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EI)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38例STMEI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9例,治疗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指标。

结果

治疗组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6%,15/119)显著低于对照组(25.2%,15/119),治疗组呼吸困难发生率(15.1%,18/119)高于对照组(5.0%,6/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后可降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例成人Ⅲ型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和生化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不明原因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结果。结果2例患者均为低钾血症,无腹泻及服用利尿剂史,无高血压等慢性病史。生化检查有显著低钾血症,血镁及血钙正常。血气分析示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增高。肾脏B超无钙化等异常,肾脏病理示肾小球旁器增生肥大。最后诊断为Ⅲ型Bartter综合征。结论对于低钾血症伴代谢性碱中毒
目的研究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为IM的患儿96例,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将其分为3个年龄段,对比各年龄段的临床特征。分析50例误诊病例及误诊原因。结果IM患儿发热的发生率最高(90.63%),其次为咽峡炎(72.91%)、淋巴结肿大(72.88%),P<0.05;3~5岁患儿咽峡炎发生率最高,3岁以下患儿皮疹、眼睑水肿发生率最高(P<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