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认识构建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从江苏徐州一起出租车纠纷案件谈起

来源 :法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转折时期的法院,有时不得不面临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的两难选择,牺牲司法公正只能维持表面的暂时和谐与稳定,严格执法可引导社会尊崇法制,定纷止争.2004年发生在江苏徐州的一起出租车纠纷案件,法院因担心激化矛盾,向违约方一再退让,甚至不执行终审判决.结果,不但群体事件没有平息,违约行为迅速蔓延,而且导致胜诉方出租车公司管理失控、濒临破产,行业秩序陷于混乱.究竟如何达致社会和谐,维护法制的重要性何在,该案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深思.
其他文献
毛泽东对于民主监督思想有过许多论述。这些论述,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共产党及其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必要性,进行民主监督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创建民主监督的政治氛围等问题。这
耿车人从“四轮齐转,双轮并进”的社会经济模式发展到一个“轮子”转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目前却面临两大问题,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问题,这既是耿车人的问题,
以“两个务必”为主题、以“艰苦奋斗”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锻造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
和平与暴力是社会运动中常见的斗争方式,二者的并存构成当今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平方式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但暴力的日益蔓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从历史与现实的表象看,经济与道德确实存在着某种矛盾,但这种矛盾与其说是经济与道德的冲突,还不如是说人类在生产力、制度和文化发展上的不足所造成的一种历史局限,这种局限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探讨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体现马
判断一种哲学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不在体系,而在方法——是否唯物论和辩证法。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是科学的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权威”,在
关于马克思哲学转向的探讨,矫正了对马哲的一些误解,也深化了对马哲的认识。在以往对马哲特别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阐释中,存在着重认识轻价值和将马哲知性化解读的倾向,而转向一
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政策、经济运行机制和根本原则,并从
陈云党风建设思想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历史发展呈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的鲜明特色。认真梳理和学习陈云党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