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三高校学生付费进行体育运动调查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兰州三高校大学生付费体育健身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兰州高校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一方面可以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改革大学期间学生的上课内容、体育课程的安排频度、上课力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程度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健康的深刻理解体会,增强锻炼。
  关键词:大学生、付费体育健身、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8(C)-0000-00
  1 前言
  体育健身活动不仅仅能使大学生增进身体健康,增强个人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还是发展大学生个人智力,陶冶道德情操、锻炼主观意志,培养现代人生存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形式,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大学学校体育改革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兰州市三高校大学生付费进行体育健身的重要目的。
  本研究再这样的背景下,以纲要为依据,使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期待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交通大学三所在校大学生。到各学校附近周边的健身场所进行调查研究与访谈,记录有效信息。
  2.2 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对付费健身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付费进行体育运动情况调查表》,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06份,回收率为69.7%,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2.23%。
  2.2.2访谈法
  访谈法采用两种,一种是对体育教师的访谈,另一种是对学生的访谈,获得的信息,对问卷的统计做补充。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进行付费体育健身的动机
  3.1.1追求健康动机
  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面对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有的因为重任在肩,追求个人事业,有的因为科研在身,有的因为利益在心,追求物质欲望。追求健康的动机使我们从始至终都需要秉承的态度,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跟应该遵循和保持。
  3.1.2充实课余生活动机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为了不使这个梦在毕业时落空,想办法尽量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而丰富多彩,所以现在答案部分学生开始寻找健身场所,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
  3.1.3 增长社会阅历
  当今社会,社会阅历已经成为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生活中的强者,不是身强力壮,凶神恶煞的人,而是一个社会阅历非常多的人,积累的多,知识就多,积累就更加多。
  3.1.4 培养个人爱好
  体育活动参与动机是促使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培养自身体育爱好当属于首要位置。
  4付费进行体育健身状况
  4.1付费主要从事的健身场所
  对兰州三所高校大学生付费进行体育健身项目的调查研究得知,健身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如西北师范大学旁边的力天健身俱乐部、网球场、羽毛球场地等收费场所;甘肃政法学院和兰州交通大学附近的鸿运健身俱乐部、兰州动岚健身中心、网球场、羽毛球场地等收费场所。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兰州三所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陈旧单一,多数上课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内容,不能令大学生们满意。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器材陈旧,班级人数多,也是导致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没兴趣的一个原因。
  5.2建议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三所高校大学生在大学体育课上的表现与付费进行校外体育健身情况就是直接反应问题根源。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大学体育课,关心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投入一定的资金改建体育场地和运动设施,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范围和内容;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增加上课氛围,充分掌握学生上课心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酌情开设收费项目,便宜为学生开放,在保证学生在实惠与效果一体的情况下,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比赛等活动,促进学校该类项目的发展与进步。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增加可以在学校开设的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 周学荣,周建林,江波,江苏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1,12(4),第3卷
  [2] 姜健,对小康体育与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关系的探讨[J].东方教育,2012(13): 32-34
  [3] 周结友,裴立新,大学生健身现状的调查分析[M].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0-12
  [4]孙宏坚,健身场,大学生体育课程健康状况研究分析[J]. 体育学刊, 2009(1):133-145
  [5] 黄美蓉,体育生活化概念研究困境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1):24-27
  [6] 黄美蓉,“体育生活化”研究論题的审美[J].体育与科学,2014(1):116-120
  [7] 丁三青,韩锦标.心理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机制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123-125
  [8] 景光辉、黄文宾.湖南省大学生体育健身、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10(2):112-114
  [9] 王麟、曹蓉芳.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4):140-142
  [10]腾宁.大学生健身的主要途径-课外体育活动[J],体育科技,2003(4):74-76
其他文献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53  摘 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增长,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层次,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步入高等教育学府进行深造,其中越来越多的伤、残、病、弱、高龄者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高校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体质特殊的群体学生。针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现状展开研究与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逻
游泳运动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而进行的锻炼活动,具有强身健体、塑形的作用。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作用。目前,
摘要:目的对广东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历程回顾,总结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为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整理分析,以广东集体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水球、棒球、垒球、曲棍球、手球八个项目)的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广东集体球类项目发展历程。结果集体球类项目为广东竞技体育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而雄厚的群众基础;集体球类项
随着体育课程不断地深化改革,新课程目标几乎都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吸引了高校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目光。其中部分学者已
篮球项目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篮球项目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发展。同时,篮球项目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校园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因此,探究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120  摘 要:该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对宿州市埇桥社区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宿州市埇桥社区体育舞蹈参与者男女比例差距大,以中老年参与为主;社区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不太理想,社区体育舞蹈指导员严重缺乏,大部分的体育舞蹈锻炼者都是通过观看自学的,并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体育舞蹈动作
摘 要: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有关网球社会指导员、网球爱好者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中发现:网球爱好者对网球社会指导员的要求与社会指导员本身的综合素质有着明显的差异,网球爱好者与网球社会指导员之间的供需产生不足,通过关网球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方式所培养出的网球社会指导员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网球爱好者对网球社会指导员的需求,网球社会指导员的培养方式有待改进。  关键
摘 要:从投篮教学来看,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应用中要防止现代媒体技术应用泛滥,保障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做到扬长避短,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关键词:现代媒体 投篮教学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
摘要:青少年为一个国家的生力军,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中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这部分群体的体质健康在整个民族的体质健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够引领整个民族体质健康的正确方向。鉴于其的价值体现,应当充分认知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民族体质;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7(b)-0000-
摘 要: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是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文章运用文献查阅、逻辑分析及归纳的方法有针对性对国内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 选项课 体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