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生活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早的“写作”应该始于小学三年级,那时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记日记,即使没有什么内容,流水账也要写。一开始老师还检查,后来不检查了,很多学生也就不写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我把这个好习惯保留下来了,十多年间存下了大大小小几十本日记,如今再翻阅起它们亦然是对自己学生生活和青春岁月的见证与回望,泛黄的照片只能定格于一瞬,而文字的堆砌却能还原一个时代!
  记得我最早给报刊投稿是在小学五年级,投给的是《中国少年报》——当时小学生订阅量最大的报纸。写的什么记不得了,反正是没有回音。就在中考已经迫近的节骨眼上,我没有抓紧时间温习功课,却一气儿写出三篇小说,署上名字和地址,邮寄给河北一家文学刊物。那是我此生唯一一次“文学创作”,未料编辑部的退稿信落到了语文老师手里,老师先是表扬我一番,并说作品她都看了,觉得我很有创作潜质,“但这个时候还是以学习为主,写作的机会以后有的是”。说完她还送我两大本稿纸,告诉我再投稿的话一定要用正规的稿纸誊写。说实话,我很感激这位语文老师,她没有对当时不知天高地厚、一心做着文学梦的懵懂少年冷语相讥,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保留着对文学的热爱,但惭愧的是至今我也没有写出她所期待的作品来。
  如果说在此之前“写作”对我而言多多少少还具有一种功利意味的话,那么从2001年开始我愈来愈感到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甚至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一年的二月,我做了大手术,出院后病休在家。记忆中的那个春天如此冷峭和寒气逼人,恰如我的心境一般。除了读书,没有人交流,同龄的朋友、同学其事业正渐入佳境,我却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看着日出日落。于是,我又重新拿起笔来,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抚慰自己的心灵。我知道,这不是为了发表,不是写给人看,这是通过文字完成对自己“救赎”。当我写完一篇篇只有一个读者的文章,原来焦躁和抑郁的内心慢慢变得宁静和从容。可以说,正是文字陪我度过生命中那段艰难的日子。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大财经委)
其他文献
教长课文如何既缩短教时又不降低教学要求呢?我教《反对党八股》一课时作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前预习,课内跳读。长课文如果在课堂上读,时间不够,于是我安排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