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探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本文从优化调整英语教材内容、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实施课外拓展教学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设想。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着文化,同时又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今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侧重英美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入中国文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本民族文化,从而达到两种文化的互补融合,这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一)英美文化的输入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英语文化的输入。现行主流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多是讲英美文化,而且每篇文章的背后,都包含大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语句甚至是整篇文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the mystery of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带珍珠耳环的女孩之谜》)这一课,就以荷兰画家Vermeer的一幅画作为主题,讲述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后来美国作家Tracy Chevalier以这幅画作为蓝本创作出一部畅销书,并由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同时,课文还将这幅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做了类比,文中还涉及新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一篇文章中包含从古至今多个国家的文化知识,并涉及多种艺术领域。如果学生不熟悉背后的文化知识,即使能理解所有的语句和词汇,也很难读懂课文。
  正是由于大学英语教材的这种导向,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侧重向学生介绍与英语相关的西方文化。因此,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熟悉西方的文化习俗,甚至西方的节日都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受中国大学生的欢迎。
  (二)中国文化的失语
  在大学生日渐熟悉西方文化的同时,一种被学者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在对外交流时,却不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介绍中国的国情和当代文化。这表明中国学生对本族文化的了解匮乏,对本土文化的英语释义了解缺失。例如,学生能用英语流利地阐述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等西方传统节日,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词语如馒头,节气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如“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经济特区”等,却无法用英语准确流利地表达。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段落翻译题,但大学英语教材并未对此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英语就是学习西方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没有关系,对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方面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担负的重要任务。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平等的中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这必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具有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和宽容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才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顺利沟通。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导入可能使学生产生交流障碍,不利于学生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从而无法达到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
  第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本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只有充分地掌握中国文化,才能准确理解西方的文化,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从而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知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鉴赏力,使其避免盲目接受甚至崇拜西方文化,正确认知西方文化,在吸取外国文化精髓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的浩瀚精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国在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孔子课堂,这些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设立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而在国际交流中,大学生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使者,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使命。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并将当前世界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英语作为媒介来快速有效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学担负的重要任务。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对策
  (一)优化调整英语教材内容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增加一些中国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文章。同时,在配套练习题的设置中也应适当加入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题目,提升学生的本族文化的意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增强教师弘扬本土文化的意识
  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本族文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在讲解英美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导入中国文化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1 College Just Isn’t Special Any More对比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和现在大学生的差异。教师就可以以此开展主题性教学,围绕“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这一主题,将中国60年代的大学生以及当时中国的流行文化与之对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灿烂。要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教师自身应加强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多元文化中的本质,以便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优化实施课外拓展教学
  随着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教师除了立足课堂教学外,还应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获取知识。在高校英语课时量逐渐减少,英语教材缺乏中国文化信息的大环境下,合理运用网络平台不失为弘扬中国文化一条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自发地学习积累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关注国外刊物上有关中国的新闻,鼓励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分析讨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中国文化知识和对应的英语词汇,又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四、结语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该本着适度、交际和平衡的原则导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又能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
其他文献
高校排球选修课是开展排球知识技能教学、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提升排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创新选修课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大学生排球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排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使用情感激励法,能有效激发学生排球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对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基础英语》翻转课堂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即个性化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策略和个性化学习指导,指出翻转课堂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实
期刊
一、引言电子线路(包括部件与系统)的质量与性能的检测问题,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新兴的一门测试技术。随着现代科学的飞跃发展,电子设备日趋复杂,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技
坚持正确导向讲究引导艺术江苏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振洲如何做到坚持正确导向与讲究引导艺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两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这是地市报总编辑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阶段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显性与隐性影响,提出了一些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效对策。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体制得到改革,思想观念出现转化,再加上受到复杂化、多元化的软环境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西方价值观念与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冲突。大学生怎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健康成才,不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问
期刊
<正>当代艺术通常被等同于前卫艺术或先锋艺术。就艺术本身来说,前卫或者先锋的姿态,体现在不断挑战艺术自身的边界。挑战的结果,就是导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于
我们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以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在校党委、革委会的领导下,试制了“JY—1型探鱼仪简易试器”,作为解决渔港探鱼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