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认知,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即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还能为我国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指明方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相融合,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贯穿小学到高中的整个学习过程的最基础学科,这门学科以汉语言学习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不断积累汉语言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一般是这一学习过程的主导者,但是在新课改要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之下,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与帮助者。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散文教学比传统教学有很多优势,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一,散文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理解作者描绘出来的情景,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不到理解这一点,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散文教学中的辅助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散文的创作背景,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散文中描写的景物以及人物对话展现出来,将文字描述转化成视频,这种直观的表达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每学习一篇散文之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索人们对于这篇散文的评论,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同时也要求学生对于此篇散文进行评论和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能增加高中生学习散文的兴趣,活跃高中语文课堂的氛围。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可见,早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们就知道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之前、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之后都应该以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条件,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还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全面学习语文散文。
  教师在准备上课之前,首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源,然后在众多搜索结果中对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资源进行整理,最后利用在语文散文课堂教学当中。
  比如教师在讲解散文《故都的秋》时,《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从上海迁居到杭州时所写,散文中运用五幅画面写出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如此清、静、悲凉,为什么作者愿意用生命去爱呢?他又是怎样通过所选景物突出清、静、悲凉的?很多学生或许不能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配乐朗诵以及借助多媒体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帮助学生欣赏郁达夫所写的景物,进而体会到郁达夫笔下悲凉、清静的故都秋景。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
  课程拓展是对课堂中所学习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单一片面化的,有限的教学课时,教师也不能做到将知识点讲解得面面俱到。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推荐给学生一些既能扩充课上所学的知识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网络资源,这样,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课堂教学遗憾的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宽度。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视觉和听觉资料,比如学生在学习某一篇散文课文时,单纯地对课文文本进行阅读理解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文章以情景的方式在多媒体视频中演示出来,这样使散文的学习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课文。同时多媒体技术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形式,如果过分利用,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不仅不能促进高中生的学习效率,还会降低高中生的语文成绩。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准备、设计以及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时候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讲课计划当中,教师应想好影音资料要在课程中的哪一阶段播放,具体播放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播放影音资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同时教师在查找网络上的多媒体影音资源时,不能对录音或者视频资源单纯地下载和引用,教师应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影音资料中加入适当的反馈与指导内容,最后达到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和谐统一。
  现代信息技术固然对高中生学习语文散文有所帮助,但是它只能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提升高中生语文水平的唯一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对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不能每节课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利用,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新课改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散文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优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海艳.巧用多媒体,提升高三语文教学效率[J].信息记录材料,2017(3).
  [2] 徐长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整合模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全云.高中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选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4] 徐长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整合模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从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到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对于学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
【摘要】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还学生主动权。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老师对提问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发展,降低了教学效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问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提问;学生;兴趣;思维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预习时,要求学生坚持有效的结构化预习,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的习惯。这样的要求,既能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从中发现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既能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又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关键词】预习习惯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两本教材作为比较对象,简单地从教材的几个方面去进行对比,发现两套教材的不同之处,从而对比得出部编本所呈现的特点,并以此总结出在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部编本”教材包括两部分,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本文重点研究部编本初中教材的版本。“部编本”全称为“教育部编义务
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对高中生的教学培养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强调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被动学习改变成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本文探讨
该文通过对超声磨削加工过程的分析,考虑开半电源的优越性,研制出具有频率自动跟踪性能、恒幅输出性能和自动保护功能的超声开关电源.该电源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
【摘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需要从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思维深刻性等方面着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阅读;阅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形成的核心因素及根本目的。高中生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在这个阶段的思维得到了较大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想象思维等发展快速。
【摘要】农村初中的孩子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很有必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倾向,努力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充分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以教材为例,用教材来教,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巧妙切入新授内容,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重课堂生成,重知识拓展运用,指导学法,教学生会学,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高中语文教学逐渐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专题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讨论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批判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