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语用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恰当使用语言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我国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本文借鉴过渡语语用学的五个理论模式,结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实际,探讨了语用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过渡语语用学 大学英语 大班教学 语用能力
  
  一、前言
  过渡语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的概念是Gabriele Kasper于1981年在其著作Pragmatische Aspekte in der Interimsprache(Pragmatic Aspects in Interlanguage)中提出来的。它着重探讨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下如何实施第二语言的言语行为和如何理解这些行为。综观近30年来国内外对过渡语语用学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层面:如何理解过渡语语言中的话语、过渡语语言中的语言行为、过渡语语言中的语言迁移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效果。在这四个层面中,学习者语用能力成为研究的焦点。
  当前,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基本已形成共识。但是近年来高校的普遍扩招,以及部分高校选教制的实施,且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未能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国内学者测试、研究证明: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随着语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越来越被重视,从过渡语语用学视角探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英语大班学生语用能力滞后原因分析
  关于语用能力,国内外不同的研究人员曾给予不同的描述(Thomas,1983;Leech,1983;Bachman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输出过程。语言学习的输出,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教和学。借助英文电影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营造出英语输出学习的氛围,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各种基本实践能力。  关键词: 英文电影 学习平台 英语实践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过程是输入(读、听) —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整体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英语教学,
2019底出现的新冠肺炎造成学校暂缓开学,为了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本人在疫情期间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实践,结合优质线上资源,利用超星泛雅平台进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发展的契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重点思考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
幼儿教学活动中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师互动则更有助于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本文围绕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
体育院校大英改革为了顺应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的趋势,逐步建立起体育通识英语与大学英语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体育赛事实践,师资培训等多种途径,探索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