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了”的主观化过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o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直了”是近年较为流行的词语,这一形式的出现在以往的副词研究论文当中并没有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当前有人对这一词语从语义和用法角度论述。本文着眼于“简直了”的主观化过程,尝试从词汇义、语义辖域、主观量和主观化过程四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这也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主观化提供了新窗口。
  关键词:简直了;情态辖域;主观量;主观化;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4
  “简直了”这一新鲜表达已经充斥了网络和生活,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新标志。作为一种新的语法现象,这一表达的例句大多只能在网络和生活口语中获得,诸多语料库中大约能检索到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气副词“简直”的基本例句。故本文中的例句来源于网络和生活口语。本文通过例句和问题的呈现寻找合理的解释方案,然后根据这一解释提出考查语气副词新用法的视角。
  不得不承认的是“简直了”这一新表达法是传统的“简直”表达法的拓展,但事实上笔者认为“简直了”不能仅作口语化、主观评注性、与经验不符这三种语义和表达更多情绪的功能这样的简单阐释[2],还要细致考量“简直了”这种新用法是否牵涉到词汇义的虚化、情态辖域的变化、主观量大小的变化,以及语用功能的变化,它的共时层面的主观化过程才得以显现。
  一、词汇义的虚化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 1996)认为,“简直”表示一种强调夸大的语气。它和受它修饰的成分一起说明某种事物或狀态所达到的程度非常高。“简直”一表夸张,二表强调,三有口语中存在的“简直是”和“简直的”的变体。《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 2013)认为,“简直”强调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含夸张语气。“简直”后有时可带“地”,加“是”,置于“得”字句前后位置。在其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简直”表示的是确认语气(张明莹,2000),有人认为“简直”表示不同程度的夸张语气(齐春红,2007),有人认为“简直”基本义是主观强调,派生义是夸张。(吴德新,2011)也有人从历时语义演变的角度看待“简直”,认为现代汉语的副词“简直”表示两种意义:一是对客观情况的强调和肯定,二是对主观感受的肯定和强调。(焦一和,2012)总而言之,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历时层面上,“简直”是由一个表示“简洁直白或简朴质直”的实义形容词虚化为如今表强调或夸张的语气副词。书面语中,“简直”可表对客观情况的肯定或强调,也可表对主观情感的强调或夸张;口语中,“简直”可以加上一些口语叹词增强它的主观表现性。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仅从书面语去观察词义,那么我们的语言是呆板而无趣的。汉语的口语是灵活多变的,词语也就变得非常灵活。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简直”表示从对客观情况的强调到对主观情感的强调或夸张的趋势,一到口语中它的主观成分就更为浓重。口语中词语通常通过添加叹词来表现主观化程度。
  例如[3]:
  (1)这个工作怎么到今天还没做好,咳,简直是!
  (2)他这个人呀,简直是!我看他越来越不像话了。
  (3)老哥哥,你可来啦,简直的吵死人哪!
  分析这三个句子,在口语中,我们发现“简直”用于说话人在对客观事实的评价中表现出很高的主观化程度。由于口语中常有省略部分,“简直”既可以对客观事实,也可对主观情感都加以强调或夸张。如例1和例2中的“简直是”,都省略了后半部分,一方面可视作对客观事实的评价,例1,“这个工作怎么到今天还没做好”,表明说话人认为这个工作被拖延了很久。例2,“他这个人呀”,“我看他越来越不像话了”表明说话人对这个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可视作对主观情感的强调或夸张,例1中说话人认为这个工作不该拖延到今天,对相关事宜的不满意情绪。例2中说话人强调对他这个人所言所行的不满意。
  口语中类似此类省略来避免直接主观情感的表露,在省略当中注入更多的主观情感和对客观事实的评价的现象很多,也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
  例如:
  (1)作业太多,要做到晚上11点,简直了。
  ①作业简直太多了,要做到晚上11点。
  ②作业太多了,要做到晚上11点,简直太难受了。
  (2)不想早起,又怕迟到,简直了。
  ①不想早起,又怕迟到,这简直不好办。
  ②不想早起,又怕迟到,我简直快疯了。
  (3)百米短跑没达标,简直了。
  ①百米短跑没达标,这简直太糟糕了。
  ②百米短跑没达标,我简直烦透了。
  以上例句中的“简直了”可以看成在其后省略了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评价内容(例句①)或者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例句②)。我们可以看出“简直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义,在口语当中相当虚化,无法简单断定是对客观情况还是对主观情感的强调,甚至开始成为表示惊讶、感叹或应答的词语,即类叹词。从书面语中的“简直”到口语中的“简直”、“简直是”、“简直地”, 甚至“简直了”,词义一步步虚化。
  二、语义辖域的变化
  沈家煊先生在英汉比较中发现,“汉语句子中逻辑语词的左右次序基本上跟这些语词的语义辖域相一致,因而跟逻辑式的辖域相一致,而英语则往往不相一致。具体说来,汉语句子中谓语左边的逻辑语词的辖域一般总是大于位于右边的逻辑语词。改变逻辑语词在汉语句子中的相对位次,也就改变了它们的辖域。逻辑语词越是靠向句子的左边,它的辖域也越大。” (沈家煊, 1985)虽然,沈家煊先生只探究了全称量词、部分量词和否定词的语义辖域问题,但这一发现揭示了现代汉语语序重要性背后的基本原则。之后,副词的语义辖域研究参考了沈家煊对词序与辖域的论述。影响较大的是林华勇提出的潜在辖域和显现辖域。 (林华勇, 2005)另外,张谊生提出的评注性副词参照了副词语义辖域原则。 (张谊生, 2000)本文采用的语义辖域的定义是沈家煊(1985)的看法,不同于王健慈(2000)的,林华勇(2005)的论述。   首先来看例子:
  (1)A.作业太多,要做到晚上11点,简直了。
  →B.作业简直太多了,要做到晚上11点。
  (2)A.班里有一个学生太搞笑,简直了。
  →B.班里有一个学生简直太搞笑了。
  (3)A. 百米短跑没达标,简直了。
  →B. 百米短跑没达标,这件事简直让我烦透了。
  (4)A. a:我怎么这么天生丽质啊?!b:你简直了……
  →B. a:我怎么这么天生丽质啊?!b:你简直太自恋了。
  (5)a:今晚演唱会的气氛怎么样?b:简直了!
  (6)这个你都不懂啊,简直了,亏你还是个文学青年!
  根据上述例句,我们把A式可以概括为:SV(O) 简直了,B式概括为:S 简直 V(O)。现有的有关语义辖域的研究显示副词出现在主语前时,该副词的潜在语义辖域为整个句子,或者说是主体和动作/行为。笔者认为虽然“简直了”置于句末,但它的潜在语义辖域是整个句子。也就是说,A式中“简直了”的语义辖域是S、V(O)。而B式中的“简直”的语义辖域是V(O),并且B式是典型语义辖域。这就说明“简直了”的语义辖域比“简直”更广,而这更广的语义辖域不能说成是“简直”的潜在语义辖域。因为置于句末的是“简直了”而不是“简直”。
  为什么“简直了”就可以单说,而“简直”就不可以?陆俭明先生曾经举出65个能够单说的副词,其中37个能够单独做谓语。陆文中对能够独立的副词做了分类,包括問话、答话、接话、祈使句、自述句,表示“多数副词,单说时能用于多种甚至三种对话形式” (陆俭明, 1982)。恐怕这里需要增添一个“简直”了。结合以上所列例句,发现“简直了”能够用于自述句(A句)、答话(例句5)、接话(例句6),而且可以单独做谓语(例句4)。针对这样的口语语法的特殊现象,把可单说或者作谓语的副词解释成句法成分的易位和句法成分的大量省略是权宜之计,正如目前有人说“简直了”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和对前句省略成分的补充[4]。但很多副词是相当灵活的,可以置于句首,句中,句末,为什么置于句末就叫易位或者后置倒装?“简直了”单说时,说话人有可能省略了自己的情绪表达或者主观评价,怎么叫对前句省略成分的补充?
  “简直了”的语义辖域是整个句子,这就区别于“简直”较为狭窄的语义辖域。副词的语义辖域是评注性副词分类的重要依据,即“凡是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末的评注性副词,大多是全幅评注,也就是对整个命题进行评注,但有时也可以半幅评注;凡是只能位于句中的评注性副词,只能是半幅评注,也就是指对述题部分进行评注。” (张谊生, 2000)张文中提出“简直”只能用来进行半幅评注,在上述例句中,我们发现“简直了”是对整个句子进行评注,而不仅仅是对述题部分进行评注。
  如果说“简直”作为半幅评注性副词,“简直了”又作为全幅评注副词,那诸如此类的很多副词加上句末语气词的单说或单用词(例如“何必呢”、“本来嘛”等)是否要与该副词分到不同类别中?全幅、半幅评注性副词的划分是根据副词的潜在语义辖域还是显现语义辖域?“简直了”的语义辖域应该被看成“简直”的潜在语义辖域,还是它自身的语义辖域?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
  三、主观量
  主观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2001) 主观化原则开始引起现代汉语语法学家的重视。语气副词是一种典型的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态的语法形式,从主观化角度来看,语气副词这一语法形式可以表示一定的语法功能。“简直”是能够易位到句末的副词之一,“什么样的语气副词可以有句首和主语后的两种位置与语气副词的语义特点、音节长度有关系。” (史金生, 2003)
  但语气副词的语义特点是怎样影响语气副词的位置呢?
  关于语气副词的语义特点这一点倒是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从主观量的角度将语气副词进行了分类,包括主观惑量、主观估量、主观大量(相对主观大量与主观估量、主观大量均有交叉)。 (齐春红, 2006)这一分类注重了语气副词的语气背后的主观量度,符合语言的主观化规律。但具有不同主观量的语气副词怎样影响语气副词的位置的这一问题齐文中并未涉及。
  如果说“简直”是相对主观量的语气副词,既是一种较强的主观确信度表达,那能否把“简直了”的主观量与其进行比较?
  (7)a.不想早起,又怕迟到,简直了。
  →b1.不想早起,又怕迟到,我简直快疯了。
  →b2.不想早起,又怕迟到,这简直不好办。
  b1、b2句说话人陈述一个事件后,对听话人(也可以自言自语,但语言存在于思想中)直接描述自己在语境情形中存在的矛盾心情,在相对主观量范围内。
  a句说话人直接描述情景,让听话人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让听话人生动感受说话人当时的矛盾心情或者别样复杂心情。可以转化为b1、b2形式,甚至其他形式,表达更多主观情绪。主观性更强,即主观量应比b1、b2句更大。
  (8)a.语文老师不幽默,简直了。
  →b1.语文老师不幽默,我(们)简直受不了了。
  →b2.语文老师不幽默,他/她简直太严肃了。
  b1、b2句说话人陈述一个事件后,对听话人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或者表达对事件的主观态度,在相对主观量范围内。
  a句说话人直接描述情景,让听话人自己去体会这一情景,不仅能让听话人感受到说话人当时的心情,知道说话人对事件的主观态度,也能引起听话人的兴趣和联想。能够转换为b1、b2两种形式,甚至还可以表达更多情绪。主观性更强,即主观量应比b1、b2句更大。   (9)a. 这个你都不懂啊,简直了,亏你还是个文学青年!
  →b1.这个你都不懂啊,我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亏你还是个文学青年!
  →b2.这个你都不懂啊,你简直跟不上潮流,亏你还是个文学青年!
  b1和b2句说话人在听到一个事实后,对其进行评价,直接说出自己的评价内容,“简直”在相对主观量范围内。
  a句说话人在听到一个事实后,对其进行评价,但没有直接说出想表达的评价内容,这样带有“简直了”的句子可以转换为b1、b2两种形式,甚至更多形式,表达更多情绪。主观性更强,即主观量应比b1、b2句更大。
  从例句分析可以看出,“简直了”的主观量大于“简直”。
  这种主观量的变化是加了句末语气词“了”还是语气副词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造成的?又或是什么样的主观认识产生了语用推理,造成了这样的语法形式的变化?
  从例句中a类例句均可转换成b1、b2两种形式,在实际表达中,a类例句的语义内容实际包含了b1、b2两种甚至更多情态(说话人对他所说的语句的态度或看法)。也就是说“简直了”这一超常表达形式体现了主观化过程,亦即说话人为了表达更多情态,进行了语用推理。而这种语用推理不再仅仅是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如例句1、2),而是说话人在主观轴当中再次调整(如例7、8、9)。根据Langacker和Traugott的定义,主观化程度越高的,相应的表达形式越少。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2001)“简直了”这种简洁的语言编码形式,就表明说话人的主观程度高,相应的,表达的情态更为丰富。
  说话人的主观程度高,就会选择更为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而这种简洁的语言表达形式可能表现为位置的变化,语气词的添加等语法形式。具体说来,语气副词本身所处位置非常灵活,而语气词又很活跃,能添加在诸多实词、虚词后面。“简直了”的主观量大于“简直”,更进一步原因并不是“简直”加了句末语气词“了”,或者“简直了”放在了句末(更何况“简直了”也是可以置于句中的,如例9)而是说话人想表达对客观事实的更丰富的主观情态,有找到表达更多情态的新语言形式的冲动。
  四、主观化过程
  分布是词类本质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分布特征来划分词类,即根据词类家族的相似性来划分词类。在原型范畴理论的影响下,词类是我们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在语法性质上的种种相似性而概括出来的类。 (袁毓林, 1995)对于语气副词的划分标准林立,类别不一而足,但总要考虑到该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简单来说,语气副词是在状语位置上表示语气的一类词。 (齐春红,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2006)从语法意义上说,语气副词是出现在状语位置上,从表示的语气方面来说,关涉的是情态或者说语义特征。句法位置的变化表明了语义辖域的宽窄,而语气的变化表明了主观量的大小。而语义辖域和主观量的变化事实上反映的是说话人的主观化过程。它们的关系大致为下图。
  图 语气副词的主观变化过程
  语气副词的新形式实际是一种主观化过程,而观察语气副词新形式不能仅仅从句法位置和语气特征这一层面上来分析,而要上升到语义管辖和主观量的角度来思考,思考到这一层级以后还得需要观察语义管辖和主观量是如何表现主观化过程的。
  语气副词“简直了”相对“简直”来说,词义虚化程度更高。它的语义辖域也更宽,可以是整个句子。而它的主观量也比“简直”更大,可以表现说话人更多的情态。“简直了”是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而“简直”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见。相对于书面语来说,语气副词在口语中的运用更能凸显其主观化过程。口语句法和书面语句法大致相同,但有它独有的特点,就是句法成分的易位和句法成分的大量省略。 (陆俭明, 1982)这样的特点也正体现了口语中还存在很多书面语中很难见到的主观化过程。
  “简直了”是“简直”的一种口语用法,但类似这样的语气副词在口语中存在单用甚至单独作谓语的形式不在少数。这样的现象可以从语义辖域和主观量的变化上加以解释,但这样的变化怎样体现主观化过程?主观化是怎样影响语气副词的运用的?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注释:
  [1]林晓咪,《“简直了”语义及用法探究》,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2015年5月.
  [2]例子源于199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纂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出版.
  [3]王琼,《现代汉语“简直”的一种超常用法初探》,《现代语文》,2014年10月.
  本文例句参考网址:http://morning.scol.com.cn/2004/03/21/20040321440183901616.htm.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 199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版)[M]. 2013.
  [3]张明莹2000 说“简直”.汉语学习[J]. 页22-26.
  [4]齐春红2007 说“简直”与夸张.红河学院学报[J]. 页60-63.
  [5]吴德新2011 现代汉语副词“简直”的语义考察.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页108-114.
  [6]焦一和2012 浅析副词“简直”的演变及语义.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 页108-113.
  [7]林华勇 2005 现代汉语副词语义辖域的类型. 南开语言学刊[J]. 页 139-229.
  [8]陆俭明 1982 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 语言教学与研究[J]. 页 27-49.
  [9]齐春红 2006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博士论文[D].
  [10]沈家煊 1985 语序与辖域——英漢比较. 语言教学与研究[J]. 页 96-104.
  [11]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J]. 页 268-320.
  [12]史金生 2003 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中国语文[J]. 页 17-95.
  [13]袁毓林 1995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中国社会科学[J]. 页 154-170.
  [14]张谊生 2000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上海钦州南路: 学林图书发行部[M].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了基本建设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生产力正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信息的优势方往往可以充分掌握所有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民营科技企业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从界定民营科技企业的概念与特征、研究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理论前沿入手,结合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在分析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中,既有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又有实证研究。
摘 要:文化差异一直是我们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沟通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文化的交流中,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化解,那么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会终结。所以,就中英文化差异而言,根据文化内容差异扩大两国文化的交流面,加深两者之间的沟通,让我们的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越来越强。而文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它既是显性的,又是隐形的,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和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所以对于文化差异的学习不应该是停留在表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招投标机制既能够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完善市场交易的规则,又是促进市场体系不断成长的有效手段,因此,它的迅速崛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