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研究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原则,采用了“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此指标体系可以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定量的描述。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抓好对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围绕着语文的教学活动展开的,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使被评价者明确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促使被评价者把客观评价标准能动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不断地汲取他人的长处,改进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功能
1.1 切实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教学质量评价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过程,通过提供调整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反馈与评价,引导师生参与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师生利用获得的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學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1.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被评价者必须严格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努力去做,实际上等于把规范的教学目标要求转变为被评价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时可以直接反映教学目标实现的不同程度,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深入加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
1.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作用。
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非常强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内在的竞争意识,在学生方面激励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有利于加强学风方面的建设;在语文教师方面评价的结果与晋升职称、聘任、评选先进、年终考评互相联系起来,还应该和语文教师的进修学习联系起来,激励每一个被评价语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适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被评价语文教师使其自身行为更符合相应的教学质量效果目标。
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及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身要求,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时要考虑指标的导向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念,允许语文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发展,允许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发展,对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和不同的客观评价标准。
2.2科学性与完备性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覆盖面一定要广,能综合地反映语文教师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而且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个子系统和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能较好地、科学合理的度量评价结果。
2.3符合教育系统工程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评价结果。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到语文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建设,还与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管理有关,是一个系统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问题方法,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将层次分析法引入教育评价领域可以解决权系数的确定问题。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且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极其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
教学质量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的优劣不是一个单因素的问题,对其评价往往涉及到多种因素。依据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考虑: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内容和教学效果。而这四个方面中又包含有若干子因素。故可以将这多目标和多标准的复杂情况看作一个分级子系统,可以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1,每一指标的权重可以是由上级领导、教学督导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厅办学水平评估委员及语文教师组成的小组研究讨论确定,其具体人员构成见表3-2。
说明:以上参加人员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语文教师为语文学科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语文教师。
4 小结
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原则,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剖析,将不易直接测量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实现定量化,从而比较全面的反映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研究结果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到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采用此方法更有助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P238-245.
[2]姚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教育与职业》[J].2002.(3). P8-11.
[3]Steven Elliot,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Computing Systems Education: ISO9000 Series Quality Standards Applied”, Journal of Systems Management, vol. 44, Sep. 1993. P6-11.
[4]王茂元.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机械职业教育》[J] .2004,(4)P11-12.
[5]朱高峰.对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3,(10.中),P9.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抓好对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围绕着语文的教学活动展开的,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使被评价者明确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促使被评价者把客观评价标准能动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不断地汲取他人的长处,改进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功能
1.1 切实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教学质量评价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过程,通过提供调整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反馈与评价,引导师生参与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师生利用获得的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學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1.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被评价者必须严格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努力去做,实际上等于把规范的教学目标要求转变为被评价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时可以直接反映教学目标实现的不同程度,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深入加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
1.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作用。
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非常强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内在的竞争意识,在学生方面激励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有利于加强学风方面的建设;在语文教师方面评价的结果与晋升职称、聘任、评选先进、年终考评互相联系起来,还应该和语文教师的进修学习联系起来,激励每一个被评价语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适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被评价语文教师使其自身行为更符合相应的教学质量效果目标。
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及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身要求,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时要考虑指标的导向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念,允许语文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发展,允许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发展,对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和不同的客观评价标准。
2.2科学性与完备性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覆盖面一定要广,能综合地反映语文教师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而且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个子系统和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能较好地、科学合理的度量评价结果。
2.3符合教育系统工程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评价结果。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到语文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建设,还与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管理有关,是一个系统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问题方法,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将层次分析法引入教育评价领域可以解决权系数的确定问题。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且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极其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
教学质量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的优劣不是一个单因素的问题,对其评价往往涉及到多种因素。依据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考虑: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内容和教学效果。而这四个方面中又包含有若干子因素。故可以将这多目标和多标准的复杂情况看作一个分级子系统,可以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1,每一指标的权重可以是由上级领导、教学督导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厅办学水平评估委员及语文教师组成的小组研究讨论确定,其具体人员构成见表3-2。
说明:以上参加人员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语文教师为语文学科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语文教师。
4 小结
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原则,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剖析,将不易直接测量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实现定量化,从而比较全面的反映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研究结果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到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采用此方法更有助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P238-245.
[2]姚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教育与职业》[J].2002.(3). P8-11.
[3]Steven Elliot,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Computing Systems Education: ISO9000 Series Quality Standards Applied”, Journal of Systems Management, vol. 44, Sep. 1993. P6-11.
[4]王茂元.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机械职业教育》[J] .2004,(4)P11-12.
[5]朱高峰.对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3,(10.中),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