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颅和钻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3年4月共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91例,随机分两组采用锥颅和钻颅置管引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医疗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借鉴洛伦兹(Lorenz)曲线和基尼(Gini)系数方法,从卫生服务总人口配置和卫生服务地域面积配置两个角度,以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卫生机构和医疗床位等医疗资源为研究对象,比较我国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结果 按卫生服务总人口配置绘制Lorenz曲线,Gini系数显示四直辖市卫生机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配
目的 探讨miR-140对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将miR-140模拟物、miR-140特异性抑制物和Smad3小干扰RNA(siRNA)等分别通过脂质体转染至细胞,应用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妇康饮"治疗湿热瘀滞型盆腔炎病人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Bcl-2 mRNA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0例PGI-DLBCL组织、17例正常对照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Bcl-2的表达与PGI-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PGI-DLBCL组患者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为1.03±0.93,高
患者男,79岁.于2010年10月因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1个月余入院.查体可见左侧阴囊肿大约8 cm ×6 cm,透光试验阳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β-HC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或化生性病变,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并不少见,自Shaw等[1]首次报道1例腺性膀胱炎转变为粘液腺癌以来,国内陆续报道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并存或转变为膀胱腺癌、移行细胞癌.我科自1982~2002年共收治108例腺性膀胱炎,恶变12例,就其病理分型及治疗方法不同与恶变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D-二聚体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对DIC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文通过动态监测30例危重病人血D-二聚体,探讨其对早期发现危重病人DIC并及时阻断其病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期刊
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扫描,探讨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术腔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及计划靶体积(PTV)间体积和位置差异。方法在4D-CT 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勾画大体肿瘤靶体积(GTV)并定义为GTVc,基于术腔血清肿勾画GTV并定义为GTVs,两者结合勾画GTV并定义为GTVc+s,10个时相图像融合分别得到IGTVc、IGTVs和IGTVc+s,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一类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因其持续时间短(<30 s),在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测得,而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较为常见.笔者对2 520例24 h动态心电图资料中70例短阵室速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