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边远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所执教的地区属于边远民族聚居学校,在语文教学中我所面临的作文教学难度较大,综合分析发现农村教学作文是没有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因此作文教学一直处于语文教学的软肋,为了消除学生写作害怕的情绪,我们从学生实际入手,因材施教。
  【关键词】 边远民族地区;作文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可替换的。但作为边远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来说却是无比的挑战,其原因如下:1.民族地区因为语言环境的约束,接触汉语普通话较晚,从而影响孩子们用完整的汉语来表达要写的作文内容;2.阅读面极为缺失: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阅读量少的可怜,因为孩子们所拥有的书本就是语数教科书,条件稍好的也不外乎就有几本作文选;3心理因素:由于见识浅,课外读物少,直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作文表达能力,所以每次写作都写不出来,慢慢的就产生了怕写作文的心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我们先来说说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方面造成的,而是一个综合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现在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大部分农村教师平时自己也没有练笔,更有一些是原来民办转正的,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造成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指导,碰上作文课,教师随手拟个题目,读一篇范文,就任由学生既无目标,也无路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来写去,结果什么也没写明白,更有甚者,直接叫学生抄写范文上交。
  2、学生方面:农村小学的学生与城里的孩子年龄一样,所以生活经历一样是丰富的,大部分农村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写不出。学生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即使是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虚浮不实,矫揉造作,令人着实担忧。
  3、教学方面:在教学时对教学目标不够清晰,上课也不够规范,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没能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加以灵活改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阳生的环境中,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当然写不出好作文。
  4、指导方面:未严格按照年级段要求,教学要求过高过急,训练没有阶段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对策
  (一)要根据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表现为不爱说话,见了生人就面红耳赤。很想写,但不敢提笔;敢提笔,却又无从下笔。大部分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空洞,语言表达枯燥、不规范、不切实。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小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很多,加上家长对孩子仍有许多“大人讲话,小孩子不准插嘴”这样的限制,所以本来就不是很能说会道的孩子就更加变得沉默了。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的变小。当碰到一个作文题目时,由于记忆库存的空荡,提起笔来挤不出一点墨水。
  因此,农村小学的作文课堂中年级首先得鼓励学生说,不一定急着让学生写得多好,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而是让学生敢说,想说,在表达上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心里所想的自然就能写成作文。在这基础这止,到了高年级,学生不再惧说,这时要更注重写作方法的导入。
  (二)写真实事例,写出农村独有的特色
  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农村有农村的特色,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著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小时候偷邻居的玉米……这些童年趣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砍柴、喂猪、锄草、插秧、帮父母做农活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切身去体验,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又可以积累素材。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于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
  (四)挖掘学生习作的潜力
  作文的批改要认真,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应该有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应该是“爱心批语”,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改”包括增、删、调、换等,如学生文章中的错字,教师除勾出错字外,还应该把它改正过来,让学生将正确的字词书写在改在文章结尾,如学生正确书写了,教师下次批改时将以正确的评价。有时为增强实效,也可面批面改,和学生一起研究该作文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文评讲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找出全班带共同性的问题,指点迷津。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语文成绩,作文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要从客观现实入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农村作文教学才有春天。
其他文献
《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机制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现场调研,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情差异下全球主要国家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活动进行了辨识与厘清,从保障机制、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构建都有赖于大量高素质公民的参与。大学生公民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示范
动量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留学生在习得动量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偏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在语料库基础上研究动量词的偏误很有必要。文章以动量词为研究对象,
高校图书馆合并后已取得了初步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合并办馆的最大效益,更好地为高校提供信息服务,以达到高校合并改革之目的,值得深入思考。
<正>通过大量的学生作业普查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小学,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数学作业普遍存在如下老、大、难问题:书写不够规范整洁;错题不订正,漏题不补做;教师对作业的
目的:探讨牙周病大鼠不同正畸条件下牙根吸收情况与牙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取108只大鼠,54只制作大鼠牙周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给予0、50
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部长苗圩3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工信部的重点工作是推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但他同时也表示,今年不大可能会像
目的:观察BEZ235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akt、mek、er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BEZ235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5、5、10mol/L的BEZ235体
辽宁是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居全国第五,而专门的民族理论网上宣传平台在主流传播媒体仍一项空白。作者首先分析了在辽宁率先打造民族理论宣传平台的重大意义,然后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