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无“捷径”2016上海电影节CHIC与好莱坞制作人零距离接触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为期一周的2016上海国际电影节已逐渐拉下帷幕,但影迷们的热情却持续不减。受主办方邀请,此次CHIC有幸亲临“好莱坞顶级制作人论坛”,采访到了Zack Estrin、李威达这两位极为优秀的制片人,请他们与影迷分享作品大卖的“秘诀”。
  CHIC:你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制作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Zack: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有力的远见,以及对项目的精心规划。当我们开始制作一个新项目时,尤其是当电视电影作为产业,你必须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对剧本的内容了如指掌的同时,更要反复琢磨如何把里面的故事拍好。同样重要的一方面,就如我鼓励年轻编剧那样:时刻都要坚持你的想法,要勇于说“不”。同时,“学会妥协”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毕竟电影、电视产业是一项团队之间的协作,需要很多人参与其中,缺一不可。因此每当看到电影中只标注由某个人出品时(比如导演的名字),我不免觉得有些可笑,这毕竟是个团队合作的成果,由上百个人共同努力之后得来的。
  CHIC:既然谈到团队协作,你挑选团队成员的标准是什么,又是如何与其保持共事时最高度的默契呢?
  Zack:当着手准备制作一部新剧时,一些极其优秀、有价值的人会来到你身边,无论将来是否有机会再合作,当下你必须牢牢把握住他们。但这其实挺难的,谁不想和优秀的人合作呢?所以你需要将工作做到极致,才能将这群精英们“稳住”于团队中。有个年轻的中国编剧,她将与我们合作下一部新作,她与我分享了自己精彩的经历。当时年幼的她就与父母移民去了美国,但是她的父母完全不会英语,所以她只好一直做他们的翻译,8岁就在父母开的餐馆里帮忙……我被这个故事完全打动了,它就像是在讲述一个人完全迷失于另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很有意思。我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我在选择合作的编剧时,可能就希望得到这种与自身经历相融的剧本,这种写作手法是非常吸引人、与众不同的。
  CHIC:你的作品如今风靡全球,它涵盖了不同的地域性、多文化与语言。能与我们分享你是如何让它们如此大获成功,并受到世界观众喜爱的?
  Zack:哈,我真希望有个神奇的公式——它能让我的每部作品注定全球风靡!事实上,你怎么能预测呢,其实就好比《越狱》、《迷失》、《权利的游戏》等剧的成功,可归因于它们故事的独特性,也许是观众以前没有看过类似的情节吧,很多美剧的题材都是关于医生、律师或是警察……这些千篇一律的话题,而《越狱》等剧新奇的写作手法就促成了它们的高收视率。这也就如我之前所说,应该以独特或真实的故事为基础,那就是一些我在创作时所谓的“越界”。写作时可以去借鉴人们所从事的特殊领域,就如《越狱》中的情节,当面临情感与人性的考验时,你会为所爱的人、家庭做出多大程度的牺牲……这种情节走势必然会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让他们不停地代入情节联想。如果能写出精湛的剧本,能够吸引每个国家的人,这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去走向世界。
  CHIC:众所周知,中国电影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开始被世界所认知并瞩目,而中国影视制作的水准可以说参差不齐,中国观众往往更倾向于观看来自欧美的作品,能给中国的影视制作一些建议吗?
  David:其实好莱坞的片子在中国卖得好,并非中美两国的现象,而是个全球的现象,各国本土的电影市场都在与好莱坞进行竞争。好莱坞走向世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拍电影的模式以及对外推广的工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三十年代初,美国的电影从最初只在本土发行,随后将版权卖给英国的发行商,在做其它地区的发行时会根据当地票房的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投资。再如,美国电影公司会先在英语地区进行尝试,反响好的话会随后“转战”其它的语言地区……长期以来,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今再拍一部新片时,他们就很确定全世界观众的喜好是什么了。中国的影视剧制作如果想要成功,也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和尝试,例如可以先在亚洲范围内覆盖自己的发行团队,当国际观众反响不高时,可以在人物、故事方面做一些修改等等,这将会是几十年的过程。
  CHIC:据我们所知,你拥有商学背景,它会为你在电影的制作方面带来哪些优势呢?
  David:与电影家或是其他一些制片人不同的是,我曾学商并做过投资,所以在形容一个投资机会(无论是电影或是公司)我可以从电影角度形容,同时可以从商业角度去考量——通过表格、计算、法律多种层面出发,统筹出整体的计划与机会。所以作为制片人,我们需要说服别人去做某件事情,如为我们的电影投资或是动用对方资源,或是请某位演员来演,导演来拍……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与对方沟通、协商,如何有效协商?你需要有足够的“武器”去说服对方,以上所说的统筹就很有必要。电影的投资风险极高,需要找到“对”的人也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导语:可能你已经过了热血的年纪,接受了生活的一成不变与现世安稳,习惯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加班熬夜到眼花。但是否有那么一瞬,你希望拨开一点缝隙,让曾经的梦想与激情再次燃起。承认吧,即使你觉得热,生活还是需要阳光的照射。  被称为“小太阳”的他,和所有上班族一样,需要处理繁琐的事务,需要面对工作的压力,然而对于文字的坚持,让他变得不一样。《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中收录了32篇短文,这些文字划开了无数人
期刊
《何以笙箫默》的话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在这个属于新生代演员的舜日尧年里,吴倩就如同赵默笙一样向着自己的梦想奋勇前行,而如今的她,已经足够独当一面了。  最需要累积经验  从出道至今,吴倩的演艺经历不可谓单薄。既可以是校园里的怀春少女,也可以是身着古装的机灵小仙女。对她来说,年轻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挑战更多的极限:“我觉得最需要的是累积经验吧,一个演员有丰富的经历和阅历后才能去诠释一些角色。
期刊
男人的回忆里有多少是关乎美好的回忆,我们无从探知。但是男士们用什么的工具来记录岁月,我们有权来聊一聊。一枚真皮表带的计时腕表,一支拥有刚毅萧条的笔还是带着温暖的信封,无处不彰显着好品味的现状,或多或少的从侧面反映出曾经的经历。
期刊
导语:如果说“艺术是最接近上帝的礼物”,  那么是否有第二类表达让人们去碰触这份上天的馈赠。  原D艺D混血艺术空间为这样的可能提供了一个发酵的场所。  我们在这里看到不同艺术碰撞而出的火花,  也在它的创始人身上看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升华。  当艺术有了“混血”基因  当艺术有了“混血”基因  要说上海的迷人魅力,老洋房以其走过岁月的优雅、充满故事的丰富以及中西合璧的独特让人不
期刊
在那个追星和粉丝还未成风的年代,  张国立老师已经凭借《铁齿铜牙纪晓岚》和  《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经典作品成为当时备受追崇的明星,  深深地虏获了观众们的心。  而早年的名声大噪并未让张国立老师止步于此,  导演、制作人等多重身份,  让张国立老师成为了当今演艺圈中的精神标杆,  诠释着 “时代偶像”的内涵。  工作是从未停止的标签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得到来自外界的标签,作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张
期刊
夏天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午睡醒来,捧着个大西瓜,一勺一勺挖着吃;在海边追逐打闹,浪花一朵一朵在脚边盛开;对着一大盆火红的小龙虾,大快朵颐……只是这些事,一个人难免形单影只,如果有个人可以一起分享,才是夏天最美的风景。  春日走远,那些有关恋爱的小心思、小情愫终归要变成一段脚踏实地的情感,才不会辜负已逝的春光,和即将到来的盛夏阳光。A姑娘说之前和她暧昧的男生又回来找她,她在犹豫要不要在一起;B姑
期刊
有一款点心:由差不多拳头大小的面饼团经油炸后,淋上口味各异的奶油及糖霜而制成,外观看上去五彩缤纷,外形似一颗颗小行星般呈不规则圆形。宾客们在食用时,还需用小木槌将“雪球”敲打击碎,方可享用。似乎还挺麻烦,但却充满趣味且有助舒压,一不小心这款美味点心已经红遍美食界。没错!它是发源自德国罗腾堡的传统烘焙点心——“糖霜雪球”,现在,它已从德国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上海。  “SCHNEEBALLEN”在德语
期刊
导师、制片、导演、演员、礼仪指导,张晓龙一人身兼着数个不同的职业和角色,这些不同的工作不但带给他不同的乐趣,更令他的人生充满了绚丽。他将这些工作都比喻成自己的人生色彩,“彩虹有几道颜色,人生就应该多几道色彩嘛。调配好时间,用心做每一件事,这就是我的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温太医会不会消费过度?  双手作揖,面带微笑,一句“万福金安,我是张晓龙”,顿挫有致,这就是我们的温太医和《小资》观众见面的第
期刊
十年,可以沧海桑田;十年,可以一成不变。许嵩的这十年,从青涩懵懂少年,到三十而立的青年,似乎已难以用变与不变来定义,那些过往许氏风格依旧的调调犹然在耳,许嵩也依然一路浅吟低唱着自己的成长故事。  从出道开始,许嵩就自己一人“承包”歌曲制作的所有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嵩依然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做自己风格的独立音乐。作为独立音乐人,许嵩似乎更钟情于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做音乐,多年来一直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坚
期刊
生活需要积极的态度,更需要体育运动的朝气。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举行之际,这股运动风也正肆虐着时尚界。
期刊