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玉女性自我认同的拉康式解读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3年出版的《呼唤》是考林·麦卡洛近年来最为轰动的一部家世小说。本文探讨了玉女性自我认同从困惑到成熟的心路历程。玉是中英混血儿,从小就体会到性别和种族的歧视和压迫。在小说中,她的自我认同始于被文化同化的象征界。在象征认同过程中,玉的女性自主意识逐渐觉醒,追求实现完整自我人格。玉执着地追求死亡以达到真实界,选择以死来实现自己的主体性。
  [关键词]《呼唤》;拉康;象征界;真实界;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85 — 02
  考林·麦卡洛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2003年出版的《呼唤》是麦卡洛近年来最为轰动的文学作品。在小说中,作者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再现十九世纪末澳大利亚社会的愚昧与落后、痛斥宗教教条对人性的束缚和蹂躏、极力讴歌敢于反抗命运的时代英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经历艰难的成长历程,而这俨然是对当时澳大利亚社会各阶层女性生存境遇和思想状态的总体诠释。本论文拟从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以拉康的精神分析主体理论为基础,解读小说中个性鲜明的华裔女性玉的自我认同过程。
  在象征界的顺从与反抗
  拉康认为,象征界具有语言的结构,而且只有涉及能指特性时在场。也就是说,在象征维度中,语言此能指源于彼能指,彼能指又源于另一此能指,各能指间因相互联系、映衬而被赋予意义、构成能指链,如法炮制,对象主体对应于能指链条上的个体能指,所以其主体性在另一主体上得到印证和确认,这就是象征维度的主体间性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混血儿的玉,自幼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伯特·奥利维尔指出:“对他者的认同源于社会环境…因为象征界无时不在,‘自我’作为主体获得完整的功能和价值”。〔1〕所以,主体通过具体社会背景建构自我意识。在玉生活的时代,殖民当局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限制中国移民。“因为仇外心理普遍存在,看起来、听起来是外国人的人就成了当地人攻击的目标…我们(华人)被打,被抢,被折磨,有时候甚至被杀害。英国的司法不适用于我们。警察常常是折磨我们最狠的人。”〔2〕孙楚曾经如此描述华人在殖民地的处境,在这片“新”大陆上,中国人的生活困苦且艰辛,玉的自我认同建立在遭受白人歧视的基础上。
  在玉生活的时代,女性并未取得和男性平等的权利。玉希望被孙楚王爷选中做妾,但事与愿违。于是,玉选择单身,并且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供养自己。“拉康的认识论认为,个人的心智和认同、言语和思想是一个动态系统,与同期的社会存在交互作用、不断发展。因此,人类自我认同的过程就是动态的平衡过程。”〔3〕孙楚作为象征大他者被赋予女性仅仅是男性附庸的狭隘观念,妾的概念与象征大他者不谋而合。现在玉的独身主义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世俗偏见,此决定并非纸上谈兵的口号式宣言,玉从思想上、更在行为上(勤恳劳作)实践对男性霸权的质疑,女性可以具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更可以不依靠男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思想上的顿悟标志着女性自我主体意识萌芽,她的自我认同从顺从接受走向自觉反抗。
  每个文化都从属于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个体存在只有在被社会文化建构的象征关系中才能最终确立自我、成为主体。玉对智障的安娜如获至宝、视如己出,安娜的遭遇促使其意识到女性应该具有自我完整独立性,不应该、也不再是承受压迫、遭受残害的群体, 并且以阉割惩治恶棍。在主人公玉和诱奸者这一二维关系中,诱奸者作为象征能指代表男性霸权的压迫,玉谋杀强奸犯的行为是对两性关系不平衡最直接有力的冲击。同时,作为异教中国女人,蓄意谋杀白人男性,她的行为是殖民地当局所不容忍的,玉与象征法规背道而驰,必将受到严惩。
  对真实界的执着追求
  拉康认为真实界是存在于想象界和象征界之外的另一个场域,具有不可触及性。但他认为享乐在个体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发生,主体籍此进入真实界,也就是说主体通过享乐这一媒介触碰不可能的真实界。快乐原则描述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快感,特指在个体内部产生、积蓄的紧张感解除之时的放松状态,异质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而享乐是指“因提高紧张倾向而产生”的快感。〔4〕比如“少女对割开手腕流出的鲜血看得入迷;少年明知会发生事故却仍然提高摩托车速度”〔4〕因此,福原泰平把享乐比作“神的快乐”,常人不能随便享用;“极其危险的潘多拉的匣子”,因为享乐的获得直接关系到自身存在的丧失,它受限于世俗的法律。换言之,主体违背法的归束行使享乐以到达真实界的行为会导致主体的灭亡。
  当得知安娜的遭遇,玉便开始密谋杀死诱奸者以惩戒他的恶性。玉在迷倒罪犯后将其五花大绑,用缝衣针把他的眼皮和眉毛紧紧缝在一起,在罪犯醒来后,玉手拿明晃晃的利刃对他进行阉割术:“她施了什么魔法?为什么他连眼睛也闭不上?他只能让眼球跟着她转…她先用刀慢慢切开皮肉,挤出一个红泡泡,让它缩回去,再一点一点地切割…玉托着她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战利品’,任凭鲜血滴到他的胸口上…安娜的诱奸者慢慢地流血而亡。”〔2〕玉对罪犯的惩罚切合拉康关于享乐概念的描述。拉康将“享乐定位于弗洛伊德的‘物’…享乐独立于想象界和象征界,‘物’就是不可触及的真实界,一旦进入将付出高昂的代价。”〔5〕一方面,玉在对诱奸者实施阉割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急速增加的紧张感,享乐冲破象征秩序的约束最终爆发。另一方面,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代价。玉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遭到当局的强烈反对,但还是毅然决然到警局自首,只为追求常人无法企及的真实界。
  “因为真实界构建了主体的内核,但随着能指域的介入,内核会随之消失”〔5〕也就是说,享乐因违背象征规范而使主体身处危险境地,生命趋近终结。小说叙述道:“在他们(反华势力)看来,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比绞死这个可怜的中国姑娘更能安抚人心吗…在他们眼里,她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作践男人的大罪,茹贝。阉割。切除男人的生殖器!而且被杀死的是个白人…”〔2〕玉手刃白人强奸犯不为世俗所容,在碰触真实界的同时,必然受到象征秩序的干预。无处不在的象征大他者时刻建构着主体自我,最终宣判了玉的消亡。临刑前,玉坚持不洗礼,宣称自己不是基督徒,以异教徒的尊严直面命运的挑战:“没有抽搐,没有挣扎,没有颤动。那个黑色的身影,娇小,无害,在空中转了一下,一张脸像开始时那样平静、安详” 〔2〕,她去了。   谋杀和死亡的内涵
  身为华人,玉目睹华人在英属殖民地遭受剥削、压迫和奴役的悲惨境遇。只有在亚历山大的伊甸园,他们有着和白人同等的工资和待遇,有着受教育权和发言权,不再有剥削和压迫,不再为生计而东奔西走,这里没有白澳政策的立足之地,这里提倡各种族、各民族具有同等的权利,玉平等的种族观开始萌芽、确立。同时,玉坚持单身不婚,坚持自食其力,认为经济的独立决定精神的自主,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以此来直接、有力地对父权制提出质疑和挑战。安娜的遭遇促使她进一步意识到女性应该是具有独立精神的客观主体,而不应该沦为满足男性欲望的玩偶。因此,玉俨然是异教华人女性中具有抗争意识的代表。
  1891年工会联盟和工人委员会完成了他们的政治纲领,其中涉及实现全面义务教育和限制华人在澳大利亚的种种措施。诱奸者山姆是工会联盟的忠实拥护者,对中国人深恶痛绝,对女性亵渎轻视。诱奸13岁的安娜,暴露出他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泯灭,所以山姆就是白澳政策下自恃高贵的白人男性中漠视女性、歧视华人的典型代表。
  玉阉割白人山姆的行为远超越个人行为而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标志着一个弱势群体女性意识的觉醒,要做主动的抗争者和决绝的发言者。她让诱奸者目睹自己被阉割的全过程,直至其死亡,恰恰是向其宣告任何歧视、压迫女性的意识和行为必然会遇到强烈的反抗,也必然会在女性的反抗之下走向灭亡。向警局自首是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守,玉代表着女性、更代表着华人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及其对男权和种族歧视身体力行的控诉和抗争。玉毅然决然供述自己的谋杀行为,并英勇赴死,表明她争取个人自我独立意识决心和勇气。但在殖民地当局的高压下陨落也说明,个体的控诉只能是始作俑者。玉的死亡必将唤醒一个种族和一个群体的觉醒,并为争取平等权坚持抗争到底。
  结语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第一人称代词“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伴随人类一生,直至其消亡。华人女性玉遭受性别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她曾经希望成为他人的小妾,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受歧视的地位,后来,她选择单身,靠自己的劳动供养自己,这表明玉的女性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安娜的遭遇让玉自主意识进一步觉醒,她勇敢地杀死诱奸者,执着地追求死亡以达到真实界。
  我们姑且不论拉康宣称“当我们破茧而出,就发现内里空无一物”〔6〕这一论断的是与非,但玉的追寻却让精神超脱占了上风,摆脱大他者的束缚,做自己想做的,而非他人需要、要求抑或强迫的,听自己的心说话,与自己的灵魂沟通,崇尚个人的内心感受,这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生活中,无不深刻透彻着人本主义的思想。玉追寻的价值不在于发现这种机制以及机制的虚伪性,而在于她对现有固化机制提出质疑和行为上的批判。而且这场人类母题的探索将一直绵延下去,就如达利是个荒诞,但在他那里人们看到了希望而非悲观。
  〔参 考 文 献〕
  〔1〕Bert Oliver. Lacan’s subject: the imaginary, language, the real and phylosophy〔J〕. S. Afr. J, Philos. 2004,23(1): 4.
  〔2〕李尧. 呼唤〔M〕. 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
  〔3〕Ellie Ragland-Sullivan.Jaques Lacan and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analysis〔M〕.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7.
  〔4〕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王小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 Alenka Zupanc. Ethics and Tragedy in Lacan 〔C〕.
  Jean-Michel Babate. The Cambridge Company to Lac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79-190.
  〔7〕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责任编辑:郭梅东〕
其他文献
农业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末期,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
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现状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围绕高职辅导员在实训基地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及地位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并就其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及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高校二级学院网络党建工作实践出发,对网络党建工作的目标体系、保障体系、
研究了有机溶剂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过程中,不同液料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以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不同有机溶剂对提取组分及主要组分(叶绿素和虾青素)含量的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名管理人士6月2日称,从即日起,该公司将把中国大陆生产线工人工资提高30%。
一个公司的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但很多有竞争力,布局缜密的企业战略,却往往得不到良好的贯彻执行,而中途破灭.本文从企业战略的制定出发,从战略制定的步骤性,重点相关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的全过程,是新时期赋予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新任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摘 要]《明史》卷一百四十一本传对方孝孺有如此评价:“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明史》的评价还是中肯的,观其一生,无不是在为实践着牟宗三先生所言的“圣贤使命感”而奔走,即便朱元璋时期未受重用,却始终笔耕不辍,积极谏言;辅佐建文帝时,殚精竭虑,恪尽职守;面对强权与厚禄的压迫和诱惑,毅然做出了儒家“舍生取义”的选择。  [关键词]方孝孺 ;儒家;圣贤使命感 ;践履者  [中图分类
根据北海湾1995~2004年10a间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溶解无机氮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溶解无机氮(DIN)含量具有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变化
[摘 要]伴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模式日益兴盛。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服务功能,它的功能范围广、服务质量高、具有便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也日益多样化、服务程度不断加深,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要秉承新的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服务领域。本文将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做出探讨。  [关键词]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