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基础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一名男生常常无缘无故迟到,还会逃课打篮球;坐在教室的他,学习的时间少,讲话、打盹的时间多。
  这样的学生很容易激起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没有控制好脾气,有时一气之下会揍这名男生一顿。这名男生虽不敢当面顶撞班主任,私下却干了一些极其危险的事情,比如晚上放学后朝班主任的院子里扔砖头。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張。参加工作后,我也曾遭遇过这样极度紧张的师生关系。
  那是我刚接手高一的一个班级,一名又高又胖的男生Z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头发又卷又黄,很明显是专门做过的。出于班主任的职业敏感性及常规工作的需求,仪容仪表问题成了我和男生Z沟通的主要内容。同时,我安排他参与很多班级活动,对他寄予很高期待,我希望通过这种互相尊重的形式,促使Z自觉改变。
  然而,这种委婉缓和的方式因学校量化评比而中断。
  学校每周都会通过量化评比分数评定星级班级,每月都要用量化评比分数评定红旗班级,同时,学校每周都会在全校师生的升旗仪式上通报评定结果。我所带班级连续10周都没有获得过一次星级班级,这让我很有压力。
  Z在每天的仪表检查中,都会因为黄头发而被扣分;在每天的广播操中,都会因为没有在跳跃运动中跳起来而被扣分;在每天的内务方面,都会因为没有叠被子、没有扔垃圾或者没有将洗漱用品放到指定位置而被扣分……Z几乎每天都会被扣分,成了名副其实的“扣分大王”!
  起初,我非常平和地与Z交流这些事情,希望他能有所改观。后来,我发现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改善的时候,就很难再平和地与Z谈话。一旦Z被扣分,我会瞬间被点燃,立刻对Z一阵怒吼,偶尔还会用手指朝着Z指来点去。
  我和Z的关系一直很紧张。Z见到我时,再也不会打招呼,甚至还在背后辱骂我。而我呢,一见到Z就觉得头痛心烦,满满的厌恶之情,根本没有心思去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感受,更谈不上给他提供什么针对性的帮助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班主任和问题学生就极容易陷入严重对立的师生关系中。
  这种严重对立状态会带来什么恶果呢?人和人一旦对立起来,就很难再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很难再倾听彼此的想法,很难再采纳彼此的建议,更谈不上从彼此身上汲取成长的营养了。如此,班主任面对学生时完全不可能开展教育工作了,而学生面对班主任时也只有抵触、怨恨和对抗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班主任和问题学生走向对立的呢?
  从班主任角度看,班主任为学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生的行为表现超出了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的范围,班主任对学生无计可施,不愿意再付出了。从学生的角度看,班主任为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无足轻重或鸡毛蒜皮的事情教育他们,实在是小题大做。学生把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全部推给了班主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那么,如何破解班主任和问题学生之间的对立关系呢?
  明晰班主任和问题学生之间的对立关系是客观事实。问题学生一旦违反了校规校纪,或触及了班级管理的安全底线,班主任出于管理班级及执行学校制度的需求,可能会要求学生写说明,联系家长到校谈话,以及带学生到德育主管部门接受处分……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受苦受累受屈不说,还有可能被学生误认为是“帮凶”。
  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要想和问题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以下几种措施,可能帮助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班主任要坚守教师身份,始终保留让教育发生的可能。
  如前文所说,班主任也是普通人,有缺陷,有底线,有脾气。“问题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问题学生如初恋”的美好场景只可能发生在梦中。问题学生屡屡出现的问题行为,不仅会让班主任烦不胜烦,而且还会让班主任心有余悸,这实在不是普通人可以长期承受的。
  即便如此,班主任依然要紧握改善与问题学生关系的主动权,因为班主任一旦放弃这种主动权,会带来两个更加极端的后果,一是问题学生会对班主任恨之入骨,二是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有效果。对于一位班主任来说,这两点都是让人极度沮丧的。
  如果要谈教育,班主任就必须立足于教师身份开展工作。因为班主任一旦放弃了教师身份,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完全从教育角度转移到情绪发泄及利益权衡上来。此刻,班主任几乎不可能再去研究问题学生,更不可能让教育发生。
  其次,班主任在问题学生面前不做不良情绪的宣泄者。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一旦有了不良情绪,往往就会口不择言,有时会专挑一些直指对方缺陷、践踏对方尊严、让对方当众出丑等具有杀伤力的话来说。因此,在面对问题学生时,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回想一下,我当年就对Z说过类似“你还有一点羞耻感吗”“我看你已经完全无药可救了”“你怎么这么自私自利呢”等恶语。现在想来,这哪是一位老师应该说的话?换成是我,我也受不了这些话,也可能当面顶撞老师。
  班主任面对问题学生时,有事说事,就事论事,心平气和且客观公正地说事情,不要有太多关于人品的主观性评价。
  再次,班主任可寻找优化与问题学生沟通的催化剂。
  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我们只要细心观察或全面访谈,就能找出问题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
  班主任为什么要找寻问题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呢?
  班主任和问题学生沟通的多半都是各种让人心烦意乱的问题。沟通这些问题,即便班主任非常克制,做到有礼有节,也不可能通过沟通问题而让师生关系愈加亲密。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班主任需要找一些调和剂,换一种师生沟通的“口味”,用于改善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
  某一年,我班有个学生从不和他人交流,每一天都是独来独往。我找他聊天时,他总是低着头,偶尔看看我,但几乎不言不语。在处理违纪问题时,他也是静静地看着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后来,经过专业医生检查,这名学生患了“沟通障碍症”——和他人沟通有困难,但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可以自理。
  怎么办?与其父母沟通后,我得知这名学生特别擅长电脑技术。于是,每当需要做课件动画、分析成绩或者编辑班报等时,我总会第一时间喊他出来帮助我。他在帮我做事的时候,依旧话不多,但在和我反复沟通的时候,我时不时夸赞他,他的表情会显得异常喜悦。不得不说,这种沟通,让我和他的关系变得温和很多。
  最后,班主任需要给予问题学生平等公正的关爱。
  我们需要全面看待问题学生,不要用问题遮盖整个问题学生,一码归一码,不要因为问题而剥夺问题学生的其他权利,尤其是获得平等公正的关爱的权利。
  我曾带过这样一名男生,他经常因打篮球而迟到。某一天,他一手抱着篮球,一手拿着泡面,左肩挎着书包,右肩搭着衣服,大汗淋漓地踩着铃声跑进教室。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怎么办?没收泡面?罚站一节课?劈头盖脸数落一顿?非也!因打篮球没时间吃饭,那就先去吃泡面吧,吃饭是比处理问题更重要的事情;衣服上都能拧出水来了,坐在空调房里容易感冒,赶紧让他到卫生间里换下衣服;等吃好穿好后,我们再来谈谈迟到问题……
  问题学生虽然有问题,但他们仍然是学生,是学生就要享受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问题学生有问题就剥夺他们其他合法的权利。
  事实上,每剥夺问题学生的一项权利,师生关系就会紧张一分;每尊重问题学生的一项权利,师生关系就会改善一分。这是教育问题学生,也是给问题学生呈现做人的示范。格局更大,影响力也更深远。
  问题学生教育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教育问题学生的基础。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改善与问题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成为关键。
  责任编辑 何欣容
其他文献
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曾表示,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逐渐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由技术而带来的负担与弊处尤其需要教育人警醒。  本周发生的两则新闻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要不要使用手机?此事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说的算,还是该由孩子来决定?”为解决令许多人头疼的手机使用问题,南京一中国际部日前举行了一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
编者按  前段时间,杭州市西湖小学府苑校区一名五年级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疯传。这名小学生的演讲主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他开口便直言:“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有网友觉得这样的梦想太功利,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因为孩子的梦想不符合我们心中的设定就全盘否定。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歷史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不同的阶段
元宵、端午、中秋……说起这些传统节日,您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呢?现在,当年轻的一代吃着美味的汤圆、粽子、月饼的时候,他们是否了解这些食物背后的美好寓意、深切情感呢?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幻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里热闹喧嚣的人间盛景,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里绵绵不绝的哀切追怀,感伤“遍插茱萸少一人”里含蓄深沉的游子乡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承载着无数国人的美好期望,蕴含着独
有一种花叫烟花,它绽开在黑暗的夜空,燃烧着空气中的原子;有一种灯叫指明灯,它照亮在茫茫大海之中,璀璨着黑夜的空间;有一种亲情叫陪伴,它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拉近着父母与子女间亲近的关系。当你玩手机时,当你与朋友聊天时,当你刷微博时,请父母们不要忘记了多陪陪孩子,放下手机,让亲情常在。(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走入了每家每户。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能与亲朋好友视频聊聊天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愉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的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颤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
01   我的成长经历有点复杂,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某一类人群的缩影。   我出生于湖北大别山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家乡距省会武汉只有100公里,可是却非常的贫困,二三产业甚少。   在这种丘陵地区无法实现农业大面积机械化耕种,靠勤耕苦做,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去城市务工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我的父母也是与他们的同龄人一样,在我两岁的时候,把我一同带到了武汉。   生活虽
有人,就有故事。班级故事天天发生,只是班主任很多时候过多地在意班级制度而忘记了活生生的学生,只关注班级的外在形态而忽略了有喜怒哀乐的学生,只关注分数而漠视了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回忆曾经带过的班,班主任想到的一定是那些有个性的人,那些让人烦恼或开心的事。当毕业生谈及他们过去的班时,和你念叨的也一定是那些有趣的事,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  那些在学生中发生的事,它的形态、性质是多样的。这些故事
前段时间,朱丹在声临其境挑战了“名字绕口令”:张雨馨、张馨予、张艺兴、张含韵、张韶涵、张歆艺、张雨绮、张嘉译……这一串相似名字的杀伤力,约等于一口气念完“红鲤鱼与驴”和“黑化肥会挥发”。有人开玩笑,现在在娱乐圈吃瓜也需要基本功。就算认得清张馨予张雨馨,也分辨不出李一桐李艺彤和李雨桐。撞名字的现象在日常生活里也不少见。   你打开手机随便在通讯录里搜索,总会发现一个浩然、一个子晴和一个思颖。80后
小龙是我们班出了名的个性要强又很自负的学生,他很聪明,数学成绩从没低过95分,但他爱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满口粗话,又爱欺负同学,大家对他敬而远之。我也常被他弄得焦头烂额。借着学校“访万家”活动,我早早安排了去他家的行程。  踏着皎洁的月光,迎着微凉的晚风,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晚上八点多才到他家。孩子的父亲听说我要来,老早买了水果和瓜子在家等着,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小龙爸爸是个话语很少略显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学生,这种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家访是家校共育的桥梁,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零距离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心困难学生,把爱带进家长心田  班上有个学生叫曾小格,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一人照料她和弟弟。每周五放学,其他学生都欢天喜地被父母接回家,唯独她眼巴巴地望着校门外。于是,每次等其他学生回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