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黏膜中IL-6、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胃肠病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显示促炎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UC患者炎症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UC患者(轻、中、重度活动期分别为9例、10例和13例.缓解期10例)于内镜下取结直肠炎症黏膜活检标本.另取18名健康志愿者的结肠黏膜作为正常对照。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黏膜细胞因子IL-6、IL-23表达。结果:轻、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IL-6、IL-23表达量依次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均显著高于缓解期
其他文献
复变函数教学中运用类比建构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加强教材中所讲授内容纵横联系对比,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发现新结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总结深化
重度烧伤后易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和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很高,其中有多种因素可导致骨髓细胞成熟障碍,而骨髓的抑制状态与患者的免疫抑制、脓毒症及各种损伤因素密切相关,可以反映疾
目的通过同时测定变应性鼻炎(AR)伴和不伴支气管哮喘(BA)患者的口呼出一氧化氮(FeNO)和鼻呼出一氧化氮(nNO),分析AR患者特应性状态与FeNO和nNO含量的相关性,评价其在AR和下气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提供试验数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和鉴定及药
期刊
消化不良在人群中颇为常见,其处理是医疗服务中很大的负担。对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的初发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者应立即行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对年轻且无报警症状
分析了SD型拟本原置换群的作用,确定了柱心为A5^3的SD型拟本原置换群G的次轨道的个数及其长度,从而确定了所有G弧传递图的度数.
研究了线性谐振子在固有频率存在白噪声的情况下受到简谐激励后的系统输出响应.计算出一阶矩的解析表达式后发现:输出响应是简谐振动,振动频率是激励力的频率,振幅随简谐激励
运用中压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橙黄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前列腺癌活性测试.从橙黄瑞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胆囊穿孔致腹壁外瘘及十二指肠内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行一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胆囊切除+胆石清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管切除术,6例患者行胆囊切除+小肠切开取石术+瘘口修补术,2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经瘘口取石术+瘘口修补术,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术后患者全部康复,无一例死亡.结论胆囊穿孔致内外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