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自沂蒙山的歌,千首万首,最响亮的只有一首,那就是《跟着共产党走》这一首,歌声曾响彻黄河南北,萦回在中华大地。
《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诞生于1940年“七一”前夕,那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抗大一分校从延安转移到沂蒙抗日根据地,不久,为了向抗大一分校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和建党19周年献礼,宣传科干事沙洪(原名王敦和)创作了《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经王久鸣(原名王岳)谱曲,从此开始传唱。
沙洪是我叔叔的老战友,他在山东和沂蒙、滨海区,战斗工作达10年之久,他对山东抗日根据地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称之为他的第二故乡。沙洪同志也是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优秀代表,他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那时他只有16岁,“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抗日怒潮汹涌澎湃。当时在徐州一中读书的沙洪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学联,全力投入了抗日的洪流,踊跃参加救亡运动。以后他又奔赴延安,在抗大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期,他到中宣部工作,以后又到了中组部,并担任了重要职务。上世纪70年代末,沙洪先后任中组部宣教干部局局长和副秘书长,又是中央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他坚持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和群众的好评。到了老年,他仍工作不辍,先后在《民主与法制》、《老人天地》杂志社主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0年4月,我发起并参与拍摄的电视音乐专题片《出自沂蒙山的歌》时,沙洪在开拍仪式上即兴赋诗:“沂蒙山,我的母亲,在那战争的年代,是你养育了我们,你的奉献比泰山还高,你的情谊比黄海还深……”沙洪对在战争年代沂蒙山人民的杰出贡献无比怀念。
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沙洪同志要我编辑以他作词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等19支歌曲和这支歌被禁唱的缘由,以及词曲作者作为老战友、老搭档晚年仍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勤奋工作的一些感人事迹。同时汇编了一部分与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词曲作者相关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此书定名为《永远的歌声》。在编辑过程中我有机会更多地接触沙洪,亲眼看到沙洪同志不衰的革命精神。
2004年,走过84年光辉历程的沙洪同志离开了我们。根据沙老生前的遗愿,部分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红军墓地,部分骨灰安放在第二故乡沂南县东高庄村——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原创地。他那首激动人心的歌和他的遗文、诗作,都是祖国的宝贵财富。
(责编:辛娅)
《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诞生于1940年“七一”前夕,那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抗大一分校从延安转移到沂蒙抗日根据地,不久,为了向抗大一分校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和建党19周年献礼,宣传科干事沙洪(原名王敦和)创作了《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经王久鸣(原名王岳)谱曲,从此开始传唱。
沙洪是我叔叔的老战友,他在山东和沂蒙、滨海区,战斗工作达10年之久,他对山东抗日根据地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称之为他的第二故乡。沙洪同志也是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优秀代表,他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那时他只有16岁,“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抗日怒潮汹涌澎湃。当时在徐州一中读书的沙洪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学联,全力投入了抗日的洪流,踊跃参加救亡运动。以后他又奔赴延安,在抗大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期,他到中宣部工作,以后又到了中组部,并担任了重要职务。上世纪70年代末,沙洪先后任中组部宣教干部局局长和副秘书长,又是中央知识分子联系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他坚持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和群众的好评。到了老年,他仍工作不辍,先后在《民主与法制》、《老人天地》杂志社主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0年4月,我发起并参与拍摄的电视音乐专题片《出自沂蒙山的歌》时,沙洪在开拍仪式上即兴赋诗:“沂蒙山,我的母亲,在那战争的年代,是你养育了我们,你的奉献比泰山还高,你的情谊比黄海还深……”沙洪对在战争年代沂蒙山人民的杰出贡献无比怀念。
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沙洪同志要我编辑以他作词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等19支歌曲和这支歌被禁唱的缘由,以及词曲作者作为老战友、老搭档晚年仍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勤奋工作的一些感人事迹。同时汇编了一部分与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词曲作者相关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此书定名为《永远的歌声》。在编辑过程中我有机会更多地接触沙洪,亲眼看到沙洪同志不衰的革命精神。
2004年,走过84年光辉历程的沙洪同志离开了我们。根据沙老生前的遗愿,部分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红军墓地,部分骨灰安放在第二故乡沂南县东高庄村——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原创地。他那首激动人心的歌和他的遗文、诗作,都是祖国的宝贵财富。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