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我国科技馆等各类展览馆建设也在不断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受资金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制约,科技馆展馆在更新速度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临时展览作为展馆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馆 临时展览
一般来说,常设展馆在一个时期内,可能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新鲜一时过后就是长久的沉寂。而临时展览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相对独立、展出时间较短、时效性强、形式灵活,是常设展览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保持展馆对观众持久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在科技馆的展品不能有效快速更新的大背景下,临时展览、短期巡展与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这些资源合理的利用,各场馆就得达成共识。
临时科普展览是科技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各地科技馆都十分重视。通过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使公众接受新的科学文化信息,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思想的目的。临时科普展览对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临时展览主要举办短期的科技主题或热点专题展览,具有展出周期短、选题灵活、题材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是科技馆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设展览的有效补充。
一、临时展览开发与设计
临时展览的开发与设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行的方法:
1、由专业场馆的展品部开发设计全国各科技馆都有展品部,专门负责展品的开发设计与维护。根据各省市的不同情况,研发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和时效性的一些展品,通过资源整合集中展览,或者以科普大篷车的形式让这些临时展览能充分发挥科普的功效,让民众收益。
2、由专业的设计公司开发设计由于科技馆行业的兴起,社会上有很多专门从事科技馆展品研发的一些公司。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下面也有很多的企业会员单位。这些公司在资金上比较充裕,人员专业性也比较强。在展品研发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展品的开发设计可以提供很多思路。
3、征集学校、科普兴趣小组的优秀作品现在,很多学校里面有各种科普兴趣小组。例如:天文爱好者、航模爱好者、机器人爱好者等各种兴趣小团体,他们根据个人的喜好专门的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1年4月,第26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河北省科技馆举行,有1840多所学校的63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完成各类参赛作品16877项。其中很多创新作品都可以应用到临时展览当中。
二、临时展览在设计策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展示主题贴近受众。公众参观某一个展览一定是希望通过展览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动态,所以在临展的主题策划上一定要贴近受众,将展示内容、目标与受众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区域特色,促进和补充常设展览开展活动。
2、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展示与表演、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兼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生动描绘,体现真善美,实现新颖展览形式。
3、充分开发临时展览的功能,多途径实现交流合作。将临时展览打造成为集展示、观赏娱乐、宣传教育、科普推广、合作洽谈为一体的平台,兼具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商务服务等辅助功能,促进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资源共享
在资源共享方面,全国科技馆临展资源共建共享巡展办法有个试行办法,就让临时展览资源共享有据可依。办法规定,为实现全国科技馆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标,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馆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工作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将按照“计划安排与自愿申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统筹全国科技馆行业的巡回展览资源的调配工作,并负责筹集巡展所需资金。中国科技馆资源管理部负责全国巡回展览的管理工作。
早在2009年9月13日,“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视频平台”在中国科技馆就已开通。中国科技馆和23家省市科技馆共同合作开发,它的开通为全国科技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馆际科普项目协作更为便利,同时也为跨地域、跨学科的科普理论研讨以及远程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在首届北京科普资源博览会暨科技馆展品与技术设施国际展览会期间,与会的地方科技馆馆长们结合本地情况,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中国科协集成展览资源,搭建共享平台的思路非常好而且及时,对地方科技场馆开展科普工作是极大的帮助。共享平台有利于提高展览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地方科技场馆经费有限,技术力量不足,急需集成优质科普资源,降低地方科技馆展览成本。
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之一。2005年12月,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以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己任,面向全体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搭建一个网络科普园地。在中国数字科技馆这个平台上,公众能够增长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激发创意灵感,了解科技动态,分享丰富的科普资源。网络是一个最好的传播媒介,中国数字科技馆的运行,可以使全国的各科技馆人及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快的科技馆信息。
参考文献
1 博雅.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视频平台在科技馆正式开通,2009
2 全国科技馆临展资源共建共享巡展办法
3 临时展览对展馆的重要性,2011
4 中国数字科技馆
【关键词】 科技馆 临时展览
一般来说,常设展馆在一个时期内,可能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新鲜一时过后就是长久的沉寂。而临时展览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相对独立、展出时间较短、时效性强、形式灵活,是常设展览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保持展馆对观众持久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在科技馆的展品不能有效快速更新的大背景下,临时展览、短期巡展与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这些资源合理的利用,各场馆就得达成共识。
临时科普展览是科技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各地科技馆都十分重视。通过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使公众接受新的科学文化信息,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思想的目的。临时科普展览对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临时展览主要举办短期的科技主题或热点专题展览,具有展出周期短、选题灵活、题材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是科技馆展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设展览的有效补充。
一、临时展览开发与设计
临时展览的开发与设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行的方法:
1、由专业场馆的展品部开发设计全国各科技馆都有展品部,专门负责展品的开发设计与维护。根据各省市的不同情况,研发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和时效性的一些展品,通过资源整合集中展览,或者以科普大篷车的形式让这些临时展览能充分发挥科普的功效,让民众收益。
2、由专业的设计公司开发设计由于科技馆行业的兴起,社会上有很多专门从事科技馆展品研发的一些公司。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下面也有很多的企业会员单位。这些公司在资金上比较充裕,人员专业性也比较强。在展品研发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展品的开发设计可以提供很多思路。
3、征集学校、科普兴趣小组的优秀作品现在,很多学校里面有各种科普兴趣小组。例如:天文爱好者、航模爱好者、机器人爱好者等各种兴趣小团体,他们根据个人的喜好专门的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1年4月,第26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河北省科技馆举行,有1840多所学校的63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完成各类参赛作品16877项。其中很多创新作品都可以应用到临时展览当中。
二、临时展览在设计策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展示主题贴近受众。公众参观某一个展览一定是希望通过展览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动态,所以在临展的主题策划上一定要贴近受众,将展示内容、目标与受众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区域特色,促进和补充常设展览开展活动。
2、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展示与表演、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兼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生动描绘,体现真善美,实现新颖展览形式。
3、充分开发临时展览的功能,多途径实现交流合作。将临时展览打造成为集展示、观赏娱乐、宣传教育、科普推广、合作洽谈为一体的平台,兼具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商务服务等辅助功能,促进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资源共享
在资源共享方面,全国科技馆临展资源共建共享巡展办法有个试行办法,就让临时展览资源共享有据可依。办法规定,为实现全国科技馆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标,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国科技馆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工作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将按照“计划安排与自愿申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统筹全国科技馆行业的巡回展览资源的调配工作,并负责筹集巡展所需资金。中国科技馆资源管理部负责全国巡回展览的管理工作。
早在2009年9月13日,“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视频平台”在中国科技馆就已开通。中国科技馆和23家省市科技馆共同合作开发,它的开通为全国科技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馆际科普项目协作更为便利,同时也为跨地域、跨学科的科普理论研讨以及远程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在首届北京科普资源博览会暨科技馆展品与技术设施国际展览会期间,与会的地方科技馆馆长们结合本地情况,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中国科协集成展览资源,搭建共享平台的思路非常好而且及时,对地方科技场馆开展科普工作是极大的帮助。共享平台有利于提高展览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地方科技场馆经费有限,技术力量不足,急需集成优质科普资源,降低地方科技馆展览成本。
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之一。2005年12月,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以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己任,面向全体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搭建一个网络科普园地。在中国数字科技馆这个平台上,公众能够增长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激发创意灵感,了解科技动态,分享丰富的科普资源。网络是一个最好的传播媒介,中国数字科技馆的运行,可以使全国的各科技馆人及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快的科技馆信息。
参考文献
1 博雅.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视频平台在科技馆正式开通,2009
2 全国科技馆临展资源共建共享巡展办法
3 临时展览对展馆的重要性,2011
4 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