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品德课有时需要音乐、视频、动画等各种教学资源来有效整合运用,为目标服务。各种资源的积累,大多来自于平常的生活。一种习惯的使然,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一、电视里的资讯
我爱看电视,而且看的种类丰富。中央二台财经频道、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中央七台的致富经、浙江台的1818黄金眼,乃至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巧虎系列”、“熊出没”、“婴儿画报”系列,都是我在看的节目。那里的很多资源就被我巧妙地运用到了品德课上。
比如新闻联播,报道了习近平主席、彭丽媛夫人一起出访国外,把“阮仕珍珠”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在上四年级《腾飞的翅膀——》家乡行业的汇报中,我适时补充电视里播放过的照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顾自己上过的、听过的课,这些林林种种的资源,有大一部分,就来自于电视。且,网上就可以下载各种这些视频!所以,别说电视俗,告诉孩子们,适当的看电视,了解民生,了解这个世界,很多资讯,就在这里。也告诉自己,看电视放松中,也是当个品德老师,生活化的提升自己的良好途径。
二、网络中的资源
我想我们有必要要感谢互联网,让我们的课程变得如此多彩多资。这个网络的时代,什么都可以百度出来。
我们在课堂上运用的大部分图片、视频、歌典、连绘本图片,网上都会有。一般我在上家常课的时间,有时时间来不及,下课十分钟时,百度一下我需要的图片、视频、歌曲,直接放给孩子们。这也是一个没有特别多时间来准备的一个好办法。但前题是,事先你要对你的课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时事资源
结合时事,适当补充内容。品德课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关注自我外,也有要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尤其要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去年的一横老师的爱国终极演讲。“钓鱼岛”事件,一直没有找到很好切入口进入课堂。9.16日,一个叫一横老师的激情爱国演讲,红遍互联网,激荡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我把它带入了课堂,一横老师的演讲,绝对直指人心。孩子们脸上那种使命感,那份庄重我看得欣慰。我想,一切为了孩子生命发展有益的题材都是好题材。
我们都不期望一堂课,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我们相信水滴穿石,细雨润物。
四、孩子的资源
在家常课中,我经常会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劝一劝,编一编。调动孩子们生活的经验。这些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让孩子自己来教育自己。
1、演一演。孩子最乐做的事。表演是孩子是喜欢的。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四年级,两个年段的孩子都表现在最大的热情。
家常课中,一些辨析题,我常用角色互换,演一演的方式来进行。有时是师生互演,有时是生生对演。
2、编一编。这是孩子最能做的事。我们的品德书上有很多图,这些图,有时可以让孩子编个故事,才能更明白道理。
3、唱一唱。“音乐是人类的通用的语言”。音乐让课堂风声水起。
记得上《亲亲热热一家人》,我播放《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这首歌,有个朋友叫杨浩听着唱着,就哭起来。我忙问,怎么了?他说,妈妈爸爸去外面工作,很久不见了。我关了歌。原来一首歌,把孩子们心里最隐密的感情给释放出来了。我说,你们能想着妈妈,真好。无论妈妈在哪里,妈妈也都会想着你们。孩子们听了都开心起来。
所以,你上品德课想得心应手,最好先亲近孩子,懂得孩子爱什么。如果你想当个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都需要去了解孩子的所喜、所好。投其所好,引其发展!
五、教师的资源
一个聪明的老师善于挖掘自己的教育资源。有些课上,老师还巧妙将自己的形象与课相结合。家常课,不讲究这些。但是,我总会适时补充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家孩子的趣事。孩子们是很爱听故事的。
如四年级《交通连四方》,孩子们从大人以前的讲述回顾以前诸暨的交通状况后,我适时补充:我读小学时与一家四口,爸爸骑自行车,进城购物要大半天,而现在只需15分;当学生讲到店口一诸暨快开通快速通道只需20分钟。我恰好补充,我为何要从店口调上来,就是因为那时每天来回要2个小时,早知道就不调上来。有个调皮的男生就说:“那咱就见不到了!” 大家也笑起来。笑声中,同学们纷纷感叹,短短三年不到时间,变化真大!
其实,我们每位老师身上都有自已的资源,做个了解自己的人,善用你身上的资源,常会事半功备。
六、意外的资源
都说,课堂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有时备好的课,但突发的状况,你转念一起,常可以为你的课所用,只要我心中有目标。意外的生成,能显出教者的创造性、丰富性、灵动性。常态课更可以依生而动,使得教学目标扎实有效。
四年级上册 《我该不该这样做》,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备好课,去上课时,好家伙,做眼操,乱哄哄。我心念一想,弃原先备的故事,就以现在孩子们的现状导入:
“从上课铃声响到现在,你觉得你该不该那样做?你做对了什么?不该做了什么?”我随机开火车,点名下去。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怎样能够真正做到呢?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办法?”(同桌手势提醒、自我提醒、犯规惩罚、小组长负责制)我说好,下周我再来上课,看有没有进步。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每位家长、每位老师的职责。作为品德老师,更要关注孩子的聆听习惯、发言的态度、坐姿的端正,眼操的认真,站立的神态。这些隐含着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味。德行就在我们每一位平时的引导中一点点来!只要胸有目标,一些意外的资源,每位老师有心去运用,往往会事半功倍。即刻生成的意外,学着去巧妙点拨,既增强了老师课堂的应变能力,又让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七、学校的资源
有些课文可以结合学校大背景之下的校级活动来开展。每年六一节,学校大队部都会组织活动。我就会把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照片、故事收集起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利用起来。
在上《我们共庆六一节》这节课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活动照片。看着刚表演过的合唱照片,孩子们可热闹了。说着合唱排练的故事;说着演唱过程中的感受……有的孩子随手拿起讲台上自己设计的美丽帽子,说出帽子里的美好意愿……
生活处处是资源,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品德老师,借力使力,使得资源越来越丰富,使得我们的品德课堂越来越高效。
一、电视里的资讯
我爱看电视,而且看的种类丰富。中央二台财经频道、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中央七台的致富经、浙江台的1818黄金眼,乃至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巧虎系列”、“熊出没”、“婴儿画报”系列,都是我在看的节目。那里的很多资源就被我巧妙地运用到了品德课上。
比如新闻联播,报道了习近平主席、彭丽媛夫人一起出访国外,把“阮仕珍珠”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在上四年级《腾飞的翅膀——》家乡行业的汇报中,我适时补充电视里播放过的照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顾自己上过的、听过的课,这些林林种种的资源,有大一部分,就来自于电视。且,网上就可以下载各种这些视频!所以,别说电视俗,告诉孩子们,适当的看电视,了解民生,了解这个世界,很多资讯,就在这里。也告诉自己,看电视放松中,也是当个品德老师,生活化的提升自己的良好途径。
二、网络中的资源
我想我们有必要要感谢互联网,让我们的课程变得如此多彩多资。这个网络的时代,什么都可以百度出来。
我们在课堂上运用的大部分图片、视频、歌典、连绘本图片,网上都会有。一般我在上家常课的时间,有时时间来不及,下课十分钟时,百度一下我需要的图片、视频、歌曲,直接放给孩子们。这也是一个没有特别多时间来准备的一个好办法。但前题是,事先你要对你的课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时事资源
结合时事,适当补充内容。品德课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关注自我外,也有要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尤其要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去年的一横老师的爱国终极演讲。“钓鱼岛”事件,一直没有找到很好切入口进入课堂。9.16日,一个叫一横老师的激情爱国演讲,红遍互联网,激荡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我把它带入了课堂,一横老师的演讲,绝对直指人心。孩子们脸上那种使命感,那份庄重我看得欣慰。我想,一切为了孩子生命发展有益的题材都是好题材。
我们都不期望一堂课,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我们相信水滴穿石,细雨润物。
四、孩子的资源
在家常课中,我经常会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劝一劝,编一编。调动孩子们生活的经验。这些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让孩子自己来教育自己。
1、演一演。孩子最乐做的事。表演是孩子是喜欢的。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四年级,两个年段的孩子都表现在最大的热情。
家常课中,一些辨析题,我常用角色互换,演一演的方式来进行。有时是师生互演,有时是生生对演。
2、编一编。这是孩子最能做的事。我们的品德书上有很多图,这些图,有时可以让孩子编个故事,才能更明白道理。
3、唱一唱。“音乐是人类的通用的语言”。音乐让课堂风声水起。
记得上《亲亲热热一家人》,我播放《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这首歌,有个朋友叫杨浩听着唱着,就哭起来。我忙问,怎么了?他说,妈妈爸爸去外面工作,很久不见了。我关了歌。原来一首歌,把孩子们心里最隐密的感情给释放出来了。我说,你们能想着妈妈,真好。无论妈妈在哪里,妈妈也都会想着你们。孩子们听了都开心起来。
所以,你上品德课想得心应手,最好先亲近孩子,懂得孩子爱什么。如果你想当个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都需要去了解孩子的所喜、所好。投其所好,引其发展!
五、教师的资源
一个聪明的老师善于挖掘自己的教育资源。有些课上,老师还巧妙将自己的形象与课相结合。家常课,不讲究这些。但是,我总会适时补充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家孩子的趣事。孩子们是很爱听故事的。
如四年级《交通连四方》,孩子们从大人以前的讲述回顾以前诸暨的交通状况后,我适时补充:我读小学时与一家四口,爸爸骑自行车,进城购物要大半天,而现在只需15分;当学生讲到店口一诸暨快开通快速通道只需20分钟。我恰好补充,我为何要从店口调上来,就是因为那时每天来回要2个小时,早知道就不调上来。有个调皮的男生就说:“那咱就见不到了!” 大家也笑起来。笑声中,同学们纷纷感叹,短短三年不到时间,变化真大!
其实,我们每位老师身上都有自已的资源,做个了解自己的人,善用你身上的资源,常会事半功备。
六、意外的资源
都说,课堂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有时备好的课,但突发的状况,你转念一起,常可以为你的课所用,只要我心中有目标。意外的生成,能显出教者的创造性、丰富性、灵动性。常态课更可以依生而动,使得教学目标扎实有效。
四年级上册 《我该不该这样做》,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会对不该做的事说“不”。备好课,去上课时,好家伙,做眼操,乱哄哄。我心念一想,弃原先备的故事,就以现在孩子们的现状导入:
“从上课铃声响到现在,你觉得你该不该那样做?你做对了什么?不该做了什么?”我随机开火车,点名下去。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怎样能够真正做到呢?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办法?”(同桌手势提醒、自我提醒、犯规惩罚、小组长负责制)我说好,下周我再来上课,看有没有进步。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每位家长、每位老师的职责。作为品德老师,更要关注孩子的聆听习惯、发言的态度、坐姿的端正,眼操的认真,站立的神态。这些隐含着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味。德行就在我们每一位平时的引导中一点点来!只要胸有目标,一些意外的资源,每位老师有心去运用,往往会事半功倍。即刻生成的意外,学着去巧妙点拨,既增强了老师课堂的应变能力,又让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七、学校的资源
有些课文可以结合学校大背景之下的校级活动来开展。每年六一节,学校大队部都会组织活动。我就会把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照片、故事收集起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利用起来。
在上《我们共庆六一节》这节课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活动照片。看着刚表演过的合唱照片,孩子们可热闹了。说着合唱排练的故事;说着演唱过程中的感受……有的孩子随手拿起讲台上自己设计的美丽帽子,说出帽子里的美好意愿……
生活处处是资源,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品德老师,借力使力,使得资源越来越丰富,使得我们的品德课堂越来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