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居民数量在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对水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长。而原有的城市结构体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擴张,因此就导致在暴雨来临时,出现排水不畅、城市内涝等问题,而海绵城市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不仅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城市环境,同时在洪涝灾害等方面也具备良好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的管理理念。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措施。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引言
  海绵城市效应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对城市有关设施开展综合改造,如同海绵一般,吸附大量的雨水资源,进而改善城市用水难的现状,同时,减少城市内涝,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和应对能力。加强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创新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借鉴意义。海绵城市效应能够通过人工干预与疏导,优化自然资源利用,为市政给排水减轻压力而节省的水资源,可在绿化、灌溉、卫生等诸多领域显现应用价值,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维护城市健康有序运转。
  1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内涵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以及日常管理过程当中,借助于建筑物本体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全流程雨水的充分利用,改善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合理调控排水系统的洪峰流量,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该理念的出现也为今后市政给排水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但是在实现这一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规划设计理念,要根据不同城市所处的特点以及环境灵活地设计,才能减少内涝灾害,保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以及财产安全。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海绵城市是一种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思想,可以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提供有力支持,也能够助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如今的城市建设与实际的工程规划当中,可以把海绵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融入海绵吸水功效,积极吸纳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强化疏通效果,防止内涝内旱等极端问题的出现。当然海绵城市还能够促进淡水资源循环利用,为如今的生态恢复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海绵城市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相结合,是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的系统设计当中,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把握内在规律[1]。
  3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应用与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化
  3.1在路基排水设施中引用海绵城市理念
  在对城市路基建设之前,有必要对当前城市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有效保证设计方案符合需求。同时也需要针对不同路段道路路基结构透水性问题,在掌握翔实数据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假如路基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晾晒或者碾压操作无法有效开展,那么就只能对路基进行换填,以此提高其透水性。此外,还需要考虑在部分城市软土层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影响因素做额外的技术处理,通常而言可以使用真空以及堆载预压施工技术。至于含水量不高的路基工程,就需要及时做好两侧纵向以及横向方面的排水系统,实现水分收集,为路基形态的保持提供助力。对于立交口位置上的排水设计,通常而言需要借助雨水泵站,目的是在于汛期到来之后,可以及时做好积水的排放工作。
  3.2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会给市政给排水设计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所以应该将人行道的合理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功能,彻底变革以往落后的人行道设计思想,用海绵城市理念推动设计创新。设计者应该对城市地形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恰当选取科学材料,设计人行道给排水系统,着重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例如,新型排水系统设计需要随地形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做好科学化的密度分布。西高东低的城市需要确保设计的给排水系统顺应这样的地形趋势,呈现样态分布特征。东高西低的城市,当然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和地形趋势保持一致。
  3.3市政道路路面以及道路结构排水设计优化
  由于城市规模和建设的实际需求,在大多数城市当中道路红线宽度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雨水径流系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仍然是保持在0.90,其结果就导致在汛期到来之后路面排水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在设计之初就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提高雨水口设计的合理性,在暴雨到来之际能够有效及时将积水排出,避免出现内涝。除了路面设计之外,还需要对现有的道路结构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于防止因为车辆反复碾压导致裂缝的出现,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有效保证来往车辆行驶的安全。在道路结构层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注重排水坡度的合理性,提高雨水在路面上的流通速度,加快排水效率,在平时也需要对沥青层做好养护工作,避免表层水分沿着裂缝逐渐渗透,影响其安全性[2]。
  3.4附属设施设计
  附属设施是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极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但附属设施的实际设计效果会为系统的应用功能发挥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优化整体的系统设计,应该针对周围情况做好调研,明确设计指标要求,并在标准指导之下,把控好附属设施的设计质量,改进施工方法,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绿地衔接部分的合理设计,更新思想观念,运用多元化策略,确保排水功能的发挥效果,例如,运用雨水分流、下沉式绿地等设计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工作中,首先需要立足于实际,针对当前城市的特点,然后再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升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成民.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9(34):131.
  [2]薛健.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73-7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转入NICU的11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观察组在出生后6 h内给予温生理盐水洗肠通便、生理盐水洗胃、胃肠减压,建立母乳胃肠内营养及抚触疗法.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实施常规护理,对出生后48 h内不能哺乳、腹胀、未排胎便者给予针对性对症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腹胀情况、喂养耐受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及高胆红素
碘伏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部分病毒.我科在工作中发现它除了杀菌作用以外,它的颜色也可以利用起来。
期刊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应付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以社会支持评分(SSRS)分组,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比较两组应付问卷(WOC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8.28±4.92),(23
摘要:提高焊接技术的应用水平,可以使化工设备的制造工艺得到全面优化,本文首先对化工设备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化工设备制造和使用的具体需要,制定了提高焊接技术应用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化工设备;焊接工艺;质量控制策略  提高焊接质量控制水平可以为化工设备的改良优化提供有利支持。因此,结合化工设备制造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化工设备使用需求的焊接质量控制方案,是很多化工
为了加强患儿输液的安全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我院儿科门诊自2009年5月起,设计使用了患儿输液"温馨提示贴",将患儿的每日输液瓶数明确标示,同时提醒不要离开输液观察区,收到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无缝隙服务模式在乳腺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60例乳腺科住院病人,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在了解病人住院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无缝隙护理管理运行模式,接受无缝隙护理服务.出院后,对两组住院病人满意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出院时,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4.86±0.52)分,对照组为(4.43±0.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无创地评估心肌血流灌注和心脏功能,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及血管重建术后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腺苷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比其他负荷显像具有更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1].现将襄樊市中心医院该检查的护理配合予以介绍,旨在进一步完善其在临床上的规范应用。
摘要: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比较复杂,并且涉及到的专业和领域较多,因此为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必须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简述了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要点及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保障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特点;施工要点;施工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而且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项
患者女,36岁,口腔溃疡黏膜糜烂伴面部、躯干、四肢红斑2月余,加重1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17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2/74 mm Hg(1 mm Hg=0.133 kPa)。
目的 探讨间歇性梯度充气(IPC)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连续收集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6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IPC预防DVT,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DVT发生率11.1%,对照组DVT发生率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6,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