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的微生物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铬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含铬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铬污染的修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微生物在铬污染的生物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因铬污染修复过程中环保有效,安全可靠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引起了相关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首先简述了铬污染危害及传统处理技术,重点综述了微生物作为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分别详述了典型细菌,真菌,酵母和藻类吸附Cr(Ⅵ)污染物的机理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微生物吸附Cr(Ⅵ)过程中铬浓度,赋存状态,微生物营养类型,培养条件及代谢产物等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以微生物作为生物吸附剂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合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选育高效工程菌、开展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等方法提高微生物对铬污染的去除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从“德”与“制”两个角度,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学生管理的对策。 This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
期刊
铀矿冶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铀尾矿(渣)的大量堆积,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铀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针对铀污染
随着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及医用电极应用环境的发展,对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银/氯化银医用电极的可设计性、柔韧性、适应工业大批量生产等方面有了新要求.采用丝网印刷
中国流行唱法(又名通俗唱法)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其本身所具的大众性、通俗性、时尚型、娱乐性等艺术特点,使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也同样由于它所具备的这些艺术特点,在相当
3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广东省副省长李容要等有关领导一行到国家海洋局考察访问。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辉,国
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热剥离法在不同温度制度下制备了g-C3N4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CuNi14Al3合金收缩环通过真空熔铸,锻造,去应力退火等工艺制备而成.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铸锭表面质量差,开坯前去除废料较多;锻造开裂;成品件无损探伤到孔洞、裂
通过对Ti-55531合金在双相区不同温度(730~830℃)固溶2h空冷后,经相同的时效工艺(600℃/6h/空冷(AC))处理;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伸试验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双相区
探讨了有机相皂化值、氯化铝溶液起始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相比及环烷酸浓度对240#新型环烷酸萃铝饱和容量的影响及损失率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环烷酸+20%
以柴油车尾气净化过程中氨逃逸的治理为背景,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相(α-,β-和δ-)MnO2、并考察晶相结构对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氧化(NH3-SCO)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