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主”体育课程改革评价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自主”课程模式是指学生可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体育老师和体育项目,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应得到充分的肯定。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总结法等,对“三自主”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结论与建议,旨在为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自主” 体育课程 改革 评价
  [作者简介]王斌(1976- ),男,陕西三原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训练学。(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58-02
  一、前言
  各个高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过程中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尝试“三自主”课程模式,这是体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大胆尝试与探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
  根据各个高校多年来的教学实验与研究,“三自主”课程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国地方高校有73.9%、部属高校有92.35%都实行了“三自主”模式教学。“三自主”教学基本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有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三自主”课程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之师资能力、数量、培训等相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评价体系没有更新,学校硬件资源不足,课程门类设置不合理等原因,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总结法等,对“三自主”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结论与建议。
  二、“三自主”课程模式取得的成效
  1.迎合了学校教育教学要求与发展趋势。“三自主”课程模式首先是在《纲要》文件精神要求下开展的,符合“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本保证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重大突破;其次,“三自主”课程模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积极推进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能体现终身教育思想、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再次,“三自主”课程模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趋势,现代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抛弃被动的、僵化的教学方式与模式,课程设置要求不断拓展,体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在注重实践的同时,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所以,“三自主”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2.优化、拓展了体育课程门类。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受奥运战略的影响较深,学校体育竞技化明显,体育课程设置大多以奥运竞技项目为主,这是影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体育课程门类固定、数量少,体育课程开发不足,即使有些高校实行体育选修教学,但学生能自主选择的项目很少,参与性、兴趣性强的项目更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有效改变了这一现象,各个高校在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时,积极对各自课程进行调整、优化,拓展体育课程门类,使得“三自主”教学模式得到前提保障,课程设置的门类明显增加,结构趋于合理。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张哲敏、孙麒麟对全国72个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门类均在10项以上。除了继续开设奥运竞技项目外,还设有体育保健、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轮滑、棋牌类、斯诺克等项目,甚至有些高校大胆探索开设了高尔夫、电子竞技、钓鱼等项目,极大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门类,形成了奥运竞技项目、民族传统项目、休闲娱乐项目并存的课程设置格局,基本能保证学生自主选修体育课程的要求。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体育项目、上课时间,使得学生可以在既有的体育课程门类里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运动项目或体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参与的热情很高。李敏卿在《体育学刊》上发表的《“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文表明,有70.3%的学生认为“三自主”课堂设置及课程内容安排很好。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体育技能与知识的目的性更强,指向性更清晰,这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参与的热情,学生在各个运动项目上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锻炼了身体,增加了技能,情感教学目标也能得到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
  4.提高了教师课程科研与改革的意识。科研的意识是科研能力与效果的前提,高校体育教师处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是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最容易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本身处于探索、研究、改进阶段,参与的范围广、影响大,要求每个课程的实施者成为课程的探索者、研究者。“三自主”课程模式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相互的竞争,发挥了各个教师不同的技术与理论专长。学生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使教师的竞争压力剧增,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凸显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刺激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课程等进行改革与研究,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三、“三自主”课程模式的困境
  1.对“三自主”理解的片面性。受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体育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变化很大,特别是受前苏联教育理念影响较深,体育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专才”,竞技化程度很深,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以田径、球类、体操为主,同时注重集体意识培养,在培养团队意识的同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缺少个性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引入我国,体育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前苏联模式的全盘否定,以及对西方教学理念的极端推崇尤为明显,没有走出非此即彼的一元思维模式,这种思维长久影响着我国教育工作者。“三自主”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选择教师上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要在“健康第一”与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开展“三自主”教学,兴趣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盲目迎合学生,更不能降低锻炼的标准、课堂教育的功能。由于这些认识的片面性,在“三自主”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   2.教学训练化。“三自主”模式教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有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有兴趣不代表学生有能力或有基础完成项目学习。“三自主”教学专项性强,教师为了带出成绩及对教学活动与训练认识模糊,把“三自主”模式教学演变为专项训练课,只注重技术传授,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课堂教育的功能,运动的量、密度较大,使得一部分没有技术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频频换课,教学的系统性与教育性难以得到保障。
  3.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三自主”课程模式体现了教育观念与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在新的观念与形式下,对学生、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根据变化进行调整。“三自主”模式教学相比原来统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评价难度有所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教师教授的内容也不同,如何体现评价的公正、公平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有些院校实现教考分离、同行评价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都缺乏系统性评价和操作性强的标准,如何建立包涵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术、素质、综合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等子项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评价的公平、公开原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师资专项与能力结构的矛盾。充足的、高质量的师资是教学的根本保证。“三自主”模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专项素质与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兰自力发表在《体育与科学》的文章《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表明,在实行“三自主”的模式教学中,有1/3的教师担任的是非本人专项教学任务,加之一部分教师长期担当公共体育课教学,不注重自身能力的保持与提高,教学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专项与个人能力结构问题对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
  5.硬件条件的保障。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运动场馆增加的速度明显滞后。“三自主”模式教学对场地、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由于生均场地器材不能达标,场地、器材的短缺越来越严重。一些高校在建设体育场馆时,只考虑商业化开发,场馆功能单一,很多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据统计,全国高校场地、器材只有50%能应付上体育课。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短缺严重影响“三自主”模式教学的开展。
  6.课程设置有待优化。一些高校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不注重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设置不合理,选修的制度不健全,有些高校从一年级就开始自由选修体育课,没有身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课程,甚至在一年级开设一些益智类体育项目,不能全面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标新立异,不讲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难度较大的适应人群很小的项目,如高尔夫球等。另外,教材过于庞杂,水平参差不齐,教材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得不到保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是“三自主”课程模式符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得到充分的肯定。二是要进一步全面认识“三自主”课程模式实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只搞“三自主”形式教学,脱离学校教育与课堂锻炼的功能。三是回归正常教学,“三自主”模式教学只是理念与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进行训练化教学。四是优化课程设置,制定选课制度。要设置一些适合本校资源的课程,增强课程设置锻炼与教育的功能,使其适应的人群广、难度适中。制定既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又有一定自主度的选课制度。五是加大师资培训与资金投入,对教师进行培训,达到一人多岗的要求,提高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多元化能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场地器材的供应。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教考分离、同行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手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进步的评价,把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及公正、公平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8号)[Z]. 2002-08-06.
  [2]李敏卿.“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8(12).
  [3]张哲敏,孙麒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3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原负责人杨德夏来到四川卧龙,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到中国大熊猫繁殖中心学习取经。在考察饲养场的大熊猫笼舍时,杨德夏的目光被
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暖通系统带来了建筑的舒适性,但相对密闭的空间布局也带来了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本文对针对暖通系统的消防安全进行分析,从设计到施工,全面做好
众所周知,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的特点,且集科学性、专业性、学术性及娱乐性于一体,因此吸引了大量不同层次的读者,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和教职工及
期刊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旅游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但就其现状而言,仍存在办学效率差、教育者素质不高的缺陷。因此,要促进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大量的人才培训基地,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培养跨世纪的旅游人才。  [关键词]旅游英语 就业现状 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温
本文以建筑、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着眼点,从合天时、合地利、合人意等方面阐述H&dm在石屋设计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并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建筑设计只有回归到
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射孔工艺是增效射孔和三相流射孔,这2种射孔工艺均存在射孔深度和造缝深度浅的问题,尤其是对低渗油藏和纵向渗透率远大于横向渗透率的油藏,此造缝深度并不能满
如今,建筑工程的发展使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工业建筑中的混凝土关键施工技术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提出观点,希望为关注混凝土施工的人群带来参考。
通过分析大港孔店油田1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注入水、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来研究该区块进行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利用最大或然法(
针对目前水泥浆封堵炮眼工艺风险性大、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及油层污染严重的问题,研制了-种复合树脂类炮眼封堵剂FD-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炮眼封堵剂由于加入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