强
不能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维护自身利益,影响项目整体效益。
3对策
3.1强化项目组织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项目组织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等,其中人的因素在项目实施中起决定性作用。项目参建人员的整体素质,质量、安全意识的高低,团结协作精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到位情况、完好状况、日常维护工作及合理调配等;项目所用材料质量、采购计划的落实情况等都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并决定着项目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项目管理者必须认真抓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充分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切实落实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力求做到人尽所能、物尽其用,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高水平的施工管理换取高质量的施工项目。
3.2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管理者的成果是工程项目,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项目管理者的水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只有建立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项目管理者只有以项目合同质量目标为目标,以项目工序质量为基础,以工序活动质量为突破口,抓好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和质量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序结果质量的达标。只有工序质量全部达标,才能确保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达标。
3.3强化进度跟踪优化管理,确保进度控制措施落地生根
项目进度管理是以项目质量管理为前提,项目管理者只能在项目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谈进度管理。合理配置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优化工序衔接,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有效调整,改进施工技术,增加赶工措施等都是一个优秀的项目施工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进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以项目合同工期为目标,依据合同对工期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进度细化到月、旬、日,分解到施工班组、人头,层层抓好落实。必须认真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切忌为了赶进度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3.4完善项目安全保证体系,保证安全措施费用投入
项目安全管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和员工人身安全,它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项目安全包含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材料安全、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除了施工企业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制度、措施,项目管理者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全面推行持证上岗,狠抓制度建设和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措施经费,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放在质量管理同等的地位来抓。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以制度管人、管事,安全警钟长鸣,项目管理者心中有安全,安全风险就一定会降到最低。
3.5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安全的关系,力求企业最佳效益
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效益最大化,它和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既矛盾又统一。只要项目管理者做到了统筹兼顾,项目达到了安全零事故,项目进度、质量目标如约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能够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是质量达标、项目安全、按期完工,所以,项目管理者可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措施来实现更大的效益,切忌通过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等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3.6加强项目合同管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合同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灵魂,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管理都必须以合同为依据。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全面熟悉合同、了解合同,认真研究合同,履行合同,并充分利用合同赋予我们的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施工过程的管理十分重要。找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结合具体实际,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施工管理理念,落实施工管理措施,不断的完善制度保障,才能够使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迅速提升,以更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来实现农田灌溉,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J].杨卫卫.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1)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马权清.现代农业科技.2020(01)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陈文正.南方农业.2020(29)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万雪娟.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
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关键词:农田水利;项目施工;管理
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概述
1.1生产实际意义重大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建设实际生产意义重大,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关乎农业生产的成败。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1.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混乱
受投资、规模等限制,农村水利工程修建标准较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由于工程的修建标准较低,在灌溉管理上往往没有专门的调度规程和灌溉时的专门管理机构,导致农田水利的效率和作用都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发挥农田水利的本质作用,不能达到防洪抗旱的目的。
1.3缺少相关机构的监管
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对在建工程质量员有监督责任,但往往因为工程规模小、地处偏远、数量多等客观因素,没有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逐一的科学化管理,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农田水利在灌溉上缺少必要的管理机构进行调度和协调管理,导致部分水资源的浪费,加上分配不合理产生的纠纷,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困难重重。
2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投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与投标文件中的人员要求不符,甚至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无序施工,质量、安全事故频发。
2.2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
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项目参建人员质量意识不強,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质量管理人员抓落实的力度不够。
2.3施工进度计划不科学严密
项目施工管理者不能依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及时地调整已报批的施工进度计划,赶工措施跟进不及时,导致合同项目不能按期完工。
2.4安全保证体系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形同虚设,安全投入不足,导致项目施工各项安全措施无法落地生根。
2.5项目管理者无原则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施工过程中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简化施工程序等现象频发,无形中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导致合同项目质量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2.6管理者认识不足
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沟通与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及时与业主、设计、监理、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与群众和兄弟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致使许多施工干扰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从而导致工序之间不能无缝衔接,窝工现象频发,影响施工进度。
2.7项目管理者合同意识不强
不能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维护自身利益,影响项目整体效益。
3对策
3.1强化项目组织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项目组织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等,其中人的因素在项目实施中起决定性作用。项目参建人员的整体素质,质量、安全意识的高低,团结协作精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到位情况、完好状况、日常维护工作及合理调配等;项目所用材料质量、采购计划的落实情况等都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并决定着项目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项目管理者必须认真抓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充分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切实落实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力求做到人尽所能、物尽其用,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高水平的施工管理换取高质量的施工项目。
3.2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抓好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管理者的成果是工程项目,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项目管理者的水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只有建立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项目管理者只有以项目合同质量目标为目标,以项目工序质量为基础,以工序活动质量为突破口,抓好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和质量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序结果质量的达标。只有工序质量全部达标,才能确保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达标。
3.3强化进度跟踪优化管理,确保进度控制措施落地生根
项目进度管理是以项目质量管理为前提,项目管理者只能在项目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谈进度管理。合理配置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优化工序衔接,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有效调整,改进施工技术,增加赶工措施等都是一个优秀的项目施工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进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以项目合同工期为目标,依据合同对工期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将工程进度细化到月、旬、日,分解到施工班组、人头,层层抓好落实。必须认真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切忌为了赶进度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3.4完善项目安全保证体系,保证安全措施费用投入
项目安全管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和员工人身安全,它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项目安全包含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材料安全、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除了施工企业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制度、措施,项目管理者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全面推行持证上岗,狠抓制度建设和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措施经费,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放在质量管理同等的地位来抓。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以制度管人、管事,安全警钟长鸣,项目管理者心中有安全,安全风险就一定会降到最低。
3.5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安全的关系,力求企业最佳效益
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效益最大化,它和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既矛盾又统一。只要项目管理者做到了统筹兼顾,项目达到了安全零事故,项目进度、质量目标如约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能够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是质量达标、项目安全、按期完工,所以,项目管理者可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措施来实现更大的效益,切忌通过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等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3.6加强项目合同管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合同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灵魂,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管理都必须以合同为依据。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全面熟悉合同、了解合同,认真研究合同,履行合同,并充分利用合同赋予我们的权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施工过程的管理十分重要。找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结合具体实际,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施工管理理念,落实施工管理措施,不断的完善制度保障,才能够使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迅速提升,以更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来实现农田灌溉,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J].杨卫卫.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1)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马权清.现代农业科技.2020(01)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陈文正.南方农业.2020(29)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万雪娟.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24)
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