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网捕环志监测山东长岛猛禽种群动态

来源 :野生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2019年的9—10月在长岛大黑山岛进行猛禽网捕环志,共环志猛禽43363只,隶属3目5科39种,占山东猛禽物种数量的84.78%,占全国猛禽物种数量的41.00%.经年的环志种类相对稳定,但环志总量呈下降趋势;优势种为红角鸮(Otus scop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 gularis)、雀鹰(Accipiter nisus)、长耳鸮(Asio otus)和苍鹰(Accipiter gentilis),其中红角鸮和日本松雀鹰的环志总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9%和29.8%.在过去的20年间,除红角鸮每年的环志数量呈波动外,其余4种优势种的数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连续监测表明,日本松雀鹰秋季迁徙高峰期每10年推迟2—8d.虽然《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定为无危的日本松雀鹰和雀鹰环志量仍相对较高,但经年的下降幅度远大于苍鹰等近危种.以上结果或许与栖息地破坏、食物短缺、非法猎捕以及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应引起持续重视并加强监测.
其他文献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对兽类(Mammalia)和鸟类(Aves)资源进行调查,累计31650个相机工作日,拍摄独立有效照片14948份,共鉴定兽类和鸟类11目22科36种,其中兽类9种,隶属5目7科;鸟类27种,隶属6目15科.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梅花鹿(Cervus nippon);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赤狐(Vulpes vulpes)、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凤头蜂鹰(Pe
沿海拔梯度选取不同植被群落的12个样地,通过陷阱及铗日法对秦岭南麓中、东段不同群落中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进行调查,累计2968个工作日,捕获小型兽类2目6科21种,266只,平均捕获率7.11%.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示,物种多样性在栎林落叶阔叶林最高,农耕带最低.秦岭中段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中海拔分布格局,而东段的分布格局不甚明显.此外,两区域常见种存在差异,中段主要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而东段为大林姬鼠(A
为掌握白鹇海南亚种(Lophura nycthemera whiteheadi)的生态习性,探讨有效保护策略,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内布设50台红外相机进行连续监测,共收集白鹇独立有效照片1472张,视频491个,对其行为时间分配,活动节律(日、月、季节)与海拔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白鹇的日活动时间从06:00开始到20:00结束,其中出现3个活动高峰,即07:00—09:00、13:00和16:00;雄性与雌性的日活动频率无显著差异(t=2.020,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