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主体、改革逻辑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模式——以T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

来源 :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集体产权的国家性、社区性与市场性,决定集体资产股权配置受改革主体和改革逻辑的双重塑造.改革主体包括政府和村庄,分别依靠行政和自治的推动力量;改革逻辑包括效率与公平,分别代表市场和社会的价值追求.“政府行政主导、社会公平优先”“政府行政主导、市场效率优先”“村庄自治主导、社会公平优先”“村庄自治主导、市场效率优先”是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四种典型模式.具体的改革实践中,受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改革试验村、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的关键是政府与村庄关系的协调,核心是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平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坚持“协调政府行政与村庄自治、均衡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改革路径,做好集体资产股权的有效管理、权能拓展等前瞻性研究.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农垦系统的国营农场和周边地方的农村之间的关系,因地域交叉、利益交织等原因而错综复杂,有时甚至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正确处理垦区和地方的关系(以下简称垦地关系)是有效管控和化解垦地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垦区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垦区周边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